5册3课克己复礼
加入VIP免费下载

5册3课克己复礼

ID:1181658

大小:24.0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五册《论语》第3课《克己复礼》一、教学内容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语感韵味。2、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并参照译文理解各自的意思。3、知道巧言令色克己复礼,两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够准确运用。4、对论语中的仁学思想的内容有初步了解,并在现实生活中本着仁爱之心,关心爱护他人。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好!前两节课,我们学完了第一单元,孝敬。那这两课,都是什么啊?生:孝为根本,无违为孝。师:大家都说对了,那在第一课《孝为根本》中我们一共学了几则?生:3则师:把那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父母的年龄我们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因为父母的高寿而感到欣喜,一方面因为父母的年迈而感到担忧。”是原文中的那一则?生: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要说全,这句话是谁说的?)师:如果父母犯错,我们该怎样做呢?生: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师:你们太厉害了,全都记住了。我要提高难度,换一种考法。“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什么意思啊,谁来回答?生:孝悌大概就是人的根本吧!(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备用:(复习:孝指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长。)师:看来同学们下课都有好好复习啊。做的真棒!谁还记得第一课给大家讲了几个故事啊?生:(可能说的不全,因为毕竟不能复习故事)《百里负米》,《单衣顺母》(要注意引导孩子说出故事的名字)师:子路百里之外去买米,闵子骞单衣顺母。师:同学们把第一课记得这么好,老师要看看同学们的第二课记得怎么样!第二课有哪几个人向孔子问孝啊!抢答!生:四个,分别是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师:对,四个人,谁能最快地记起,“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什么意思啊?生:父母在世时,要按照礼制来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照礼制安葬他们,按照礼制祭祀他们。师:孩子们,说一说,我们上节课讲的无违为孝,从哪四个方面讲的啊?生:无违于礼,唯疾之忧,敬而养之,和颜悦色(回答不上来可以PPT提示)师,我们如果能做到这四个方面,就是孝了。对不对?那谁能背诵一下“唯疾之忧”那一则?生:(找人背,背不下来可以提醒)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师:最后我们来做一个填空游戏。大家一起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师:看来同学们在家里都有好好复习学习过的内容,大家以后也要这么做啊,学过的东西,在课余的时间也要复习。孔子就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师:同学们,还记得这幅图吗?我们知道孝是仁的根本。仁啊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体现着孔子对人的理解和尊重。所谓仁啊,就是尊重人,关心人,体贴人,呵护人。仁爱如同普照大地的阳光、滋养万物的雨露,为我们的世界带来美好与和谐。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仁的具体内容。师:第三课《克己复礼》师:同学们先听一遍,老师给大家划断句。再读一遍,注意断句和节奏。师:关于“仁”,颜渊就曾向孔子请教过。同学们,你们知道颜渊是谁吗?生:(可能会看书下的注释)孔子的学生,颜回。师:对,颜渊,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十四岁拜孔子为师。在孔子众弟子中德行最高,“孔门十哲”之一,孔子对他的称赞也最多。颜渊死的时候才41岁,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后来历代文人学士都尊他为“颜子”。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都收集在《论语》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一致,故后世尊其为“复圣”。师:颜渊问仁,孔子是怎么回答的?什么是仁啊?生: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师:什么意思呢?同学们结合译文来说一说。师:克是什么意思啊?生:克制师:复呢?生:实践,实行。 师:对,那么,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啊?生:(回答的也许乱七八糟的)师: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办事。那么孔子接下来说了什么啊?大家一起读出来!生: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天下人都会赞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靠自己,能靠得了别人么?师:颜渊接下来说了什么啊?生:请问其目。师:这里的目是什么意思啊?生:(课文下没有解释,没准看PPT能知道)头目,要领师:我们看看今天的神奇汉字。师:目是“头目,要领”的意思。颜渊说,请问仁的要领是什么?孔子如何回答的?大家一起读出来。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师:这句话的意思啊就是,不符合礼的,你不要看;不符合礼的,你不要来听;不符合礼的,你不要说;不符合礼的,你不要做。言外之意,凡事都要符合礼。师:那颜渊是怎么说的?和老师一起读出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好的,颜渊说啊,我虽然不聪敏,这里的敏,就是聪敏的意思,我虽然不聪敏,但是我要好好的按照您所说的去做。师:好了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咱们齐声朗读。(分角色读,老师和同学对读,男女生,接龙)师:咱们分角色扮演颜渊和孔子。(老师读孔子的部分,你们读颜渊的部分,然后交换。) 最后齐声朗读一遍,会背的可以不看书。同学们演的非常好,老师奖励给你们一个小故事。师:(卧冰求鲤)说一说,王祥具有怎样的品格啊?生:坚强….师:老师问你们啊,如果你们的父母像王祥的继母那样,你能忍受吗?生:不能。师:(说明王祥是一个坚毅的人,非常有忍耐力。)继母生病说想吃鱼,王祥在漫漫大雪的冬天,脱光衣服趴在冰上,他怕不怕冷?生:不怕。师:(体现了他刚强的品格)王祥这种坚毅、刚强的品格都接近于仁了,那还有什么是仁呢?咱们看孔子怎么说的。齐声读出来。生:刚、毅、木、讷近仁。师:同学们,这个讷是寡言(并不是常规理解的少说话或者不爱说话,说话要惜字如金,要谨慎恰当)的意思,寡言的人近仁,那巧言的人会怎么呢?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师:刘晔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生:巧言令色,花言巧语的人。师:最后落得什么下场?生:最后忧郁而死。师:来让我们看看孔子怎样说的?同学们读一下。生:巧言令色,鲜矣仁。 师:花言巧语,伪装的和颜悦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那像刘晔这种只为了自己的官职,凡事都去迎合皇帝的心意,不顾军国大事,花言巧语,这样的人就是没有仁德的。师:孩子们,说一说,生活中都哪些事体现仁的精神了?生:关心,爱护同学….师:(我们可以看出仁的真谛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爱护,理解帮助。同学们打开课本,咱们一起读一遍。课文第二课师:下面老师给大家看一个“坚守仁义”故事。同学们,子路为什么心中惭愧啊?生:(当子路问巫马期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说明了他羡慕富人的生活,有了放弃老师和学业的想法,差一点失去了仁义,师:是巫马期的话教育了他。巫马期坚守仁义这个是个人的小仁,咱们再来欣赏一首诗歌,看看胸怀天下的大仁。诗歌查查杜甫资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杜牧区别,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诗人简陋的茅屋。他刚刚安定的生活,又面临困顿。可是诗人并没有一味的自卑自怜,而是推己及人:天下的贫寒之士,何时才能有遮风避雨的处所呢?复习。师:、如何做到克己复礼?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师:那四种品格接近于仁?生:刚毅木讷近仁师:什么样的人,鲜以仁?生:巧言令色,鲜以仁。师:学习了哪几个故事?生:卧冰求鲤,刘晔巧言令色,子路坚守仁义。问题:养的本意:牧羊,然后是生养,培养,抚养孝的本意:孝顺老人目的本意:眼睛,引申为看,细目,纲目,目录… 作业:课文+古诗每天诵读两遍。日积月累故事在下次上课前读两遍,下节课找同学讲一讲。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