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ID:1168404

大小:67.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6-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经典诵读《水调歌头》引课:朗诵本单元课本上的诗词:《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让我们一起回顾下一单元的学习主题: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这一主题下,我们对诗歌进行了搜集整理、初步欣赏,那这节课我们以《主题读写》中的《水调歌头》为例,进行朗诵诗歌的训练。学习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地读,达到吟诵的目的,从而感受中国古体诗的深厚底蕴。教学流程:一、初读1.打开《主题读写》96页,快速自读一次,把不认识的或觉得读不准的字圈起来,并向小组成员求助,标注读音。2.和同桌同读一次,纠正读音,做到正确朗读,如有不认识的字,保留问题。3.刚才读的过程中老师听到有个别的几个字同学们出错较多,看着屏幕我们共同来解决。二、精读4.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自读,要做到 ①读准刚才的几个字音②对照下面的注释理解诗词的意思,如果不理解的先做记号。1.在课本注释外,老师在给你们补充一些解释来帮助大家理解诗句意思。注意:老师读诗句,遇到解释,你们帮我读一下,好不好?然后,你们读诗句老师来读意思2.在大家的帮助下,老师理解意思了,你们理解了吗?我们再听读一次、一边听,一边再次理解词的意思。3.朗读训练,师范读,生练习(个人读、同桌对读、对面齐读、小组齐读、逐句读)三、悟读4.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使我不禁想象到苏轼当年作诗的情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政见不同,自己要求外放,到密州做太守,为的是能与弟弟多多聚会,可是到了密州之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想到与弟弟分别已有七年,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着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篇名作。5.在大自然的景色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激发人们的联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天上 人间自由翱翔。1.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的埋怨明月说:“明月啊,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起来,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四、熟读2.同学们一起吟诵这首词。3.听读4.跟读5配乐诵读6录读(录读展示,集体展示)7、读者这首词,仿佛在与明月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很有情趣,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读者这首词,我们仿佛回到了九百年前那个中秋之夜,仿佛自己就是九百年前的苏轼。其实,古诗词不仅有吟诵的韵律美,更有吟唱的声韵美,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时至今 日,人们更是以歌曲的形式传至后人。最后,老师还想请大家过一把瘾,与著名歌手王菲同台吟唱苏轼的《水调歌头》板书轻叩诗歌的大门《水调歌头》搜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