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与吸收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消化与吸收教案

ID:1174857

大小:4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7-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  教学目标:  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难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酶的作用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有关实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引言:当我们慢慢地嚼馒头时,常常感到稍有些甜味儿,这是什麽原因呢?是不是馒头里含有那种甜甜的糖?观看、思考演示实验:将馒头泡在水中,检测馒头水中是否含有麦芽糖。1、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分组实验同组学生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协作,对照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归纳实验结论,提出并强调消化酶的作用。2、淀粉的消化观看动画课件,理解淀粉的整个消化过程。通过演示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淀粉的整个消化过程。3、消化的概念通过淀粉的消化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消化的概念。启发、诱导4、简介消化道和消化腺读消化系统的组成图。引导学生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5、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读图,找出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部位。用课件简单讲述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6、总结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倾听讲授 第一章第二节消化与吸收【二】营养物质的吸收夏津县雷集镇中学    刘艳坤    2010年8月1日16:20教学目标   1、知道吸收的概念、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2、在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中,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3、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在《消化吸收》一章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与  血液循环、  呼吸都有一定的联系。关于“吸收”建议明确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吸收;第二、吸收的部位,特别是吸收的主器官——肠;第三、不同营养成分的吸收途径。教学重点:  1、吸收的概念  2、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  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法建议  关于吸收的概念可以从“ 细胞需要营养,而人体的营养是由消化系统摄取的,这些营养如何从消化系统到达肌体各部分的细胞呢?”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出。  关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可由学生讨论得出,并通过观察小肠实物或利用录像让学生对小肠表面大,小肠绒毛壁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适于吸收的特点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关于吸收的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建议先看录像《消化吸收》后半段,里面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然后再归纳总结。其中脂肪酸和甘油的吸收途径是容易弄错的,因此要特别强调一下。 教学过程设计:  :  问题:1、食物经过消化最终形成哪些物质?     2、真正需要这些营养的是什么?  这些在消化道中的营养成分怎样才能到达需要它们的每个细胞呢?细胞又如何利用它们呢?这就是我们要在第一节学习的内容--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只有进入循环系统,才能被运送到机体各部分需要它们的细胞处,这一过程就是"吸收"。  哪些物质能进入循环系统被吸收呢?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消化管内消化成小分子后被吸收,而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   在消化道的哪些部分营养成分可以进入循环系统呢?那些部位得具备什么特点呢?先由学会讨论,再总结。(学生应该能想到:面积大,结构薄,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人体的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口腔和食道几乎无吸收养分的能力,胃粘膜仅可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这也就是喝酒伤胃的原因。大肠则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因此营养物质主要是依靠小肠来吸收的。  小肠为什么能完成这一主要功能呢?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其内表面有皱襞,因此具有相对大的表面积,其实小肠的表面积决不只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大。环行皱壁的存在使小肠面积增大了三倍,而皱壁里还有些更微小的结构呢!   实验:观察小肠绒毛或用录像取代。  观察到小肠绒毛后,讨论小肠绒毛的存在对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何意义?  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吸收面积增大了三十借。在小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的向肠腔一侧,还有一些指状突起,叫微绒毛。由于微绒毛的存在,使面积比5~6米长的圆柱体面积增大了六百倍。小肠的表面积为2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排球场这一特点决定着小肠吸收的快,吸收量也多。  此外,(利用挂图或书上的图)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可渗入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经循环输送至全身各处的细胞,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  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是不同的,脂肪酸和甘油要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其余营养成分进入毛细血管。  这些营养成分被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细胞后,主要有哪些用途呢?请同学们先看书,在来讨论归纳。第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第二、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第三、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思考:营养物质是不是摄入的越多越好呢?为什么有些人过分肥胖?有些人过分瘦小?怎样衡量自己的营养是不是合理呢?板书: 第二节 消化与吸收【二】营养物质的吸收(一)吸收的概念:  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血液和淋巴)的过程(二)可吸收的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水、无机盐、维生素 (三)吸收的部位:   1、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   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表面积大;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四)吸收的途径:  葡萄糖、氨基酸、水、无机盐、维生素→血液  脂肪酸、甘油→淋巴 二、营养物质的利用: 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  3、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探究活动制作小肠结构模型尝试制作小肠结构模型,分组评比。 目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要求:  材料、制作方法不限,只要能表现出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即可。(能突出表面积大就行)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