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课水调歌头
加入VIP免费下载

25课水调歌头

ID:1168523

大小:23.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6-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开课实录)(教师:陈新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通过想象感悟诗词意境的能力。3、理解内容并把握作者情感。过程与方法:1、合作、探究文意,理解关键句子的深刻底蕴.2反复诵读,领悟本词的艺术美,体会词人思想感情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美,学会善于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教学重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本词情景交融的意境。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王菲的《明月几时有》)。思考并回答:歌中借月亮表达了怎样的情怀?(怀乡思亲)二、前提测评①关于月亮的诗词歌赋我们也学了不少,请说说关于月的诗句。学生自由回答。②教师播放幻灯图片。学生齐读诗句,感悟作者借月表达自己不同的情思。③教师小结(导入词):月亮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激发人们无限遐想:一钩新月让人想到新萌芽事物,一轮满月让人想到幸福美满生活,而皎洁的月光又代表光明磊落的人格。月亮寄托人类美好理想及憧憬,因此它也成为文人墨客咏怀的对象。词人苏轼仰望明月,又会想到什么呢?三、简介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听读课文,①由学生介绍作者,教师点拔、补充问:文中有没有交代写作背景,在哪儿?朗读并说说小序的作用。教师再补充苏家兄弟深厚情谊及其政治失意等材料加深理解。②播放朗读画面,学生认真听读。③抽读生字,巩固字音:胜(shēng)、绮四、指导朗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①指导读。指导读法: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师先范读几句,再由学生小组合作练读②小组汇报读,其他生评议。师小结:相信我们理解了文意后,读得会更贴近作者思想。来,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吧! 五、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品评词句,感受哲理美。①明确学习要求:A、理解词句大概意思。B、展开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画面,并取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最好5个字“xxxx图”)(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赏析)②教师范讲第一句,明确学法。品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可理解为:(把酒问月图)中秋日皓月当空,词人一人在月下饮酒。只见他站起身子,端起酒杯,询问青天:这么明亮的月亮什么时候才会有呢?由此可见他借酒消愁的复杂情绪。)③小组合作探究学习。④小组汇报学习成果,随机可进行理解性朗读、个性化朗读。⑤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归纳小结全文(看板书)。上阕----望月思归(问-恐-叹)(写景)下阕----责月怀人(怨-悟-愿)(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⑥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不为离愁别恨所束缚的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师: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宋代胡仔曾经这样评价他的作品:“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他的作品犹如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使其他花朵失去了光彩。六、拓展延伸,课堂小结①学习本文,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a人事间有些事无法逆转,要懂得自我解压、释怀b身处逆境,也要奋发向上,有所作为,学习“古仁人”具有旷达胸襟)②齐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问:你此时最想把这句词送给谁?为什么?(生自由答)教师小结:应该感激的何止这些人,我们身边的许多人、许多事物都让我们心存感激!有了他们,我们才更加茁壮坚强,有了迎接挑战的勇气,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面对生活吧!在此也衷心祝愿天下苍生一世平安!七、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2、小作文:发挥联想和想象,改写文章。要求:将这首词改写为一篇表现作者内心情感变化的散文。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