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沁园春长沙名师导航 鲁教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沁园春长沙名师导航 鲁教版必修2

ID:1168308

大小:7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6-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高中语文1沁园春长沙名师导航鲁教版必修2内容感知《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秋。这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其间写下了这首词。词人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词上阕写景,下阕由景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在这首词中,作者集中描绘了主宰大地命运的青年革命家群像,正值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有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有敢于藐视一切反动派的气魄。正是他们,想主宰而且能够主宰这个世界。他们有雄心,有才干,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百舸(gě)橘子洲(jú)寥廓(liáo)峥嵘(zhēngróng)挥斥方遒(qiú)遏(è)2.多音字二、字形三、词义1.重点词寥廓:高远空旷。苍茫:空阔辽远。峥嵘:不平凡、不平常。粪土:名词用作动词,视……如粪土。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2.近义词独立·独力两者都具有不依靠他人的意思。独立:①指单独地站立,如“独立寒秋”。②指自主地存在,如“宣布独立”。③指不隶属于某一高级单位,如“独立师”。④不依靠他人,如“独立完成任务”。独力:指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如“独力经营”。意气·义气意气: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如“意气风发”。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的利益的气概,如“哥们义气”。遏止·遏制 遏止:用力阻止,不及物动词,后不带宾语,如“滚滚洪流,无法遏止”。遏制:制止,控制,及物动词,后面一般都带宾语。如“遏制对方的攻势”。辽阔·寥廓辽阔:辽远广阔,如“幅员辽阔”“土地辽阔”。寥廓:高远空旷,如“寥廓的天空”。3.相关成语挥斥方遒:奔放而强劲有力。四、文学常识1.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主要著作有《毛泽东选集》五卷,诗词、书法极工。2.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大盛于宋,原是配乐演唱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初起时称“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乐府”“长短句”或“诗余”。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作家是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五、名篇名句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2.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5.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6.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常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7.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送瘟神》)8.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剖析: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在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寒秋,指深秋有寒意,也可理解为处境险恶。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剖析: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处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剖析:一个“怅”字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课本注释说,它原指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其实,“怅”的本意是“望”,但“怅望”不是一般的望,而是心有所思、心有所想的望,是心有所念、心有所忧的望,也就是说“怅望”这个词包含着一个深邃的心境。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蓬勃、绚烂,而现实社会却又是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仰天俯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忧国忧民的心境,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心境,是一个革命伟人广阔崇高的心境,也是全诗的“诗眼”。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剖析: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大意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谈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讨恶扬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的如粪土一般。5.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剖析:“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见《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遏,遏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把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一种认为“浪遏飞舟”是“到中流击水”的条件。如果按照后一种理解,这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二、重点语段剖析: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不停息地奔流着,词人浮想联翩,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跃然纸上。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明澈的江面上,无数船只争相行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随着视角的变化,动景与静景结合,远景与近景交替,思路开阔,这是一幅充满了强烈动感、强劲力度、浓烈色彩的立体的秋色图。这是主客观的统一,更是独抒性灵的个性色彩的浓重铺染!一“争”、一“击”、一“翔”,充盈着剧变之动、拼搏之力。炫目的秋色也化静为动,透视着顽强的生命力。诗人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很自然地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从而进入深沉的思索,提出主宰大地的是谁的问题。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至“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剖析:下阕集中描绘了主宰大地命运的青年革命家群像,正值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有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有敢于藐视一切反动派的气魄。正是他们,想主宰而且能够主宰这个世界。他们有雄心,有才干,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峥嵘岁月稠”正是对昔日学习、战斗生活的高度艺术概括。在忆起往昔岁月时,感情之水顿时形成了拍天的江潮,因而接下来是以“恰”字引起的六个短句。随着词句的展开,情感越来越激越,迸出了一句惊天动地、振聋发聩的强音:“粪土当年万户侯!”气概豪迈,气势磅礴。“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既呼应了上阕的一问,也回答了提出的问题:正是这些“到中流击水”的英豪,代表着“主沉浮”的新生力量。结构图解 主旨探讨关于本文的主旨探讨有如下表述:1.《沁园春·长沙》通过对湘江秋景的具体描绘和对诗人早期革命生涯的深情追忆,形象地展现了湘江两岸生机勃勃的深秋景象,艺术地表现了革命青年的博大胸怀和豪迈气概。2.在《沁园春·长沙》一词中,作者通过写游览岳麓山和橘子洲时的感触以及对学生时代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对中国人民光明前途的乐观态度。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美鉴赏意境雄阔气势恢弘这首词境界开阔,气势恢弘,有厚重的哲理,达到了美与力极好的融合。例如:词的上阕,勾勒出无比壮美、充满生气的秋天图画。首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好似迅猛地推出的电影特写镜头:“我”站在橘子洲头,身躯被清寒凝重的氛围所笼罩,脚下是向北流去的湘江水。后面的词句由“看”字领起,连贯直下,一气呵成。远望,万山红遍;近看,漫江碧透;仰视,鹰击长空;俯察,鱼翔浅底。远近高低,全收眼底。描绘了充满气势、充满生机的生动画面。面对这一切,自然地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另外这首词的语言,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层”字表现出了树林的重重叠叠,“染”字则用比拟,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的是近景,“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百”字写舸之多,而一个“争”字,则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鱼翔浅底”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句型探究问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数词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对仗句中尤能出彩。在毛泽东诗词中,数词也占据了一个极为突出的地位。仅《沁园春·长沙》中,“万”字使用3处,“百”字使用2处。请查阅有关材料,探究一下数词在毛泽东诗词中的使用情况。导思:诗词中,诗人选取什么样的意象,采用哪些词句,往往和诗人的情感、性格和诗风密切相关。如在李白的诗中,“千”“万”“九”“百”等数词特别多,这些词语在塑造诗人形象、表达诗人宏大开阔的气魄和心胸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李白的豪迈诗风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这些词语表现出来。与此相同的还有,秦观的词中“小”“巧”等词,也准确地体现着他的词风。探究:首先,搜集毛泽东的有关诗词,认真品读,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诗词中镶嵌着数词的词句,结合语句的含意,充分理解这些数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其次,查找这些诗词的写作年代,了解其创作背景,认真体会作者在诗词中寄寓的思想情感,从而体会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进而探究这种风格和表达这种风格的数词之间的关系。再次,可以阅读一些诗词鉴赏和诗词分析的文章或书籍,了解诗歌表情达意的技巧、语言运用的规律;也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目的是准确把握语言和风格之间的关系,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经统计,毛泽东诗词中共出现数词(含几、半)194处,平均每首2.8个。毛泽东使用数词的频率,与该数词的实际大小有一种惊人的同步关系。分别是“万”34处,“千”24处,“百”16处,“十”9处,“九”7处,“八”6处,“七”2处,“六”2处,“五”13处,“四”3处,“三”15处,“二”3处。这些数词的使用,与毛泽东的气魄和诗风有着直接的关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