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加入VIP免费下载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ID:1168681

大小: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6-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教学设计——莆田市初中语文骨干培训班:林金清【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和词的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2)反复朗诵,体会词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通过师生合作探究,掌握诗词学习的方法、背诵全词、感悟诗词的意境美、积累有关咏月名句。(4)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人生感悟的情怀,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精神、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词意,领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境,积累咏月的名句。(2)教学难点:深刻体味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豁达乐观的情怀。【教学方法】(1)诵读法(2)情景教学法(3)讨论点拨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从生活中的祝福祈愿现象导入,欣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名句。在老师的品读中,学生体会到“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婵娟’是美好的月光,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月亮。”的含义。二、板书课题,介绍“宋词”及其学习方法。词是诗歌的一种,源于唐而盛于宋,原为和乐演唱,因此也称曲或曲子词;和诗比较,词的句子大多是长短不齐的,又称“长短句”,“诗余”;填词依据的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如《水调歌头》;的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方法:了解作者;朗读体会;理解内容;共鸣情感;背诵诗词。三、走进作者,了解背景,体会词人心境。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艺术家;苏轼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他与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北宋书画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即丙辰年)中秋节夜晚。当时,苏轼正被贬为密州太守(今山东诸城县);他的弟弟苏辙(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山东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六、七年没有相见了;此时,苏轼开怀畅饮直到天明,禁不住思绪万千,乘着酒兴,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思乡,思亲,仕途坎坷。四、初步感知,并检查学生音、词掌握情况。(1)听范读,生齐读全词,注意朗读的速度、节奏、重音和感情基调。(2)标出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宫阙()琼楼()绮户()婵娟()不胜寒()丙辰()。(3)解释下列词语:把()朱阁()不胜(寒)() 何似()何事()此事()婵娟()。五、探讨并理解全文。(1)小序。重点词语探究明确:达旦,子由。朗读、赏析、情感体验。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2)上阕。重点词语讨论明确:把酒,何年,不胜,清影,何似。朗读、释意、赏析、体验。望月写景。苦闷,矛盾。(3)下阕。重点词语把握:绮户,无眠,向,但愿。朗读、释意、赏析、体验。对月抒怀,抒发对兄弟的思念和自己积极乐观、旷达的情怀。六、合作探究明确。(1)上阕词中哪一句体现了作者向往天上宫阙,不愿留在人间?为什么?(2)上阕词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词人的内心矛盾?(3)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无眠人是谁?为何无眠?(4)下阕词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感情?七、课堂小结。(1)内容上: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主题:全词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旷达的胸襟。八、随堂巩固。(1)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是:,。(2)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一句是:,,。(3)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月,直接“问月”的句子是:,。下阕问月,直接“问月”的句子是:,。“问月”归根结底是问人生。在想象和探索中战胜矛盾彷徨,终于得到人生哲理的启迪。整首词无不体现了苏轼那种的心态和的胸襟。(4)苏轼借《水调歌头》中,一句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道尽了千载离人之心。(5)词中哪一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九、布置作业。(1)积累有关咏月与怀人的诗词名句。(2)背诵默写《水调歌头》。十、课后反思: 附板书设计:《水调歌头》——苏轼上片:望月问天(写景)想象:明月——宫阙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片:怀人问月(抒情)抒情:月圆——人圆议论升华富有哲理圆月寄托离情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