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导学案学习要求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劝学》导学案学习要求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ID:1162849

大小:9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2-06-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劝学》导学案学习要求: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2.掌握、积累重点虚实词和特殊句式。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学习重难点:同2、3学习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尝试1.作者介绍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2.解题。《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勉”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3.尝试练习(一)虚词《劝学》(节选)一文中涉及主要文言虚词11个,分别是而、于、之、则、乎、者、所、也、以、其、矣、焉。1.而(1)连词,表转折,可是,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立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连词,连接动词和状语。吾尝终日而思矣(4)连词,表承接,可译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登高而招顺风而呼锲而舍之锲而不舍(5)连词,表并列,连接名词性词组蟹六跪而二螯2.于(1)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相当于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介词,引进比较或区别的对象,用在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后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不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之(1)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輮使之然也。锲而舍之(2)连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相当于而。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结构助词,的。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4)词缀,用在时间词的后面,不译。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则连词,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就。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5.乎介词,相当于于,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者助词,附在词语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7.所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不如须臾之所学8.也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肯定,相当于啊、罢了。輮使之然也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臂非加长也声非加疾也非利足也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心一也用心躁也9.以(1)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相当于用……。輮以为轮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复合词【可以】,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可以。学不可以已。10.其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其曲中规11.焉(1)语气助词,用在陈述句尾,表肯定语气,相当于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兼词,于此,从这里、从那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2.矣语气助词,用在陈述句尾,表肯定语气。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二、词类活用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日,时间名词作状语,每天。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上,向上,在地面上;下,向下,在地下。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快。三、一词多义(一)文内多义词1.一骐骥一跃(数词,一)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2.生君子生非异也(名词,通性,天赋、资质)蛟龙生焉(动词,生长)(二)多义词延伸1.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以为妙绝(《口技》:极点)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非常))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2.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健、强壮)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略多)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qiǎng,勉强)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强盛)3.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借助、利用)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装)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4.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远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希望)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声望)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5.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听见)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见闻、见识)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听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使上级听见)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声望、声名)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闻名、出名)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6.劝劝学(《劝学》:勉励,劝勉)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说)四、通假字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糅,使……弯曲。2.虽有槁暴有,通又。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天赋、资质。五、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词义范围缩小,指人格高尚的人。博学,指广泛地学习;今指学问广博精深。参,检验;今无此义。2.金就砺则利金,金属,引申为金属制的兵器;今无此义。3.蚓无爪牙之利爪牙,指爪和牙,后引申为帮手;今比喻坏人的党羽。4.蟹六跪而二螯跪,脚或腿;今词义范围缩小,仅指下跪这一动作。5.用心一也用心,因为心……;今指读书用功或者做事情肯动脑筋。六、固定格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七、句式1.介词结构后置青,取之于蓝(介词结构“于蓝”,放在动词“取”的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于”相当于从)而青于蓝(介词结构“于水”放在形容词“青”的后面,表示比较,“于” 相当于比);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结构“于蓝”放在形容词“寒”的后面,表示比较,“于”相当于比)。2.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助词“之”,是定于前置的标志,“之”字之前是中心语,之后是定语)。3.判断句(1)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直接表示判断。青,取之于蓝冰,水为之(2)用“……者”表示判断。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用“非”表示判断。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用“……也”表示判断。善假于物也用心一也用心躁也二、课堂探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2.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光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3.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眼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三、课后作业一.字音与字义1.给加点字注音.輮以为轮槁暴须臾跂而望舆马跬步骐骥驽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1)劝学(2)学不可以已(3)冰,水为之(4)木直中绳(5)金就砺则利(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7)吾尝跂而望矣(8)假舟楫者(9)而绝江河(10)圣心备焉(11)故不积跬步二.指出句中的通假字.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 三.古今异义1.假舆马者古义今义2.蟹六跪而二螯古义今义3.金就砺则利古义今义4.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已古义今义5.声非加疾也古义今义6.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今义7.用心一也古义今义8.蚓无爪牙之利古义今义9.輮以为轮古义今义 四.解释下面多义词.(实虚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以为妙绝佛印绝类弥勒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假舟楫者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吾尝跂而望矣望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先达德隆望尊适冬之望日前后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闻博闻强识不能称前时之闻用心一也骐骥一跃一一如既往六王毕,四海一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惧有伏焉以俟夫观夫观人风者得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龟玉毁于椟中善假于物也 五.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及用法..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6.輮使之然也7.用心一也8不能十步9其曲中规六.指出下列句式特点.1.青,取之于蓝2.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8.輮以为轮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1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2.善假于物也七,翻译下列句子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参考答案]一.1.輮(róu)槁暴(gǎopǜ)臾(yǘ)跂(qì)舆(yú)跬(kuǐ)骐骥(qíjì)驽(nú)锲(qiè)镂(lòu)(1)劝勉、鼓励(2)停止、废弃(3)变为、形成(4)合乎(5)靠近、接近(6)验、检查,反省、省察(7)抬起脚后跟(8)借助、利用(9)横渡(10)具备(11)半步2.中zhòng省xǐngzhōngshěng曲qǖ假jiǎqǚjià 二.1.“輮”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2.“有”通“又”,“暴”通“曝”3.“知”通“智”4.“生”通“性”三.古今异义1.假(古)凭借(今)与“真”相对。2跪(古)腿或脚(今)跪下3金(古)金属制品(今)黄金;就(古)靠近(今)副词。4参(古)检查(今)加入,参加。博学(古)广博地学习(今)知识、学识的渊博5疾(古)强,宏大(今)快6寄托(古)寄放,托身(今)付托,寄寓7用心(古)因为思想(今)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8爪牙(古)爪子和牙齿,喻帝王得力的助手(今)坏人的党羽。帮凶。9以为(古)以(之)为,把(它)做成(今)用于对人或事物作出判断。四.绝(横渡,隔绝,终止,到了极点,非常)强(强健,有力的弓,有余,勉强)假(借助,借,与“真”相对)望(向远处看,盼望,名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闻(听到,知识,声誉)一(专一,数词,一概,统一,一旦)焉(语气助词,哪里,于此,它)于(从、比,在,表对象不译)五.1.“日”名词作状语,每日。2.“上”“下”都是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3.“水”名词作动词,游水。4.“輮”,使动用法,使弯曲。5.“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走得快。6.“輮”动词作名词,輮这种方法。7.“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8.“十步”,名词作动词,跨十步。9.“曲”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弧度。六.1.介宾后置,于蓝取之。2.“者也”式判断句3.否定判断。4.“也”式判断句。5.状语后置,于蓝取之,于蓝青6状语后置,于水寒,7..定语后置句,利之爪牙,强之筋骨。8.省动词介词的的宾语“之”9.省略句,不能(跃)十步10.蟹(有)六跪而二螯,省略句。11.介宾后置。乎己参省。.12.介宾后置,于物假。七.略板书:学习的青出于蓝意义冰寒于水輮以为轮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提高自己木受绳则直改变自己金就砺则利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正面设喻学习方法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4 和态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反面设喻对比(积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对比(坚持)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对比积累坚持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专心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对比(专心)14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