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ID:1168695

大小: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6-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水调歌头》教案设计范里一中:雷宁【教学目标】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掌握词中名句。2、学会分析古诗词优美的意境,感悟其中的哲理,从中受到启迪。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其旷达胸襟,培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反复诵读,领会诗意,并积累名句。【教学难点】借助想象,感悟意境,理解词人豁达乐观的情怀。【教具准备】导学案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月亮的圆缺,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明月与诗词天生就有不解之缘。在众多流芳千古的吟月诗词中,苏轼的《水调歌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下面,让我们走进苏轼笔下的月亮,看看苏轼借助月亮抒发了什么情感。(二)出示目标(见上)二、自主学习(一)自学提纲(见下)(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三)自学检测——前提检测,扫除字词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空0.5分,共3分)①宫阙()②琼()楼③朱阁()④绮()户⑤婵()娟⑥不胜()寒(教学策略:差生展板,中等生纠错,优生点评。)1、诵读入境:朗读本词,初步感知该词大意。(要求:①读准字音②把握节奏③揣摩感情基调)①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②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③有情有味地读。这一环节中,学生先听录音朗读感受,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是在理解词境理解词意之后。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理解本词大意。(要求:采用圈点批画法,划出疑难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口述本词大意。)(方法:首先,学生质疑、释疑,然后,教师出示重点字词让学生回答,让学生复述上、下阕大意,最后看屏幕,叫一学生伴随音乐读大意。)3、词的上阕主要写什么?词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词人的内心矛盾?上阕:饮酒问月内心矛盾:“4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预设问题:“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字该怎么理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一句,作者关心的是——(朝廷)。“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一句的“琼楼玉宇”又指什么?你能从这一句中的“欲”字,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4、词的下阕主要写什么?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句子上?词中表达作者对天下离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哪句?下阕:难眠怀弟人生感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预设问题:“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这句从结构上说有什么作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书上注解说是月亮没有人世的愁和恨,这样理解正确吗?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句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的情感有没有什么变化?师总结:文章上阙望月写景,表达自己想回朝廷但又心怀恐惧的矛盾心情;下阙怀人抒情,表达对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两部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板书)三、合作探究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怀?并找出课文的例句加以说明。全词的主题是什么?人们常说“文如其人”,通过这首词的学习,你觉得苏轼是怎样的一个人?(教学策略:兵教兵,将教将,赛赛哪个小组靓!激发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在小组探究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突破难点,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答案点拨: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怀?并找出课文的例句加以说明。1、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例句:“兼怀子由”,表达中秋之夜对弟弟的怀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远离亲人的美好祝愿。 2、表达了政治上的失意。例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欲宇,高处不胜寒”,“高处”有暗指朝廷之意,“归去”说明诗人当时已被贬官,渴望回到朝廷大展鸿图,“不胜寒”说明诗人禁不起朝廷的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怕回去难以有自己的安身之地。 3、表达了一种豁达的胸怀。例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说明亲人离别,政治失意,事业受挫,都是在所难免的,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想开了,就没有了苦闷和惆怅。全诗的主题是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人们常说“文如其人”,通过这首词的学习,你觉得苏轼是怎样的一个人?(如:热爱生活、情怀旷达、洒脱、从容等)4 四、拓展延伸与作者对话: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请同学们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答案点拨: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例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  例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 课外推荐:课后读一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写一写“我眼中的苏轼”。听百家讲坛康震老师讲唐宋八大家之苏轼。五、课堂小结播放《水调歌头》歌曲,屏显歌词。音乐很美,词也很美。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明月不老,精神永远年轻!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请常读一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六、堂清检测当堂背诵这首词。个别抽查,最后集体背诵。小练习:根据理解,课下完成以下习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①低绮户绮户②乘风归去乘风③何似在人间何似④千里共婵娟婵娟2、《水调歌头》中揭示人生常理的句子是:,。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是:,。3、《水调歌头》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4、请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4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得失与感悟)本节课能以“五环—探构”教学模式为载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朗读诗词中进一步感悟诗词的意境,能以小组打分机制为依托,兼有鼓励性语言的评价机制,激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激励更多的优生走向讲台去点评,从而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课外预习不够扎实,课堂上老师启发、引导、点拨的不够到位,生成性知识不够多,未达到深入浅出式的挖掘教材,学生对苏轼的人生感悟不深入,最终还是没有体会到本词的意境。能按照诗词的四部教学法:读、感、品、悟,但缺少“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每个环节都设有新的内容,结果面面俱到而效果不佳。所以,在设计教学思路时,不应该局限于教学模式的束缚,而应该根据文体去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水调歌头》是一首美丽的中秋咏月诗词,本节课并未达到好词精品的效果。另外,语文教学不应追求课件的花哨,受到课前下载又精心修改的课件的影响,放弃了自己范读课文的引领作用,也把自己穿插讲背景换成学生听音乐看写作背景等,这些都没有自己以前试讲时的效果好。今后,在遵循新课程理念的同时,要根据文体而定教学思路,如诗词重在反复吟诵,读出诗词的味道,再去引导品味。课堂问题设计尤为重要,课前要精心备课,潜心钻研教材,寻找能贯穿整个课堂的核心的问题,既能把握重点又能突破难点,灵活对待课堂。程序性知识要落实,生成性知识更不容忽视。附:板书设计水调歌头         苏轼 内容                 主题 上阕:饮酒问月\景     旷达胸襟 下阕:难眠怀弟/情     思念亲人 4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