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水调歌头PPT课件

ID:1168392

大小:548.5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2-06-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水调歌头苏轼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极富浪漫色彩的,她非常容易激发人们的想象。一钩新月,人们会想到新生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人们会想到美好圆满的生活;皎洁的月亮,人们会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理想和憧憬。苏轼仰望明月,他会想到什么呢? 词词来源于民间,原是配乐的歌词。后乐谱失传,学者依椐前人的词制成图谱,词人按图谱填词。词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是诗歌的一种,也是格律诗。形式上具有律诗的一些特点,只是句子一般长短不齐。填词依据的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词的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又贬谪惠州、儋州。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写作背景:苏轼和弟弟苏辙情谊深厚。写此词之时,他宦途失意,贬官密州,心情抑郁。这时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quèqǐShèngchánmiánqióngbǐngchén 【丙辰】熙宁九年(1076)【达旦】早晨;白天【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把酒】端起酒杯。把,持。【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归去】回到天上去。【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不胜】经受不住。【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何似】哪里比得上。【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何事】为什么。【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合作探究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明月什么时候有呢?手持酒杯询问青天。不知有着宫殿的天上,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借风力回到天上去,又怕那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禁受不住那里的清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人们有悲伤欢乐离别聚合的时候,月亮也有显现、隐没、浑圆和残缺的时候,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这美好的月光。 问题探究1.词前有一小序,其作用是什么?交代作词的时间(中秋)、缘由(兼怀子由),总领全篇。2.上阕的主要写了什么?下阕的主要写了什么?上阕→望月写想象联想之景,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下阕→对月怀人(抒情)以及探求人生哲理,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3.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由于无法排解内心的困惑,对现实社会不满词人便想乘风飞往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就流露出词人“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这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透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愿? 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拟人、反问。这一问似乎是对月亮的埋怨,责怪月亮故意作弄人,给人增添离愁,其实是抒发了词人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愁怅和对亲人的怀恋之情。 7.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涵了人生哲理,即人世的聚散离合如同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是必然的规律。作者自我排遣内心的遗憾,表达了词人心胸开阔旷达的一面。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只要人能平安幸福,生命长久,虽分隔千里,但共赏这一轮明月,并互致慰藉不也是一种团聚吗?这是词人对自己政治遭遇的抚慰,也是对亲人的劝导,同时感情也升华为对天下之人的美好祝愿,表现出词人豁达的胸襟与乐观豪迈的情怀。 主题归纳《水调歌头》上阕写对月饮酒,下阕写对月怀人。既反映了作者宦海失意时的思想苦闷,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豁达的胸襟,表达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写月诗词拓展: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理解填空1、词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的句子:2、隐含了作者弃绝人间,另觅家园的心曲的句子:3、暗示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6、表明夜深而离情正浓:5、顾影而舞,不如身在人间句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4、表现地位、业绩超出常人时寂寞孤独心声的句子:高处不胜寒 10、因思念亲人而夜不成寐:11、下片中含有人生哲理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2、怀念亲人(或对子由说的话、在美好想象中得到人生慰藉)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3、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蜕变而来,道尽千载离人心愿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诗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15、表达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巩固练习1、苏轼,字,号,与《水调歌头》一词的小序中提到的“子由”(即弟弟)及父亲同为“”,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答案:子瞻,东坡,苏辙,苏洵,唐宋八大家,词牌名 巩固练习2、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B.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C.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D.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答案:C(应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巩固练习3、《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月圆之夜,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调歌头》里“”的句子。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