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轼水调歌头课件

ID:1168752

大小:2.37 MB

页数:57页

时间:2022-06-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下查初中邓艳琴 苏轼(公元1037--公元1101年)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 水 调 歌 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序作用:交代写词的时间、背景及缘由。 赏析下片,感受心情找出下片中词人思念弟弟子由的诗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片写了词人对月怀人。 译读上片,理解词意上片写出了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明月什么时候有的呢?我端起酒杯来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世界里,今晚是哪一年?我想要借助风回到天上,又担心空中的楼宇太高受不了那里的清寒。在月光下起身舞蹈,影子也跟着舞蹈,在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好。 苏轼遭遇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政治上受到压制,虽然他一心报国,可是还是受到变法派排斥打击,不能容于朝廷,最后自请外任到密州。虽然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心情十分郁闷,可是他并不沉沦,他仍然衷心于朝廷,仍然希望为国效力。从他写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可以看出他的报国情怀。而且虽然贬官到地方,他仍然在任上尽心竭力为百姓服务,很受百姓爱戴。宋神宗后来看到这首词说:苏轼终是爱君。 上片内容词人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的矛盾心情。全词中词人情感变化:心有郁结——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 望月问天想朝廷问月思人盼团圆忠君爱弟用对联来概括词作的内容 水 调 歌 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课堂检测1,苏轼,名,自号,文学家。2,唐宋八大家是、、、、、、、、。3,词的上片写作者在“”“”的徘徊、矛盾,下片写,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4,词人把上天说成“”,也许在词人看来那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5,“”“”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二字,描绘出了作者对亲人思念之极的形象。子瞻东坡居士北宋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天上人间对月怀人归去转低无眠 6“,?”这一句转入了抒发怀人之情,好像是对月有怨怼之意,其实是写。7“此事”指。8.词人心理变化过程是由到最后作。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人的“欢“”合“,月的”晴“”圆“心有郁结心胸开阔达观之想 9、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词以问句开篇,上片问天,下片问月,归根到底是在问人生。B.词的上片是词人酒酣之时的遐想,既是对人生的感叹,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政治的感慨。C.词的下片由对月怀人到作者心有所结到尽力开释的心理过程。表现出词人乐观旷达的情怀。D.全词感情低沉充满苦闷惆怅,表现了词人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10、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自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来看,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DA 水 调 歌 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谢谢! 开县德阳中学祁美英下查初中邓艳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月有关的诗句 词牌名: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创作特点是先曲后词,即先有一个固定的乐曲,然后人们再填入词句。对于这些有固定乐曲的歌词的字数、段落、句读、韵脚等创作要求,就叫做词牌。词牌名的数目大概有七八百个。 怀念子由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即丙辰年)中秋节夜晚。当时,苏轼正被贬为密州太守(今山东诸城县)。他的弟弟苏辙(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山东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六、七年没有相见了。在1057年两兄弟一同考入进士。他们从小志同道合,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在三年后发生的乌台诗案中,苏轼因诗入狱,苏辙马上上书皇帝,愿用自己的一切官位为他哥哥赎罪。而且从他们诗文的往来中也可以感受他们感情的深厚。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103首,而苏辙写给苏轼的诗歌更有140首。 知人论世知人论世:为了了解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而对他的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论述。 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才华横溢,散文、诗、词、书、画等都有很高成就,在词的发展史上创立了豪放派。但苏轼在仕途上却几经浮沉,不能得志,多次被贬。然而此人生性豁达、乐观,不论处于何种逆境总能以积极的态度勉励自己,只这一点便足以令人敬服。 走进《水调歌头》知识长廊理解课文听说读想知识图解课堂练习作业布置朗读练习 朗诵要求:语言流畅体会作者的心情读出音律美、意境美 背诵练习丙辰,欢饮,大醉,作此篇,。明月————?把酒————。不知————,今夕————。我欲————,又恐————,高处—————。起舞————,何似———?转——,低——,照——。不应——何事————?人有————,月有————,此事————。但愿————,千里————。 理解课文要求:1.小组讨论翻译课文2.找出文中读音、写法及词义需要注意的字词3.划出不懂的句子 琼楼玉宇宫阙quèqióngqǐ绮户不胜婵娟(宫殿)(雕花的窗户)(美玉砌成的楼宇)(经受不住)(月亮) 课文图解:上阕—望月(写景)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下阕—怀人—团圆(人圆)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主题: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亲人的怀念。 练  习请在《水调歌头》中找出:●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_____________●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____________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业2.小作文: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明亮的月亮……”1.背诵《水调歌头》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