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ID:1176802

大小:30.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7-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万泉中学“四标”课堂教学授课教师:张伟审阅:日期:2014.11.18《在山的那边》一、学习目标(树标)  1.理解、积累课前预习的生字、生词。(当堂可检测)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2.提高朗读能力,在朗读中感悟诗歌内容与思想,学会初步欣赏诗歌。领悟诗中“山”与“海”的意义。(当堂课检测)3、预习情况检测。痴想():隐秘():  铁青():凝成():诱惑():  喧腾():漫湿():一瞬间()  突破方法:通过教师指导朗读、范读,学生诵读、品读等环节,体味诗歌所蕴涵的哲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把握词句,准确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二、诵读诗歌(学标+解标)  通过多样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把握诗歌内容及作者情感。  1.一读诗歌,读准字音。(对预习词语做二次强调,再次巩固基础知识)  2.二读诗歌,读出节奏。  学生小组练读、讨论,把握节奏与停顿。  小组代表朗读展示,其余学生听读,师生共评。  3.四读诗歌,读出情感。  学生自由品读,进行圈点批注;组内交流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1)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2)“妈妈,那个海呢?”写出了什么?  (3)“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4)“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三、当堂检测(检标)第一、二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两部分内容。  时间上:一节写“我”童年时期;二节写。  情节上:一节写“我”渴望海;二节写。  心理上:一节写“我”的相望与困惑;二节写。方式上:一节写“我”与妈妈的对话;二节写。诗中的“山”和“海”指的是什么?一节中,“山”“海”指现实中的“山”、“海”;二节写了“我”长大后的,其中“山”,“海”。  学生再次诵读,感受诗味。  四、课后作业设计  1.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下的词语,抄写三遍,注音并释义。2.《我的理想》300字小习作,提示:现在的理想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实现它?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办?3.理想格言寄语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屠格涅夫)  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松下幸之助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停步在山谷的人永远也翻不过山岗。——约翰•雷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