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学美术第七册《色彩的冷暖》教学课例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小学美术第七册《色彩的冷暖》教学课例

ID:1179767

大小:68.6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07-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色彩的冷与暖》教学课例一、教学设计与策略(一)指导思想及依据“色彩”是构成美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们乐于表现、接触的美术表现活动。《新课标》中提出:“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初步学习认识冷暖色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对水性颜料的尝试,并开展趣味性的造型活动。”所以,结合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能力水平。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及色彩的感知能力,促进学生对冷、暖色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力,提高审美意识。(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由于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求知欲,喜欢参与动手操作及体验活动。为了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主动的学习,并且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策略来完成: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色相卡及不同冷暖的图片让学生产生联想,进行情境铺垫。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去自觉感受色相环中冷与暖的区分。并利用“拼摆色卡”的方法,凭自己的色彩直觉去表现一幅冷或暖的色块图。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2、运用多种表现方法,丰富作品形式。本课主要激发学生利用水粉色及油画棒、剪贴法、拓印法等形式进行表现。由于他们使用水粉颜料的机会较少。所以本课适当的示范、点拨,利用“油水分离”的方法,使学生产生对综合表现方法的兴趣。在降低难度的同时,促使他们更自由大胆的作画。3、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提高教学方法直观性。利用多媒体图片及作品的展示、讲解示范、直观展示等具有直观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冷暖认知。(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感受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冷暖的基础知识。发现色彩的冷暖在艺术表现和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色彩感受力和创造力。过程与方法:欣赏、回忆生活中的冷暖色彩,初步感知色彩的生活应用;通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11页----------------------- 过自主探究、拼摆活动,进一步认识冷、暖色;欣赏学生作品,开阔视野;通过自主命题,大胆创意、自由表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发现色彩世界的奇妙并产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四)教学内容《色彩的冷与暖》一课被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旨在将学生从盲目用色,引导到懂得色性的运用,有目的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及事物的画面效果。从而为他们今后的色彩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彩,并会运用色彩冷暖的知识。难点:大胆运用色彩的冷暖知识,利用水粉颜料来进行主题性的表现。(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初步联想,感知冷暖。观察“红、蓝”两色的色卡,初步联想。(从原有知识出发,明确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明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发现冷暖。欣赏不同冷暖的风景照片,进一步发现冷与暖的自然现象。(自主发现,知识铺垫。)(联系实际,开阔视野。)自主探究、明确冷暖。明确冷暖色的色彩,了解冷暖色在色相环上的区分。(色环区分,明确冷暖色。)(明确冷暖色。)拼摆游戏,色块铺垫。(促进色彩构成,进行色块组织画面能力的提高。)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11页----------------------- 进行拼摆游戏。(进行色块组织,为下一步作画做铺垫。)明确“相对性”,进行命题。了解“相对性”。联想冷与暖的主题。(分析作品,了解“相对性”。)(进一步认知,懂得命题。)方法示范、欣赏构思。明确“油水分离”的方法。(明确方法,过程。欣赏同学作品,(明确方法,过程。开阔视野,开阔视野,促进构思。)进行构思。)学生创作、冷暖表现。自主创作、大胆表现。(进一步提高表现力与创造力。)(提高表现力与创造力。)展示作品、鼓励评价。评价作品。(促进语言评价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提高语言评价能力。)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11页----------------------- 课堂小结、兴趣拓展。课下积极利用冷暖色来扮美生活。(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兴趣。)(七)教学媒介“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的使用,在课堂上我主要采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产生视觉的直观体验,促进学生的理解、认知。为了促进对水粉颜料的掌握,我与学生共同采用水粉用具、油画棒、彩色笔等材料,希望他们能够利用多种材料、方法,进行综合性的表现。二、教学过程实录1、初步联想,感知冷暖。师:“看到色卡,你能联想到什么?”(出示红色卡。)生:“红色可以联想到太阳、红旗、火焰⋯⋯”师:“这些都是令人感到温暖的事物。”(板书:暖。)师:“你又能联想到什么?”(出示蓝色卡。)生:“可以联想到蓝天、大海、冰雪⋯⋯”师:“这些都是令人感到凉爽、寒冷的事物。”(板书:冷。)师小结:“看来色彩的世界里,有的使人感到温暖;有的使人产生寒冷的感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体会色彩的冷与暖。”(板书:色彩的、与。)【引导学生观察色卡,发现冷暖之分。这一环节为下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做以铺垫。】2、联系生活,发现冷暖。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11页----------------------- (1)欣赏不同冷暖的风景照片,进一步发现冷与暖的自然现象。师:“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经常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冷暖感觉。看看这几幅图片,分别给你带来怎样的冷暖感受?”(出示日落与雪景的图片引导观察。)生:“这幅日落的图片让我感到比较温暖,而冬天下雪时的情景让我感觉到比较寒冷。”师小结:“落日的霞光给人以暖洋洋的感觉,而冬天冰雪的世界则让人感到格外寒冷。”(2)生活联想、交流畅谈。师:“除此之外,在什么时候还让你感到冷或暖呢?”生:“看到燃烧的篝火、壁炉以及夏天的烈日⋯⋯让我感到温暖和热。冬天我在室外、吃到冰淇淋、游泳、来到海边⋯⋯会让我感到凉爽和冷。”【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欣赏、回顾、自主发现生活中的冷与暖的经历,拓宽表现范围,体现“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3)欣赏应用,服务生活。师:“不仅是各种自然现象,人们利用色彩的冷与暖的视觉效果也进行了广泛的生活应用。”(多媒体出示几组生活图片。)生:欣赏,感受。【联系生活应用,启发学生明确冷、暖不仅是自然的现象,人们也充分利用它为人类服务,体现“艺术服务于生活”的理念。】3、明确概念,进一步感知。师:“由于这些自然与生活的经验,使我们早就有了一定的冷暖色的感受力。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颜色是暖色?什么样的颜色是冷色呢?让我们一起到色相环上去找一找。”(多媒体出示色相环。)生:“我认为左边的天蓝色及蓝色、深蓝色⋯⋯感觉较冷;右边的黄色、橙色、大红、深红⋯⋯让人感觉较暖。”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11页----------------------- 师小结:“首先确定在色相环中最暖的是朱红色;最冷的是湖蓝色。红色附近的色彩相对较暖,蓝色附近的色彩相对较冷⋯⋯”【由于前面的铺垫,学生有了一定的潜意识概念。引导他们在“色相环”上区分冷、暖色,是最直观的冷暖色分布认知,也便于他们自主划分、自主探究。】4、拼摆游戏,色块铺垫。(1)拼摆游戏,色块组合。师:“既然大家了解了冷与暖的色彩,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色块拼摆’的游戏,考考大家的色彩感受力。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小色卡’在最短的时间里试着拼摆一幅整体上暖或冷的画面。”生:(小组拼摆,互相欣赏。)师:“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色彩感觉都有所不同,即使表现相同的题材,也会有所差异。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所表现的作品都有所不同的原因。”师:“谁能在前面的小黑板上拼一拼,摆一摆?”(指两名代表。)生:(观看拼摆,欣赏色块组合。)师:“再来看看他们所拼摆的是不是给你以冷或暖的感受?”生:左边的色块使人感觉暖;右边的使人感觉冷。【向学生渗透每个人色彩的感觉是不同的,让他们能够理解别人的作品,发挥自己的感受力,避免千篇一律,寻求个性发展。】(2)对比欣赏,理解“相对性”。师:“如果我这样摆行不行?影响到整体的色调了吗?”(教师将两幅拼组画面中的一块色卡进行互换。)生:“影响了,没有影响到。”(产生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发生认知的冲突,这样才会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使他们充分动脑,对下面的结果非常期待。】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6页,共11页----------------------- 师:“看看这两幅画,一幅使人感觉到暖,令一幅感觉到冷。可是每幅画面中的颜色都是冷色或暖色吗?说明了什么?”(多媒体出示两幅不同冷、暖的装饰画作品。)生:“不都是暖色和冷色。说明画面中有一点其他的色彩是不会影响到整体的。”师:“说明在一幅冷或暖的画面中,可以有个别的暖色与冷色,只要我们画面中整体给人以冷或暖的视觉效果就可以。【利用两幅画的对比来说明问题,最为直观,对于结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理解了“相对性”。】(3)理解画面,初步命题。师:“我们可以向画家那样给画面命题,你们能给这两幅画起个主题吗?”生:“温暖的太阳、炙热的晌午、寒冷的冬天⋯⋯”师:“看看我给这两幅画所起的题目是什么?”(多媒体出示《暖阳》、《冬景》。)师:“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到那些‘冷’或‘暖’的主题?”生:“冰冷的寒冬、冰雪的世界、火焰山、热烈的场面、火热的季节、火红的日子⋯⋯”【“主题”是一幅画面的精髓。让学生试着学习命题,就是要让他们带着目的去表现作品。联想各种冷、暖的主题,就是对学生创作构思的启发。】5、方法示范、欣赏构思。(1)教师示范“油水分离”及“剪贴”的方法。师:“今天老师也要来画一幅冷或暖的画。我已经构思好一个主题,仔细观察为什么会出现我画过的有些地方没有着色的现象?”(教师在白色纸上直接作画。)生:“因为老师事先涂上了白色油画棒。”师:“还可以结合剪贴法来表现。好了,我给我的这幅画起个主题叫做《冬日》。(教师同时粘贴树、雪人、太阳。板书:《冬日》。)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7页,共11页----------------------- 【美术课上的示范环节是明确方法的最快捷方式。让他们主要采用已经掌握的“油水分离”法来表现画面,这样既使学生产生自信,又能结合多种方法来表现。】(2)引导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阔视野。师:“下面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同学们的画,看看他们都表现了怎样的‘冷’与‘暖’?”(课件出示几幅多种形式的学生作品。)生:(欣赏感受,开阔视野。)6、学生创作、冷暖表现。师:“现在就请你用神奇的画笔把心目中‘冷’或‘暖’的画面表现出来吧!”生:(自主创作。)7、展示作品、鼓励评价。师:“你认为哪幅作品表现得更恰当,充分?”生:(自由评价。)8、课堂小结、兴趣拓展。师小结本课:“今天这节美术课,同学们认识了冷与暖的色彩。利用冷与暖的色彩,表达了自己对冷暖的独特感受。色彩的世界真是神奇呀!希望你们课后也能积极地利用冷或暖的色彩,扮美我们的生活。”三、教学反思对于色彩基础知识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使他们理解并掌握色彩,感受并应用色彩,是我教学中一直思考并寻求突破的一个问题。通过对《色彩的冷与暖》这一课的教学,使我对于色彩基础知识的教学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回顾本课,主要有以下几点突破: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8页,共11页----------------------- 1、利用“生活感知---色彩探究---画面应用”的教学模式优化色彩基础知识的教学。首先,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通过对色卡及不同冷暖照片的欣赏,使学生对于冷与暖有了初步的理解与感受,充分发挥“美即生活,生活即美”的理念。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让他们充分利用生活经验自主发现冷与暖。最后,在他们自己总结的知识经验下,自主表现、彰显个性。这样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教学模式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课上对新知能较深刻的理解,同时积极反馈。课堂上师生互动活跃,配合得较紧密。2、运用“色卡”进行色相拼组,促进画面的构成,培养对色彩的感受力。课上利用“拼摆色卡”的形式促进学生感知冷暖,起到了色彩训练的直观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画面中色块的指引,为接下来在创作中使用颜色做好铺垫。这种方法值得在今后的色彩教学中继续使用。3、使用多种表现方法,丰富表现形式,激发表现兴趣。本着“利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丰富多彩的美术创作”,这一理念。我引导他们进行的“油水分离”法、剪贴法、拓印法、喷洒法等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他们的表现活动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新颖、有趣。课堂上写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通过作品的反馈情况,更加证明了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才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作品的表现力。4、采用“命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寻求个性发展。给作品“命题”对于本课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旨在通过命题让他们进行有目的的创作。同时,通过多种主题的启发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进行合理的想象。从而使作品多样化,避免过去千人一面、模仿的现象发生。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作品更有个性,作画目的性不断增强。果然,通过此次尝试,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表现出对作品的个性思维,在自己主题的牵引下,有目的的自主创新,使作品富有内涵与灵魂。反思本课教学,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新课的时间有些过长,在学生“拼摆”的过程中有些拖拉。可将小组摆与个别摆同时进行,提高教学效率;二是在指导评议的环节,没有适时的引导学生开展“自评”,教学中应把学生自评与互评有机结合进行,实现评价的指导和激励作用。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9页,共11页----------------------- 课例点评抚顺市新抚区教师进修学校何绍杰“艺术源于生活”,美术教学更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正如《课标》中所述:“要注重美术课程与生活经验紧密关联。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色彩的冷与暖》教学课例正是符合了《课标》的这一理念,在整个教学中彰显出:“生活与色彩”、“生活与美术”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到轻松易懂的学习。教学中通过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设计,使色彩的“冷”与“暖”这一视觉体验得以充分的理解与认知。课例中教师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从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冷”与“暖”的色彩效应,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这一教学理念。一、利用直观的图片引发学生的视觉体验,进行初步的感知。色彩的“冷”与“暖”是人们的视觉对自然、生活长期经验感受的结果。课例中教师出示图片引发学生的直观视觉感受,使学生在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初步感知到两幅画面中冷与暖的对比,教师及时的小结,给了学生以提示,为下一步启发形象思维埋下了伏笔。二、启发回忆生活,促进形象思维的培养。在两幅图片的启发下,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交流生活中感受到的冷暖现象。这一问题的抛出,立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路大开。正是由于这些生活的体验,才使得学生共同感受和产生了对色彩的潜移默化的暗示,也为下一步欣赏生活应用的图片做好了铺垫,同时也起到了启发构思的最终创作目的。三、欣赏生活图片,引导自主探究。课例中,教师向学生出示了四组生活中使用冷与暖的色彩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这是在学生广泛交流生活经验后的一个再现过程,也是为他们接下来的具体认知、自主发现色相环中冷与暖的色彩,给以提示和指引。课例中除了能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外,色卡拼摆、示范讲解、创意命题等教学方法的使用也是本课的亮点所在。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0页,共11页----------------------- 色彩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让小学生从盲目的用色,到能够初步的有目的地进行使用色彩,是我们教学中一直在思考是问题。本教学课例:“紧密联系生活,进行色彩基础知识的教学。”给了我们很好的教学启示。纵观整个教学案例,也有不足之处,教师在学生理解为什么要使用冷与暖的色彩,以及色彩在生活中发生的独特作用上引导的不够深入,如此方面处理再细腻一些,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认知。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1页,共11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