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哈姆莱特节选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x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哈姆莱特节选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x

ID:1162439

大小:720.1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2-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体会文本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2.通过对戏剧语言、戏剧冲突的赏析,掌握品读人物的方法,提高戏剧鉴赏能力。3.正确认识哈姆莱特复仇的意义,感受哈姆莱特的人文情怀。素养目标哈姆莱特(节选)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少年时代曾在当地的文法学校读书,后因家道衰落,前往伦敦谋生。他先是在伦敦剧院门前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导演、编剧,接触了社会各阶层人士,接触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这些为他后来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给世人留下了37部剧本、2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和一些杂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马克思称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英国戏剧家本·琼生称他是“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他生活感受深,善于思考,艺术修养高,作品的形象性强;他吸收了欧洲各国的新文化、新思想,因而他的作品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16、17世纪的英国现实,集中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作者简介 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590—1600年,包括十部喜剧(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九部历史剧(如《理查三世》等)、三部悲剧(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第二个时期是1601—1607年,包括八部悲剧(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作于此时)、两部喜剧和一些十四行诗;第三个时期是1608—1612年,包括四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和一部历史剧。 “哈姆莱特”是故事的主人公,《哈姆莱特》这部戏剧讲述的是青年王子哈姆莱特为父亲复仇,最后与仇人同归于尽的故事,表现了莎士比亚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题目解说 写作背景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个性解放”的旗帜,一方面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大发展;另一方面,随之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面对这样一个时代,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浸在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中,而是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哈姆莱特的故事,最早见于12世纪末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索所著的一本丹麦史书,讲述的是发生在8世纪末丹麦的历史故事。16世纪末英国作家把它改编成戏剧,以复仇为主题,但已失传。莎士比亚的作品一般公认是根据那部失传的悲剧改编的,但他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把这个中世纪的复仇故事写成了一个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和深刻意义的社会悲剧。 资料链接《哈姆莱特》剧情梗概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整个社会和国家。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 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亲死亡、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妹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被毒剑刺中,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愿。 延 宕戏剧用语,指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紧张的剧情推进过程中,作者将矛盾各要素加以融合与选择,以副线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戏剧发展受到抑制或干扰,从而使情节运行达到暂时的缓和,事实上却加强了矛盾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也激发了观众强烈的期待心理。对于“延宕”,学术界一般都视之为哈姆莱特的独特行为。 课文探究1.开头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这里的舞台说明交代了出场的人物。“国王”指哈姆莱特的叔父克劳狄斯,“王后”指哈姆莱特的母亲(剧中的王后乔特鲁德)。“波洛涅斯”是奥菲利娅的父亲,他和罗森格兰兹及吉尔登斯吞均为剧中的朝臣。 2.哈姆莱特为什么要说“你贞洁吗”“你美丽吗”这样的话?奥菲利娅受人利用,结果使哈姆莱特误认为奥菲利娅抛弃了他。另外,哈姆莱特也有故意伤害奥菲利娅的想法,使她对自己绝望,以达到装疯的目的。于是他语气一转,说出伤害奥菲利娅的话来。 3.哈姆莱特在与奥菲利娅的对话中多次提到让她“出家去吧”,他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他是想通过用言语伤害心上人的方式来迷惑众人,让他们相信他是真的“发疯”了,使复仇不露破绽;另一方面,他也想以此保护奥菲利娅,避免将她这样纯洁善良的女子卷入到充满罪恶和风险的斗争中。 4.莎士比亚借奥菲利娅之口是如何评价哈姆莱特的?莎士比亚用了七个短语从七个角度来极力赞美哈姆莱特,使他近乎完人。尽管哈姆莱特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他敢于承担重任并坚持完成。他是一个英雄,同时也是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 内容小结 主题归纳课文节选的这场戏主要表现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而产生误解后的冲突,以及哈姆莱特内心关于生存还是毁灭问题的矛盾。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欲绝,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另一方面,又通过哈姆莱特内心的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从表面看来,冲突是在一对恋人之间展开的,但表现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 深入探究①本文的冲突主要有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哈姆莱特内心的冲突、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之间的冲突、哈姆莱特与波洛涅斯之间的冲突等。其中,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处于主要地位,其他矛盾冲突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突展开的。具体说来,以国王为中心的一方不断试探,步步紧逼,哈姆莱特则孤立无援,以装疯来保护自己,这构成了这一场戏主要的戏剧冲突。矛盾主要在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之间展开。在哈姆莱特心中,奥菲利娅突然从女神变成了责难的对象,这是因为母亲的改嫁让哈姆莱特对爱情产生了怀疑,否定一切爱情的美好,也可能出于爱护,希望自己深爱的她能逃离这场是非。而不明真相的奥菲利娅被爱人粗暴而无情的言语刺痛,以至于在无尽的落寞中顾影自怜。1.节选的课文是围绕什么冲突展开的?这些冲突的作用是什么? ②这些冲突实际上都是当时理想与现实矛盾的真实反映,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社会过渡时期新、旧两种社会力量的较量。如从表面看来,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之间的冲突与恋人的感情有关,但表现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另外,个性迥异、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以彰显。 哈姆莱特是个富于理想、敢于行动的人,勇敢果断使他具有“英雄”的个性,但在文段中却可以发现他的“迟疑”“忧郁”“孤独”——他既是个身负为父复仇、扭转乾坤重任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又是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的“忧郁”王子。这种并不单一的个性,正是他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2.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哈姆莱特具有哪些个性? 一方面,通过哈姆莱特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内心的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另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扼腕,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如“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作者刻画的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文主义的代表。2.哈姆莱特在奥菲利娅面前装疯卖傻,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①作者通过哈姆莱特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运动是人类的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们开始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追求人性的解放和个人的自由。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将人类发展过程中自身的问题展现了出来,权力、地位、仇恨、愤怒、战争等,这一切都是长时间困扰人类发展的难题。②作者通过哈姆莱特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当我们为了目标奋斗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我们最终会得到什么呢?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什么都没有。剧中争夺王位的人、为正义奋斗的人,他们的下场是一样的——死亡。但这并不意味着莎士比亚的悲观,恰恰相反,正是这样的悲剧才能够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发人深省正是莎士比亚悲剧的深刻之处,也是其悲剧的感人之处。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阅读课文思考:作者通过哈姆莱特表达了什么思想? 因为他身遭变故,理想破灭,他想要复仇,然而任务是如此艰巨,对手是如此强大,他主观上反对暴力却又脱离群众,造成他在积极行动之中常常产生力不从心和失败的感觉,因而他的内心充满矛盾。通过他的独白,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恼、失望、苦闷、彷徨以及他对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在这里,哈姆莱特不是一个理想的说教者,不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传声筒,而是反映时代共性的典型的“这一个”,他有着丰富复杂、矛盾统一的性格内涵。4.结合剧本,思考哈姆莱特的性格为什么这么复杂。 观点一:科勒律治在《关于莎士比亚和其他戏剧家的讲演和注释》一书里说:“莎士比亚将这一角色放在必须当机立断、马上行动的环境里。哈姆莱特勇敢,对于死无所谓;但是他由于敏感而动摇,因为多思而拖延,在努力下决心的过程中失掉了(马上)行动的能力。”也就是说,他的感官与思考器官之间失掉了平衡,想得太多了,从而失掉了采取行动的力量。5.对于哈姆莱特这一角色,争议最多的是他迟迟不行动起来为父亲报仇的原因。你认为哈姆莱特行动迟缓的原因是什么? 观点二:哈姆莱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发现他面临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弑君篡位的问题,不能一刀将他叔父杀死了事。问题太复杂,太可怕了,他感到他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说哈姆莱特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比别人看得更远,认识更深刻。他的拖延并非由于想得太多,而是因为他看到了他的任务的复杂性。整顿乾坤一事使他犹豫起来,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由于缺乏处理这样的大事的胆识与能力,他踌躇了,以致造成了悲剧。 6.课文节选部分的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如何认识这一主要矛盾冲突?全剧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矛盾冲突产生、进行的。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也将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矛盾冲突放在主要矛盾冲突的位置上。戏中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矛盾冲突,以及哈姆莱特内心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矛盾冲突产生、展开的。这些矛盾冲突实际上是当时现实矛盾的真实反映。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社会过渡时期新、旧两种社会力量的较量。从表面来看,矛盾冲突在一对恋人之间展开,但表现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通过矛盾冲突塑造了一个内心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的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通过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当时黑暗现实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 7.本文的戏剧语言有哪些特点?①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表现哈姆莱特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在揭示他内心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词汇的丰富和生动。如哈姆莱特关于生死问题的著名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②运用人物之间强烈的对比性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激情、深沉与克劳狄斯的阴沉、邪恶,哈姆莱特的矛盾、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言都适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真可谓各如其人,各有个性。 ③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她说:“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 谢谢观看!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