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教版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11《汉家寨》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8粤教版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11《汉家寨》学案

ID:1166803

大小:96.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2-06-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1 汉家寨注释:①喓喓:虫鸣声。草虫:一种能叫的蝗虫,蝈蝈儿。②趯趯:昆虫跳跃之状,阜螽:即蚱蜢,一种蝗虫。③忡忡:心跳。④止:之、他,一说语助。⑤觏:遇见。⑥降:欢悦,欢乐。(有一说法念hòng,但辞海,古今汉语词典均举例念xiáng)⑦陟:升;登。⑧ 蕨:植物名,初生无叶,可食。⑨惙惙:忧,愁苦的样子,⑩说:通悦。⑪薇:草本植物,又名巢菜,或野豌豆。⑫夷:平。心平则喜。译文:听那蝈蝈蠷(qú)蠷叫,看那蚱蜢蹦蹦跳。没有见到那君子,忧思不断真焦躁。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愁全消。登上高高南山头,采摘鲜嫩蕨莱叶。没有见到那君子,忧思不断真凄切。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多喜悦。登上高高南山顶,采摘鲜嫩巢菜苗。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很悲伤真烦恼。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平静了。赏析:此诗的主旨,《毛诗序》谓“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朱熹《诗集传》则谓“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旧说另有“大夫归心召公说”“室家思念南仲说”“托男女情以写君臣念说”等等,本文以为此诗是写思妇情怀之作,所思是她钟爱的人,至于是丈夫还是情人,可不必深究,因为这无碍我们对诗意的理解、诗情的玩味。诗首章将思妇置于秋天的背景下,头两句以草虫鸣叫、阜螽相随蹦跳起兴,这是她耳闻目睹的,说是赋亦无不可。画面之内如此,画面之外可以猜想,她此时也许还感受到秋风的凉意,见到衰败的秋草,枯黄的树叶……大自然所呈露的无不是秋天的氛围。“悲哉秋之为气也”,秋景最易勾起离情别绪,怎奈得还有那秋虫和鸣相随的撩拨,诗人埋在心底的相思之情一下子被触动了,激起了心中无限的愁思:“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忡忡,犹冲冲,形容心绪不安。本诗构思的巧妙,就在于以下并没有循着“忧心忡忡”写去,而是打破了常规,完全撇开离情别绪,诸如自己孤处的凄凉、强烈的思念,竟不着一字,而却改用拟想,假设所思者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那将是如何呢?诗云,“亦既见之,亦既觏之,我心则降。”见,说的是会面;觏,《易》曰:“男女觏精,万物化生。”故郑笺谓“既觏”是已婚的意思,可见“觏”当指男女情事而言,译为“偎着”是模糊意思,非直解。降,下的意思,指精神得到安慰,一切愁苦不安皆已消失。古人质直,即使是女诗人也不作掩饰。这里以“既见”“既觏”与“未见”相对照,情感变化鲜明,欢愉之情可掬。运用以虚衬实,较之直说如何如何痛苦,既新颖、具体,又情味更浓。方玉润说得好:“本说‘未见’,却想及既见情景,此透过一层法。”(《诗经原始》)所谓“透过一层法”,指的就是虚实相衬法。第二、三章虽是重叠,与第一章相比,不仅转换了时空,拓宽了内容,情感也有发展。登高才能望远,诗人“陟彼南山”,为的是瞻望“君子”。然而从山巅望去,所见最显眼的就是蕨和薇的嫩苗,诗人无聊之极,随手无心采着。采蕨、采薇暗示经秋冬而今已是来年的春夏之交,换句话说,诗人“未见君子”不觉又多了一年,其相思之情自然也是与时俱增,“惙惙”表明心情凝重,几至气促;“伤悲” 更是悲痛无语,无以复加。与此相应的,则是与君子“见”“觏”的渴求也更为迫切,她的整个精神依托、全部生活欲望、唯一欢乐所在,几乎全系于此:“我心则说(悦)”“我心则夷”,多么大胆而率真的感情,感人至深。方玉润说:“始因秋虫以寄托,继历春景而忧思。既未能见,则更设为既见情形,以自慰其幽思无已之心。此善言情作也。然皆虚想,非真实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蝼蛄夕鸣悲’、‘明月何皎皎’等篇,皆是此意。”(《诗经原始》)此可谓善读诗矣。本诗虽是重章结构,押韵却有变化,首章一、二、四、七句用韵;而二、三章则是二、四、七用韵,译诗仿此叶韵。另外王力《诗经韵读》认为各章第三句“子”与第五、六句“止”亦是韵脚。一、基础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A.嫉妒/忌讳  投奔/奔波  行辈/行将就木B.拜谒/摇曳悱恻/绯红窈窕/挑灯夜战C.滥觞/国殇睥睨/媲美宁愿/宁缺毋滥D.应届/应答铁箍/沽酒佣金/蜂拥而上解析:A项,jí/jì,bèn/bēn,hánɡ/xínɡ;B项,yè,fěi/fēi,tiǎo;C项,shānɡ,pì,nìnɡ;D项,yīnɡ/yìnɡ,ɡū,yònɡ/yōnɡ。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三下五除二”“打小算盘”等词语就与珠算休戚相关,珠算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渗透到中国文化和行为准则中去。然而时过境迁,珠算被日渐冷落。前几年,珠算甚至还被清除出小学的数学课程,这从某个方面也反映出珠算的式微。因此,我们对珠算的研究和传承不能裹足不前,而应与时俱进。                A.休戚相关B.时过境迁C.式微D.裹足不前解析:A项,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不合此处语境。B项,时过境迁:指时间过去了,境况也随之改变了。C项, 式微: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D项,裹足不前:多指因有所顾虑而徘徊犹豫,不敢前行。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专家们认为,高校应当编写通识类教材,聘请校外高水平教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并考虑采取设置研究小组为中心进行授课。B.在英国巨石阵景区游客中心里,游客可以通过看电影来“穿越时空”,体验和探索巨石阵建造的奥秘和青铜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C.国内不少城市将“宜居”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但大多数城市却只是把“宜居”简单理解为“绿化”,而对此缺少人文思考。D.昨天,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主体圈梁合龙,这标志着世界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进入全面设备的安装。解析:A项,句式杂糅,应改成“考虑以设置研究小组为中心的形式授课”或者“考虑采取设置研究小组的形式进行授课”;B项,搭配不当,应改为“体验青铜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探索巨石阵建造的奥秘”;D项,语序不当及成分残缺,应改为“世界最大天文望远镜的建造全面进入设备的安装阶段”。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A)①象征和隐喻的运用使本诗语言的张力达到特别的高度,以至可以存在多种理解。②诗歌要求表现心灵的理想境界,不可避免地要运用比喻和象征。③通过比喻和象征,诗歌语言获得更大张力,本来难以言传的心的幻想得以再现和传达。④中国古代诗歌是运用象征和比喻的典范,如李商隐的《锦瑟》。⑤诗人美好的想象、敏锐的情感会以象征、比喻的形式在鲜明的语言形象中具体化、生动化。⑥它韵味悠长,可打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人们的心,从而获得超越时空的魅力。A.②③⑤④①⑥B.④①⑥②⑤③C.④⑥①②⑤③D.②④⑤⑥①③解析:本段选自马奔腾著《禅境与诗境》,论述诗歌通过比喻和象征达到表现纤细幽微情感这一中心。第②句提出论述的中心,③⑤解释,④①⑥举《锦瑟》诗来证明。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5~8题。仅仅有一柱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我走进汉家寨时,天色昏暮了。太阳仍在肆虐,阳光射入眼帘时,一瞬间觉得疼痛。可是,那种将结束的白炽已经变了,汉家寨日落前的炫目白昼中已经有一种寒气存在。几间破泥屋里,看来住着几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又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我只敢张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动一下马匹了。独自伫立在汉家寨下午的阳光里,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一直拖向地平线,又黑又长。三面平坦坦的铁色砾石滩上,都反射着灼烫的亮光,像热带的海面。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来,左右两座泥屋门口,各有一个人在盯着我。一个是位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他们痴痴盯着我。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来人了。老少两人都是汉人服饰;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地方确实叫做汉家寨。我想了想,指着一道戈壁问道:——它通到哪里?老人摇摇头。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我又指着另一道:——这条路呢?老人只微微摇了一下头,便不动了。女孩还是那么盯住我不眨眼睛。犹豫了一下,我费劲地指向最后一条戈壁滩。太阳正向那里滑下,白炽得令人无法瞭望。地平线上铁色熔成银色,闪烁着数不清的亮点。我刚刚指着,还没有开口,那老移民突然钻进了泥屋。我呆呆地举着手站在原地。 那小姑娘一动不动,她一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她的眼睛黑亮——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便是我女儿的眼睛。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汉家寨可以在任何一份好一些的地图上找到。《宋史·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又两日至汉家砦”之语。砦就是寨,都是人坚守的地方。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独自再面对着那三面绝境,我心里想:这里一定还是有一口食可觅,人一定还是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次日下午,我离开了汉家寨,继续向吐鲁番盆地前行。大地倾斜得更急剧了;笔直的斜面上,几百里铺伸的黑砾石齐齐地晃闪着白光。回首天山,整个南麓都浮升出来了,峥嵘嶙峋,难以言状。俯瞰前方的吐鲁番,蜃气中已经隐约现出了绿洲的轮廓。在如此悲凉严峻的风景中上路,心中涌起着一股决绝的气概。5.文中作者走进汉家寨的时候,看见三道巨大的戈壁滩,觉得三个方向都像是“可怕的暗示”。它们到底暗示了什么呢?答案:三道巨大的戈壁滩指向的“三个方向”实际上暗示了人生选择的不确定性。6.第三段中画横线的“人生的答案”具体指的是什么?答案:汉家寨人在如此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坚守,他们肯定也面临了人生的“三岔口”与选择,但他们选择了坚守。这种信念、行为给作者极深的触动,使他意识到自己在面对不能确定的人生选择和形形色色的诱惑时应该像汉家寨人一样选择坚守。7.文中写了几个人物?请简要概括他们的特点。答案:老汉——饱经风霜,木讷迟钝,不回答来客的提问。小女孩——穿着破红棉袄,天真、好奇。作者主要通过外貌、神态、动作描写刻画了两个都穿着汉人服饰,始终无语,几乎是两个静态的汉家寨人物形象。正是这样的人,在环境极为恶劣、条件非常艰苦的汉家寨坚守着,这种顽强的“坚守”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灵。8.作者反复写那位穿红色破棉袄的小女孩,这是为什么?小女孩又代表什么?答案:汉家寨人坚守生存的理想、信念、行为给现代文明中的人以强烈的震撼和鼓舞,作者用红色给文章悲凉深沉氛围营造一点亮色,使全文格调慷慨悲壮但不至于伤感。小女孩不仅是汉家寨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坚守生命存活、对生活尊重的证明,还是汉家寨未来生命延续的希望。(二)(2013·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过 岭师 陀我不曾骑过马,对于“马性”是不大了解的。现在巧得很,一匹马立在暮色苍茫的道上,只等我骑上去。它不停地摆耳蹬蹄,想是已经饿得发慌。然而要骑上去,便觉得欠一点勇气,——就是说“欠一点”吧。虽然不晓得“马上威风”,但关于马的传说是知道一点的。我生长的地方有一句话,道是:“一马三分龙。”马似乎又有几分神性了,但只说有“三分”,可见并不是龙。我既不憎马也不敬马。据说马的脾气很大,性子也很暴烈。而望望前面的山,也颇有几分神秘意味。要走上去的一面,正背着阳光,显得非常晦暗。上到山顶约有五六里路的样子。山路颇险,倘一个不留神,岂但“翻身落马”,且要“落山”,将有性命之虞。所以作起“一鞭残照里”的诗句并不难,难的倒是骑上去,又如何来那么一鞭,何况从没有骑过马的呢?这时凭空想起不如骑马阅兵了,那定然有一名“马童”将马带牢,绝不听其发脾气:这气派倒是在画报上看见过。来接的朋友同随从都已到齐,在马上扬鞭催促了。不便再磨延,即耸身跨上鞍桥。还好,它并不如我曾料想的那般凶刁,在人将骑与未骑稳之际猛地向前一撞。我一面暗自感谢马,一面感谢马的主人。“这马几时也清高起来了?”我说。马摆了摆头,很斯文,又像对我抗议。人马一直升上去,是一种既危险又快意的感受。路折转而上,兼之刚下过雨,脚下那些被磨得秃光秃光的石块,异常滑溜。马像溜冰似的一面打着滑跌,为防备一失足落向深谷,一面还得跳着“狐步舞”。蹄声咵咵响着,其雄壮是只有“马赛进行曲”可以比拟的吧。晚霞发出彩绢般的光,一缕一缕横斜在头顶。人同马打着滑跌,跳着舞,踏着进行曲渐渐接近彩霞,似乎马一跃身,就可以钻进去。回望上下,溪谷间腾起茫茫浓雾,此身飘飘然,就如在云端里,觉得当真要万念俱空似的。骑马登山竟是这样充满诗意,真是想也不曾想到。但是,这诗境中的人物也不能一直做下去。当将要一脚踏进云端时,马却停下来了。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呜呼!在这短短的行程中,我知道马与驴不同。倘是驴(不仅刁赖,而且愚蠢),要决意怠工下来,就一个干脆,将人摔下脊背,算是给责打者的一点惩罚。而马不然,比驴聪明,它懂得责打是为着要它前进,并非逼它投崖自尽,所以任怎样处罚,它只是给一个不理。它很斯文地站着,在鞭下还观赏山景,大“可以充吾师”的。不得已我只好请它上去。来到山顶,已是暮色垂垂,四周昏暗。 一颗星像水银珠,在西南方光亮得灼灼闪耀。四山绝了飞鸟。最远处,一座崇峦后面,尚残留着稀微的白光,照耀着积雪的山巅。谷上弥漫着雾,有黑影在摇动。隐约中树丛下面送来吠声。经年的枯草瑟瑟作响,山景益见荒凉。风吹得马的鬃鬣翻转来,尾巴顺风飘摆,一缕一缕似要飞去。马四蹄打颤,迷茫地望着远处,悲抑地摇摇头,又继续啮食枯草。问了同行者,说是还有十五里的山路要走。现在回想,题目应作“荒山乘马图”,自己便做做“图”中的主角,充充“风尘三侠”中的人物,在时下定会受欢迎的吧!(选自《师陀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有删改)9.文中说“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你如何理解?解析:本题考查对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的能力。关键语句为:马意识到危险,及时止步;打断了我驰骋云端的美梦;“我”表面埋怨,实际上暗含对马的理解、欣赏。答案:这句话是说马意识到危险,及时止步,但却打断了“我”驰骋云端的美梦。“我”表面上对马埋怨,却暗含了对马的理解和欣赏。10.结合文意,分析“我”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梳理结构,再寻找目标语段,圈定筛选范围,最后提取要点组织语言表述。注意:在回答的时候,可以先概括,再联系文章来说明;也可以先说某件事,再在后面概括“马性”。答案:①聪明:马通人性,还能避开山路的危险。②温和(斯文):马在行程中并不凶刁、暴烈,把“我”顺利地载到山顶。③倔强:马有时也不听主人的驱使,对主人的处罚不加理会。11.“我”在过岭的三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只要扣住“丰富”,言之有理,且每个阶段的概括出现一个关键词语即可。答案:①骑马之前:忐忑而有所期待。“我”对“马性”不太了解,担心被马摔下山谷,但对初次骑马上山又有些向往。②骑马上山:紧张而充满惊喜。山高路险,不免紧张,但人在马上却安全稳当,并欣赏到不曾想到的美景。③到达山顶:惆怅而有所担忧。天色已晚,山景益见荒凉,“我”不免感到惆怅;路途遥远,人困马乏,引发了我对行程的担忧。 三、语言运用12.中央电视台的“汉字听写大赛”影响巨大,既展示了汉字的无穷魅力,也敲响了汉字危机的警钟。请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此的看法或感受。(句式、字数大致相同即可)例句:汉字书写,书写的是美丽中文不老的历史,传承的是汉字背后的文化积淀。提笔忘字,既是国人对民族语言的冷漠,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答案:(示例)汉字书写,是亲近民族语言的一种情感,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举动。提笔忘字,不仅仅是技术发展带来的冲击,更是教育工作者追求功利的结果。(要求从正反两方面谈感受,一正一反,言之成理即可,句式大致相当)理想主义者的精神长旅——漫评张承志的散文创作韦器闳20世纪80年代初,张承志便以小说《北方的河》在中国文坛上崭露头角,成为新时期颇有实绩的小说家。但他作为一名散文家引起广泛的注意,是在1987年以后。张承志最早在全国范围产生影响的散文便是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背景》(1987年2月15日)。在这篇散文里,作者描写了西海固撒拉东乡的回民,汇集兰州城悼念200年前被清政府杀害的哲合忍耶圣徒的感人场面,并透过“一座伟大的背景”,表现了信奉哲合忍耶的西部回民信仰的坚定和对苦难的巨大的忍耐、承受能力。文中所表现出的历史沧桑感和作者对回民心灵的深刻体验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承志由此开始获得散文界的关注。而1994年初承志的第二本随笔散文集《荒芜英雄路》的出版,再度证明了张承志在新时期散文领域中的重要地位。理想主义者的心灵史张承志的散文是当代中国散文这座花园里盛开的一朵奇葩。他的散文从题材到艺术形态都是别具一格的。对于张承志来说,散文不仅是描写人事物景、抒发情感的工具,而更重要的是使之成为自己的心灵史,记载着自己为探寻和完成自己的“天命”而不懈奔走的心路历程。 张承志鄙视单纯的物质追求,而非常注重精神生活的价值,视精神生活的满足为自己一生最大的幸福。他相信“前定”,坚信“天命”的存在,为了找到“神的启示”和“比宇宙更辽阔比命运更无常的存在”(《离别西海固》)而孜孜以求。张承志这种对绝对精神价值的追求使得他成为一名理想主义者,他的散文也因此获得强大的人格力量。为了获得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信仰自由和一个作家表达这种信仰的自由,张承志毅然辞去公职,四海漂游,做一个理想主义的“艺术浪人”。他这种极彻底的做法,不光使他获得身体的自由,最重要的是使他成为一个心灵自由的人,同时也使他能自由地挥舞理想主义旗帜,对俗世进行彻底的批判。作为一位理想主义者,张承志对现实社会中那些丑恶现实是深恶痛绝的,因而他也就有着无法言说的孤独和痛苦:周围的时代变了,20岁的人没有青春,30岁便成熟为买办。人人萎缩成一具衣架,笑是假笑,只为钱哭。十面埋伏中的我在他们看来是一只动物园里的猴,我在嘶吼时,他们打呵欠。(《离别西海固》)理想主义的价值追求与现世的龃龉,使得张承志变得异常的愤激和焦灼,热血快要涨破血管,唯有找到“天命”这具有绝对价值意义的东西,并实现它,才能得到心灵的宁静。张承志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向我们走来,是马志文这位朴实的回民把张承志引上通向“天命”的路,是他使张承志在西海固的沙沟真切地了解到哲合忍耶教派200年的悲壮历史。这一次令张承志心颤的精神遭遇使他从此便踏上了找寻之路。多年来寻找“神明的启示”和“天命”成为他生命的重大意义。“寻找”也就成了张承志1987年以来的散文创作中最重要的主题。“我必须自己找到天命。”(《离别西海固》)为了实践这一对自己心灵的承诺,张承志满怀焦灼地踏遍中国的西部和北部。西海固变得更辽阔了——东到松花江畔的吉林船厂,西到塔里木北缘的新疆焉耆,我不知目的,放浪徘徊,像一片风卷的叶子,簌簌地发出“西海固、西海固”的呓语,飘游在广袤的北中国。(《离别西海固》)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艰难的精神漫游。在《荒芜英雄路》里,我们看到作者不辞辛劳地到蒙古国去找寻已被岁月的荒草遮盖的“成吉思汗走过的那条路”。找寻历史的遗迹,于张承志已不仅是考古学上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表达他对昔日的英雄时代的怀念。他寻找到蒙古人的一种宗教般的情感:“蒙古人对成吉思汗的感情可不像汉族人对他们领袖那样实用主义。蒙古人对成吉思汗的爱是绝对的。”在《北庄的雪景》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在圣徒马进城老人面前心灵的震颤:为获“神示”而“用身心感悟”,去“倾听”那由鹅毛大雪奏出的“音乐”。在《神不在异国》里,我们看到作者为找到“神明的启示” 而在蒙古、德国、美国匆匆奔走的步履。然而,作者在异国并没有找到神明,得到的只是“异教的压迫”和“宗教的目的性”已迷失的失望。在《离别西海固》里,我们看到张承志由焦灼、愤激变得感动而坚定,他的心灵之舟经过艰难的长旅终于荡入平静的港湾。这是因为张承志找到了他找寻多年的东西——“天命”(Farizo),并用全力去履行了他的“天命”:写出了反映哲合忍耶教派为了保持自己的信仰,如何百折不回、赴汤蹈火而生生不息的长篇小说《心灵史》。人道主义、终极思考与回归心灵张承志从未表现出要成为一名散文家的欲望。他之所以涉足散文领域,是因为散文更能直接地表现自己对“时代、国家、民族、宗教、教育、真的学问、心的历史、人与上述问题冲突后的境遇、人在中国追求的可能”(见散文集《荒芜英雄路·作者自白》)等大命题的思考。因此,张承志的《绿风土》和《荒芜英雄路》这两本散文集便成了他这位理想主义者精神长旅的记录。如上所述,张承志的散文涉及人生的诸多方面。但是,对人性和宗教信仰的思考则始终是他的散文的中心内容。在《狗的雕像的联想》这篇散文里,作者通过自己在内蒙古插队及在日本打工所遭遇的令人愤慨的经历,展现了“歧视”这一人性“恶”的一面对人的巨大戕害。张承志痛心地发现:“歧视”这一人类的劣根性使得某些人常常获得“欺负人侮辱人的快意”,而“已经被压迫得气闷”的人,“在未来也可能去歧视别人”。人性丑恶的这一面对张承志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一个无情的打击,这使他痛苦、愤懑,同时又把他逼入一条窄道,“迎着生存、孤立、正义几个壁立的巨大的质问”。许多年来,张承志一直是以一种人道主义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在他看来,“糟辱人心——不尊重人道,无疑是20世纪的眼睛最难揉的沙子”(《潮颂》)。出于对人的尊重,尤其是对人的生命的爱护,张承志在散文里时时不忘西海固回民200年来的苦难,深深地关注他们今天艰难的生存境况,为此,哲合忍耶教派“八辈子人的鲜血”时时啮咬着他的心,使他从此走向对人道主义的过分强调,导致他思想的偏激,但总的说来,他确实是个真诚的人道主义者。所有这些使得张承志的散文充满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之光。张承志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相信“前定”,追寻“神示”和“天命”,也时时思考、探寻人生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因此,他又是个思想型的作家,他的每一篇散文里都包含着他某方面的人生感悟。在《危险的生命》这篇散文里,张承志由火山口那一株美得令人心惊的芡叶,思考着这样一个重大的命题:“命,究竟能忍受怎样的限度,是个古怪的,但也是个原初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生命存在的处境问题”。张承志一生到处漫游,然而,他不是那种仅仅对奇异风景感兴趣的观光者, 他的目光始终集中在人上。在汉家寨这个“大风景和大地貌荟集的一个点”(《汉家寨》)上,张承志透过美丽的自然风景看到人生的凄凉:“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汉家寨》)。当他面对西海固苍凉、辽阔的自然景观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在追寻终极价值过程中产生的精神危机。天命、信仰、终极——当你真的和它遭遇的时候,你会觉得孤苦无依。四野漆黑,前不见古人为你担当参考。你会突然渴望逃跑,有谁能谴责杀场的一个逃兵呢?那几天我崩溃了,我不再检索垃圾般的书籍。单独的突入和巨大的原初质问对立着,我承受不了如此的压力。我要放弃这Farizo,我要放弃这苍凉千里的大自然,我要逃回都市的温暖中去。——但是,阻挡的大雪,就在我拔脚的瞬间,纷纷扬扬地落下来了。像上述描写作者对人生进行终极意义思考的散文还有许多。张承志在散文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执著探求,与他的散文浓烈的宗教般的热情,使他的散文“散发出夺人的力度和灼人的热度”(见老愚《群山之上·选编者序》)。成为真正“有血色”的堪称“大品”的散文。与中国当代许多散文家不同,张承志不屑于做生活简单的反映者,也不渴望自己的散文文本获得很多读者。在《汗乌拉》一文里,张承志就曾公开宣称:“我的文章,读者知之者会深得三昧,不知者会觉得我故作大言。我并不想辩解。我只为知之者写。”由于他有这样一种创作心态,他的散文便具有了一种“贵族气息”。但是,他的散文和那些“贵族气”很足的“新潮散文”并不一样。张承志古典的文学观念和他对文学宗教般的赤诚,使他无法以“游戏”或“文体实验”的态度对待散文创作,他声称自己“是一名从未向潮流投降的作家”(《语言憧憬》)。对文学的神圣情感使他痛恨文学创作中的形式主义,他希望自己的散文所展示的不是一种新的技巧,而是一种新鲜的发自内心的生命冲动,是自己的精神旅程和心灵图景。他坚信“未来的人只需要纯洁的心灵追求,以及相应的真正艺术”(《语言憧憬》)。因此,与其说他是为今天而创作,不如说他是为将来而创作。张承志在观念上近乎本能地拒绝“新潮”,但在创作上绝不保守,而是追求艺术上的不断超越。当众多偏爱吟花咏月、忆旧抒怀的散文大为流行的时候,张承志以自己的散文创作来推动中国当代散文观念的变革:让作家的主体精神从简单的“托物言志”这一陈旧的套套中解放出来,让散文回归心灵,艺术地展示心灵的每一丝颤动。“回归心灵”是张承志散文的主要特点和美学追求。因而,在他的散文中,看不到对自然风景的静态描写,也少有对花草鱼虫的吟咏;而展现于读者面前的是作者生命历程的一个片断,心灵的一片“风景”。在《静夜功课》《午夜的鞍子》《北庄的雪景》等优秀的散文里,张承志已不再满足于20世纪80年代初散文抒发真情实感的浅层次,而进入较深层次的真实:心灵。然而,“心灵”这一抽象的存在在张承志的散文里往往化为具体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同时,在张承志的散文里,心灵展示又和对往事的回忆与思考紧密结合。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忆旧抒怀, 张承志所关注的是岁月留在心中最深刻最富于诗意的印迹;他是通过对自己心灵历史的回眸来展示自己心灵的历史,展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旅程。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