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学设计 (3)
加入VIP免费下载

《窦娥冤》教学设计 (3)

ID:1161340

大小:4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2-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窦娥冤》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元杂剧的一些基本知识,概要了解关汉卿的主要代表作品和已知的生平简介,使学生在学完本课后能够独立借助注释阅读元杂剧的文本。2、在通读《窦娥冤》全文的基础之上,通过熟读课文、分析情节,带领学生探讨文章的抒情方式所包孕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和文学感悟能力。3、通过分析窦娥这一艺术形象,展开对窦娥之“冤”的深入研讨,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4、概要介绍关汉卿和其他杂剧作家的重要代表作,引导学生在课后做拓展性阅读。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和元杂剧有关的基本知识:元代文化、戏曲发展简史、作家作品、结构体制、人物角色、曲白科介等。2、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的戏剧冲突,并从中感受古代戏曲的叙事和抒情方式。3、通过思考和讨论,带领学生体会《窦娥冤》悲剧意蕴的精髓。教学难点:1、使学生理解剧中特有的抒情模式以及“问天”所体现的文化意义。2、使学生深入理解窦娥之“冤”在何处,培养他们的思辩能力。3、训练学生阅读中的必须坚守的“立场”问题,即阅读文学作品必须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连排),周四上午1、2节和下午1、2节教学用具:板书、PPT教学方法:1、导入课程,抓住“冤”字,以窦娥之“冤”何以“感天动地”的疑问作为研读课文的切入点。(大约3-5分钟)2、介绍和元杂剧相关的一些基本的文史常识,结合PPT 讲解并论述,为学生的学习扫清知识上的障碍。(大约20-25分钟)1、领读课文之后,以讲解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将对课文生僻知识点的串讲和情节进程的剖析同时开展。2、以讨论和讲述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对窦娥形象的解读,先后从“三桩誓愿”的抒情模式和“冤”的本质两个方面入手。3、为学生补充一些和关汉卿及其作品相关的文史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及内容:各位同学:大家早上(下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课,关汉卿的《窦娥冤》。(此处打开第一张PPT,并写板书。)在中国的历史上,蒙受冤屈的人很多。大家能够回想起哪些人呢?(学生列举出一些人名)。很好,有屈原、韩信等很多非常杰出的优秀人才。但是在中国古代,如果要问谁的冤屈最悲壮、谁的冤屈最惨烈,那恐怕首先得说咱们今天这篇课文里的女主人公——窦娥。前几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窦娥只是一个贫穷书生家的女儿,一个很早就死了丈夫的童养媳、小寡妇。但唯独她的冤屈,有着“感天动地”的震撼效果。(此处打开第二张PPT)有名的大学者王国维先生曾经评论它说:“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为什么一个平民百姓、弱小女子的冤案,竟能够“感天动地”,被看成“世界大悲剧”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开始对《窦娥冤》的学习。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计划分四个部分完成。首先,我要给大家介绍和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由于咱们是第一次学习中国古代戏曲,所以我们对背景知识的介绍要做得充分一些。接下来,我们一起串读课文,剖析课文的故事情节,同时解决课文当中一些比较生僻的知识点。然后,我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对窦娥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最后,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给大家补充一些拓展性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去做拓展性的阅读。好,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课本。(导入工作结束,大约4分钟)(此处写正板书:一、背景知识介绍:)《窦娥冤》是元代杂剧的一部杰出代表。杂剧是元朝最流行、也是成就最高的文学体裁。为了更好地把握元杂剧的艺术魅力,我们首先要回到元朝那个时代, 了解一下元朝的文化氛围。(此处打开第三张PPT)我们知道,元朝是哪个民族所建立的?(学生回答:蒙古族。)对,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大一统的中央政权。大家看,这就是元朝时期的中国版图。当时的中国疆域,向北直至现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向西越过多瑙河、小亚细亚半岛和两河流域,东到朝鲜半岛,南至今天的南中国海域,都被纳入了元朝的领土。这么大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可是空前绝后的。元朝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疆域呢?大家都知道,这是因为成吉思汗在立国之初实行了向外的侵略扩张政策。以对外扩张来拓展领土,这种进攻性、侵略性的行为,是不符合中国人传统的民族性格的。从古至今,中国的对外政策、国际形象,基本上都是温和、低调而内敛的。中国人并不是不需要在世界上的成就感,但我们所需要的,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是希望以我们泱泱大国的礼乐文明和道德气度,赢得世间万国对我们“中华上邦”的敬仰和羡慕,用孔子的话说叫“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此处写副板书),很像咱们今天常说的“和平崛起”。我们一直不喜欢那种实用的、掠夺的、占有式的侵略。但是元朝的统治者们,他们秉承的却是游牧民族的那种豪放、直率和主动进攻的气质,在元朝的开国之初就更是这样。和孔子那种“文德”的教化相比,我们看成吉思汗是这样教育他的子孙和属下的(此处打开第四张PPT):“天下地土宽广,河水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去扩大营盘,征服邦国”“男子之最大乐事,在于压服乱众,战胜敌人,夺取其所有的一切,骑其骏马,纳其美貌之妻妾”。元朝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它具有和以往不一样的文化,它也因此给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元杂剧,就是在这种不一样的文化当中被孕育和熏陶出来的。元杂剧,包括各种形式的古代戏曲——比如说杂剧产生以前,汉魏、唐宋时期的戏曲主要是(此处写副板书)百戏、戏弄、院本,明清时期的戏曲主要是传奇(比如下一课书《牡丹亭》就是传奇)——这些都是当时的通俗文学。(此处写副板书)什么是通俗文学呢?在今天,电影、电视连续剧、相声、小品、网络歌曲、畅销书······这些都是通俗文学的表现形式。元杂剧,就是元朝那个时候影响力最大的通俗文学。通俗文学的兴起,那就肯定来自作者和读者( 观众)这两方面的原因。话说白了,就是首先要有很多人去写戏,写出来之后有更多的人去看戏,看戏的人多也就促使写戏的人更多。在元朝,就是因为写戏的人和看戏的人都空前地增多,结果带来了杂剧的兴盛。为什么写戏的增多了呢?因为在元朝,蒙族政府并不十分重视文化的教育和思想的统一,科举考试一会儿进行,一会儿又废止,使得很多的知识分子既失去了实现“修齐治平”理想的机会,又失去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官僚体制作为他们工作和生活的保障。有一种“九儒十丐”的说法,是说元朝社会按照职业的贵贱把人分成十个等级,知识分子排在第九,乞丐排在第十。这样一来,他们的处境就很像那些“流浪作家”、“自由撰稿人”。他们当时有种称呼,叫“书会才人”(此处写副板书),现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学者,还管他们叫“游民知识分子”。(此处写副板书)他们开始和那些审美情趣比较俚俗的市井平民有了更多的接触,他们开始创作更多的作品(比如说戏曲、小说)去满足这些人的欣赏追求,来取得经济收入和文化上的地位。当时有一种说法,说(此处打开第五张PPT)“夫士惟不得用于世,则多致力于文字之间,以为不朽”。同时呢,他们也把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感慨和悲愤也融进了文学创作之中。这样一来,元杂剧就有了一个非常可观的作者群体。那为什么看戏的人多了呢?这是因为随着元朝社会是比较开放的,城市经济很发达,对外交往也比较活跃,随着社会环境逐渐变得稳定,城市居民有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享受的需要。元杂剧有很优美的戏词,很通俗的对白,很热闹的场面,正好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也和我们茶余饭后喜欢看电视剧、看文艺节目的习惯是很像的。写戏的人和看戏的人都大大地增多,演员这一行业也能取得很丰厚的收入,中国的戏曲艺术也就在这个时候走到了它的第一个高峰。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和我们刚才所说的元朝的那种“不一样”的文化有关。蒙古游牧民族的那种粗犷、直率、豪爽的性格气质,开始进入了我们的文化,也进入了元杂剧的文学气质当中。这样一来,我们在欣赏元杂剧剧本的时候,在感受它优美文辞的同时,还能品尝到一股和以往“温柔敦厚”的文学不同的一股“酥酪”味儿(此处写副板书),一种异乎以往的淋漓酣畅的美。新鲜血液的注入,也自然给这种新兴的文学体裁带来了相当大的活力。中国古代的戏曲发展到元朝,被广泛地称作“杂剧”。其实这个名词是在唐朝就有的。“杂”这个字,古代是这样写的(此处写副板书) ,它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五彩相会”,也就是许多种颜色、色彩交会在一起,非常绚丽、缤纷的样子。元杂剧曲词的优美、情节的生动以及人物的鲜活,为它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奠定了无可撼动的崇高地位,它是无愧于这个“杂”字的。现在我来给大家全面地介绍一下和元杂剧有关的基本常识。之前我给大家布置了这项预习作业,但没要求大家都做,不知有多少同学完成了?请你一边听讲,也自我检查一下,看看自己找得全不全。(此处打开第六张PPT)元杂剧的演出体例是“四折一楔子”。一“折”就好比是一“出”,也很像我们现代话剧里的“一幕”。一般来说,每一本杂剧都有四折,很像一部四幕的话剧。“楔子”有点像现代戏剧里的“序幕”或者“过场”,多数放在第一折之前或者第一、二折之间,它的篇幅一般相对短一些。《窦娥冤》也有“楔子”,它的楔子放在第一折之前。“四折一楔子”是大多数元杂剧都严格遵循的演出体例。比如《窦娥冤》、还有关汉卿写过的很多杂剧,就是标准的“四折一楔子”。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说,一部著名的杂剧《赵氏孤儿》就是五折一楔子,一部讲水浒故事的杂剧《李逵负荆》只有“四折”没有“楔子”,《西厢记》的体例更为特殊,它一共有“五本”,二十一折。(此处打开第七张PPT)在元杂剧的演出过程当中,人物的语言是用“唱”与“说”相结合的方式表现的。“唱”的内容叫做唱词,是一部戏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戏曲主要是用来唱的。那么具体来说怎么唱呢?我们刚才说一部杂剧有四折,具体在唱的时候每折都有一个宫调,每个宫调里面都包含有一套曲牌。比如说,我们看课文,宋体字第一行方括号里面的“正宫”就是《窦娥冤》第三折的宫调,下面依次的[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直到最后的[煞尾]都是曲牌。曲牌就类似我们刚学过的宋词里的词牌,决定一支曲子的节奏和音调。那什么是宫调呢?宫调用来决定这一折戏最基本的情感基调,什么样的情感基调就决定了选用什么样的曲牌。比如说,课文这一折戏的宫调是“正宫”,“正宫”的情感基调是“惆怅雄壮”,那么下面的曲牌,比如说“端正好”、“滚绣球”等等,都是用来表现“惆怅雄壮”这种感情的。在古代戏曲演出中,“宫调”的作用非常重要,就好比是我们现代音乐里的“G大调”、“b小调” 一样。元杂剧里面,最常见的几个宫调和它的主要情感基调,我给大家打在了投影仪上。“仙吕”的特点是“清新绵邈”,“南吕”的特点是“感叹伤悲”,“黄钟”的特点是“富贵缠绵”,“双调”的特点是“健捷激袅”。在《窦娥冤》的“四折一楔子”里,“楔子”的宫调是仙吕,四折的宫调分别是仙吕、南吕、正宫和双调。这些是关于“唱”的内容。除了“唱”之外,演员还要“说”。说的内容叫“宾白”,叫“宾白”意思是“处在辅助地位上的语言”,比如课文里面,课文中间的这些仿宋体的、圆括号外面的小字,就都是宾白。宾白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元杂剧里,全剧只能有一个角色来“唱”,其他的角色都只能用宾白来“说”。而且,没有了宾白,我们就很难明白故事的情节是怎么进展的。演员在场上,不仅有语言,还得有动作。演员的动作叫“科”或者“介”。比如说第49页,课文小字第二行,有“鼓三通、锣三下科”,意思就是演员做了“敲鼓三通、打锣三下”的动作。(此处打开第八张PPT)演员在演出时分成很多个角色,最主要的角色分为末、旦、净三类。末一般指男主角,旦一般指女主角,而净是花脸,一般是配角,并且大多是反面人物。全剧一般只能有一个角色来唱,由末来唱的叫“末本”,由旦来唱的叫“旦本”。大家来说,《窦娥冤》是末本还是旦本呢?(学生回答:旦本。)很好。另外,元杂剧里面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次要角色的名称,比如说课文里面出现了“卜儿”,是老婆婆、老太太的称谓;还有“孛老”是老翁、老头子的称谓;“邦老”是强盗的称谓等等。(此处打开第九张PPT)元杂剧演出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包括爱情婚姻啊、家庭伦理啊、民间传说啊、历史故事啊,非常多。元杂剧创作最优秀的作家,一般认为有四位,统称“元曲四大家”。这四位作家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关汉卿的代表作除了《窦娥冤》以外,还有《单刀会》、《望江亭》、《救风尘》等等。《单刀会》讲的就是三国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故事,《望江亭》、《救风尘》都是爱情婚姻剧。马致远的代表作《汉宫秋》,郑光祖的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的代表作《梧桐雨》、《墙头马上》,这些都是爱情婚姻剧。有的是喜剧,有的是悲剧。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我就不 一一介绍了。有时间的话,大家可以在课外把它们都找来看看。(此处打开第十张PPT)关汉卿号己斋叟,他的生平资料,现在留下来的很少。他具体的生卒年我们并不知道,可能大约生活在1225年到1300年。和很多优秀的文学家一样,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坎坷,但是他的性格是比较通脱、开朗的。他这样形容自己,“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他一生共创作杂剧67部,但是保存至今的只有18种。《窦娥冤》是什么时候写的呢?可能是关汉卿的晚年。因为,《窦娥冤》的末尾告诉我们窦娥的父亲做了“肃政廉访使”(此处写副板书),而在历史上,这一官职是在元世祖忽必烈在位的时候,也就是1291年之后才设立的,那时候关汉卿大概已经快七十岁了。这篇课文涉及的背景知识非常多,但时间关系我就只能介绍到这里了。现在我们开始分析这篇课文。请大家打开课本第49页,听我把课文领读一遍。请同学们跟着我默读,注音拿不准的地方,自己注上拼音。现在开始。(领读课文,大约3-4分钟)好,我把课文读了一遍,同学们还有没有刚才没听清楚、拿不准读音的地方?如果有,请你举手提问。现在,我们开始分析课文的篇章结构。(此处写正板书:二、篇章结构分析:)所有叙事性的文章,它的情节内容都可以大概分成四个部分,这我们在初中学过。大家记得是哪四个部分吗?(学生回答: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很好,就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这四个部分。课文节选的这《窦娥冤》第三折,虽然篇幅很短小,但也讲述了一个结构很完整的故事。因此,课文的故事情节也可以被分成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块。现在,大家一起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这篇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应该如何划分?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略等一分钟,请同学来回答。)很好,情节的开端部分是从开篇直到“滚绣球”结束,讲的是窦娥被押解到法场,对天地抒发自己的冤屈和愤怒;发展部分是从“刽子云”直到下一页的“鲍老儿”结束,也就是“负屈衔冤”的位置上,讲窦娥在刑场和婆婆诀别; 之后“三桩誓愿”的内容是全文的高潮;最后一段小字是故事的结局,窦娥被问斩,但同时她的誓愿也实现了。(此处打开第十一张PPT)在文章的开端部分,“滚绣球”这支曲子里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叫盗跖、一个叫颜渊。大家可以看注解。盗跖这个人物出现在《庄子》当中,他叫柳下跖,是当时有名的江洋大盗,但他却是贤哲柳下惠的弟弟。据说“盗亦有道”的话最早就是他说的。《庄子》里面虚构了一段盗跖和孔子的对话,很有意思,有时间大家可以去翻翻看。颜渊本名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因为他不仅学习最好,而且人品也最好。孔子说过,在他的学生里,德行首屈一指的就是颜渊。颜渊身体不好,死得很早,孔子在他死后说过“天丧予”,意思是“上天要杀死我啊”。这是里面提到的两个人物的出处。“滚绣球”的曲词,课文旁边有几句评价,大家一起来看下。这段曲词是整折戏里很出彩的一部分内容。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这段曲词是要求全文背诵的。它激昂强烈的情感特征是非常突出的。“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一开始就把感情宣泄的对象指向了日月、鬼神。这段曲词最突出的标志就是“问天地”。大家说,“滚绣球”里面一共有几次问天地?(学生思考后回答:两次。)第一次是?(学生: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第二次是?(学生:不分好歹何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非常好。两次问天,也就两次把感情推向了最高潮。;两次问天、两次高潮,哪一次气势更大呢?(学生回答:后一次。)为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听同学来回答)对,因为后面直接说出了“地”不配做“地”,“天”也不配做“天”,这也就从根本上、终极上对她的生活环境,还有她过去的精神信念提出了质疑和否定。所以是力度更强的。刚才说了,“滚绣球”一开始,就直接抒情,气势就很大。中间一句“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这是回到了自己的现实处境,也让感情得到了缓冲。在缓冲之后呢?下一句抒情:“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天也······”,把感情推向了更高的高潮。但是,抒情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我们看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学生说: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对,只落得两泪涟涟。又回到了现实处境,也让刚刚爬上顶峰的感情骤然坠落下来,这种感情的落差再一次产生了强大的震撼效果。 两次高潮、两次回落,这样抒情产生的效果是非常强烈的。这种表现手法我们管他叫“蓄势”(此处写副板书)。这种蓄势的抒情方式,是从中国古代诗歌当中获得的。(此处打开第十二张PPT)元朝有一位诗歌评论家,他叫杨载,他讲过律诗应该怎么做呢?首联,也就是第一联,“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一开始气要很盛;颔联,也就是第二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第二联的抒情要大体上跟上一联持平,不要太突出;第三联呢?我们看“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这一联要把笔锋一转,来一个极其强烈的抒情,让读者看了吃惊。最后一联呢?要“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复归于平和。整首律诗的抒情,就是一个“蓄势”的过程。比如我们看杜甫的《登高》就是这种抒情的方式。现在我们发现,关汉卿杂剧的抒情方式,和诗歌的表现手法非常相似,如出一辙,具有很浓厚的诗意。来,我们一起把“滚绣球”朗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体会这种感情下面我们来看情节的“发展”部分。这部分讲述了窦娥在刑场上和婆婆诀别,并向婆婆讲述了自己蒙受冤屈的经过。这部分的内容比较好理解,我就不多讲了。问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大家说,窦娥为什么要绕着法场走,不让婆婆看见呢?(学生回答:因为窦娥很善良)。对,因为她善良、孝顺,并且知道感恩。大家说得很好。(此处打开第十三张PPT)这部分内容里面,有一些很有特点的元杂剧的口语,大家留意一下。一处是“叨叨令”曲词的倒数第二行,“枉将他气杀也么哥”,里面的“也么哥”是一个蒙古的“酥酪味”十足的口语、感叹词,相当于我们现代汉语里的“啊”、“呀”。很有意思,当年我们学完这一课之后,好多人说话都爱用“也么哥”。但是大家注意,“也么哥”在戏词里是不能随便用的。它一般只在“叨叨令”的曲牌里才可以用,而且只要用就必须连用两次,象课文这样。还有一处,“快活三”的第一句,“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葫芦提”就是“稀里糊涂、不明不白的”,大家看注释8。《红楼梦》第4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也是“糊里糊涂”的意思。不过,这部分内容的最后一句话,也就是“鲍老儿”的最后一句话,“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负屈衔冤”很好理解,那么“没时没运”和“不明不暗”该怎么理解呢?窦娥说这句话有什么含意呢?这个问题请大家慢慢地琢磨一下 ,一会儿我们在理解窦娥这个人物的时候,将会用到这句话。现在我们来看情节的高潮,也就是“三桩誓愿”。三桩誓愿的内容,大家各自用四个字给我概括出来,分别是什么?第一桩誓愿:(学生:血溅白练);第二桩誓愿:(学生:六月飞雪);第三桩誓愿:(学生:亢旱三年)。(此处写副板书)你们说得非常好。那我问问大家,这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调换吗?(学生回答:不可以)为什么呢?谁来告诉我?(学生回答之后总结)这三桩誓愿,尽管都是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它们的顺序却是不能调换的。因为它首先符合自然的顺序。而且呢,它同时也符合了窦娥心理动机的顺序。“血溅白练”是反常的现象,窦娥希望以这种现象使得“皇天”对自己怎样?(学生回答。)对,就是想让“皇天”关注自己、知道自己的受冤蒙难。下面的“六月飞雪”呢,课文旁边的小字说“天地将为我窦娥送葬”,这说明什么?说明天地在知道了窦娥的冤情以后,感动流泪了。那么最后的“亢旱三年”呢?就是天地在查明真相、感动心灵之后,给她报仇了。先让皇天得知,再让皇天感动,最后让皇天为自己报仇,整个的顺序是符合我们的思维逻辑的。这部分内容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典故,就是“东海孝妇”。可以说,《窦娥冤》这部杂剧的创作灵感,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此处打开第十四张PPT,并作讲解:《汉书·于定国传》、《搜神记》等等)像《窦娥冤》这样的作品,它的情节脱胎于很久以前,跟它内容很相近的故事,我们管它叫“世代累积型”的作品。(此处写副板书)课文的高潮部分就是这“三桩誓愿”,这也是全文情感的最高潮、也是我们把握这篇课文的重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考虑这么一个问题,也就是课后练习的第四题,一起来讨论一下,文章的第一部分描写了窦娥对天地的指责和控诉,否定了天地对现实社会的主宰,在最后一部分中却又对天发下三桩誓愿,希望天地为她昭雪冤情,这是否有点前后矛盾?为什么?我现在问一下大家,你们都觉得这个问题矛盾吗?(根据学生的呼应情况来说下文。如果有人认为矛盾,则先请认为矛盾的同学来说理由。如果几乎都认为不矛盾,则任意请同学来说理由。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稍作总结,但暂不直接给出参考答案。) 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琢磨,在我们一会儿分析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还会有用。课文的结局部分就是最后一段小字,写窦娥被斩首,三桩誓愿也随之实现。这篇课文的篇章结构,以及里面包含的情节进程、抒情方式,我们都就都探讨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大家对窦娥这个人物是怎样理解的。(此处写正板书:三、人物形象分析)课文的题目叫“窦娥冤”。整部戏所讲述的也是窦娥蒙“冤”、受“冤”,最后终于被“伸冤”的经过。那么,我们把握窦娥这个人物形象,就可以从这个“冤”入手。理解了她的“冤”,就可以理解这个人物。(此处打开第十五张PPT)我给大家布置过一道思考题,请有时间的同学去考虑,这就是,你对窦娥的“冤”持什么态度,有什么疑问?你认为她“冤”在了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呢,我们应该结合《窦娥冤》的全本内容来看。有同学在预习时看完《窦娥冤》的全本了吗?看过了的同学请举手。很好。多数同学可能还没看过,我把窦娥冤全本的情节梗概给大家打到了投影仪上。楔子:贫穷书生窦天章因为没钱偿还蔡婆婆的高利贷,于是把七岁的亲生女儿窦娥送给了蔡家做童养媳。第一折:蔡婆婆在讨债时,险些被债户赛卢医勒死,结果被流氓张驴儿父子救下。张驴儿借机威逼蔡氏婆媳和他们父子成亲,窦娥坚决反抗。第二折:张驴儿欲毒死蔡婆婆,强占窦娥,不想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于是以此要挟窦娥。窦娥和他见官,不想贪官反将窦娥问成死罪。第四折:窦娥的父亲做了肃政廉访使,窦娥的冤魂前来告状,冤狱被昭雪。(此处打开第十六张PPT,展示《窦娥冤》全本梗概,大约3分钟)现在,请大家首先考虑一下,你们认为窦娥“冤”不冤?有没有同学认为窦娥不冤的?(学生回答:冤)好,现在我告诉大家,确实有人认为窦娥是不冤的,而且有很充分的理由。一起来看投影仪。(此处打开第十七张PPT)认为窦娥并不“冤”的人,是北京大学法学院一位非常有名的学者。他从法律研究的角度,写了这篇论文,得出了他的这个结论。论文写得很长,我把他最主要的观点提炼出来,展示给了大家:1、官员对窦娥的判决是合乎情理的,因为符合法律审判的程序。 1、因为被毒死的是张驴儿的父亲,所以张驴儿说的话比窦娥可信。2、当时的科学技术不发达,官员没有条件找到更可靠的证据,因此刑讯逼供的做法虽然不妥,但也是难免的。这些内容,就是这位学者认为窦娥不冤的依据。你们同意他的这些观点吗?如果不同意的话,你们看看怎样批驳他?咱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发言之后,总结。)大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批驳了这种说法,其实最关键的,是阅读的立场问题。我们读书、我们写文章或者评价一个事物,立场的问题是很重要的。所谓“立场”就是你站在谁的一边,你在替谁说话。过去,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好像特别重视“立场”,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这位学者的观点,尽管很有道理,但是他的立场是有问题的。他是站在统治者、执法者的立场上说话,而没有考虑窦娥,没有考虑一个被剥夺了说话权力的弱小者的处境。这种立场和关汉卿的立场也是不一致的。关汉卿创作这部杂剧,他是站在窦娥的立场上,站在弱者的立场上替他们说话、鸣冤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站在一个适当的立场上,去思考作品和它里面人物的命运。一般来说,我们应该试图让自己的立场和作者的立场相近,因为大多数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都坚持了一个同情弱者、悲天悯人的那种人道主义的立场。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类似这种出现立场问题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说,上个世纪80年代,俄罗斯的电视连续剧《安娜·卡列宁娜》在央视一套播出,但是很多人反对播它。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认为,安娜·卡列宁娜水性杨花、背叛家庭,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反动形象;而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呢,奉公守法、规矩正派,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优秀公务员;这样一来,这部作品宣扬了资产阶级见异思迁的婚姻思想。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阅读立场出现了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你最基本的立场应该是人道的、健康的、同情弱者的,否则也就背离了文学欣赏、文学研究的基本意义。现在,窦娥“冤”还是“不冤”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窦娥肯定是“冤”的,她没有毒死张驴儿的父亲,结果被屈打成招,判了死罪,用原文说就是“委实的冤情不浅”。这是原著给我们交代的事实。窦娥的“冤”,究竟有没有来自她自己的原因呢?我提示大家一下, 刚才我们分析课文情节的时候,曾经让大家考虑过这句话的含义,就是“鲍老儿”的最后一句,“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尤其是,你怎么理解“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这两个词?把这个问题考虑清楚,对我们考虑窦娥为什么“冤”,以及窦娥这个形象,都特别有帮助。现在我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窦娥“没时没运、不明不暗”,造成了她的“负屈衔冤”呢?(学生讨论之后,请同学发言。)对于这个问题呢,我们还是要结合《窦娥冤》的全本来回答。我们要知道,窦娥是一个寡妇,十七岁就死了丈夫,开始守寡。大家注意,窦娥的守寡并不是由于被什么强大力量迫使,而是出自窦娥心中坚定的道德信念,也就是“守节”的道德观。我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呢?是有的,在《窦娥冤》第一折的末尾,当时张驴儿强迫蔡婆婆和窦娥嫁给她们父子,蔡婆婆已经屈服了,但是窦娥还在坚持反抗。(此处打开第十八张PPT)[仙吕][赚煞]我想这妇人每休信那男人口,婆婆也,怕没的贞心儿自守,到今日招着个村老子,领着个半死囚。则被你坑杀人燕侣莺俦。婆婆也,你岂不知羞!俺公公撞俯冲州,揣的铜斗儿家缘百事有,想着俺公公置就,怎忍教张驴儿情受?兀的不是俺没丈夫的妇女下场头。“守节”观念,是一种道德观。道德是怎么才具有的呢?应该是社会教给人的,因为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法律也是社会对人的一种约束和保障。道德和法律,都得通过一种对群体的、公共的约束力量,才能发挥作用。不同的是,法律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起作用,而道德呢,主要通过社会的公信力起作用。什么是公信力呢?就是要让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自发地觉得,我应该这么做,不这样做就是不对的。所以孔子说过,如果只用法律和刑罚来治理国家,那么只能让老百姓侥幸躲过惩罚而并不懂得廉耻;但是如果用道德和礼仪来统治的话,情况就好多了。这是因为,孔子觉得,道德的公信力要比法律的强制力更为有效。“守节”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道德,它在窦娥的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重要的作用在于,她不仅自己坚持这么做,而且认为,社会上其他的人也都会这么做,而且支持她这么做。这也就是在张驴儿毒死父亲之后,窦娥为什么那么坚定地要去见官。她坚信 官府会为她主持正义。但是,事实完全不像她想象的那样,“守节”的道德观,甚至包括一切道德观,都是失去了公信力的。没有人坚守它们,甚至没有人尊重它们。蔡婆婆就没有像窦娥那么坚定的守节,张驴儿这样的无赖更是敢恣意胡来,本该主持正义的官府呢,也一样玩弄法规、欺凌弱小。这就说明,在当时的那个社会里,道德是名存实亡的。而窦娥并不明白这一点。她是用一个已经失去公信力、震慑力的道德底线,和一个无视道德存在、抛弃了道德底线的社会抗争。这样一来,她的悲剧命运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窦娥的“冤”,就在于这种“不明不暗”,这是一种固执,也可以说是一种糊涂,这就是窦娥的悲剧。有了这种认识,我们也能回答课后练习的第四题。“滚绣球”的哭天抢地和末尾的“三桩誓愿”是不矛盾的。尽管窦娥认清了天和地是“怕硬欺软”的,但临终还是相信“皇天也肯遂人愿”。这说明,坚信道德力量能够撼动一切的这种观念,已经彻底地印在了窦娥的心理,即使在她发现了道德的脆弱性之后也无法改变。她是完全彻底地把坚守道德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哪怕临死也还是这样。这其实是一个很可悲的悲剧。这种观念,也是被中国的社会、中国的文化所造就,至今也还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还可以很多思想先进的叛逆者,比如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尽管他们都曾经是鞭挞传统道德、文化的猛将,但他们到了晚年都在向传统的文化和道德回归,还是把传统道德、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最终的精神支柱。我们的文化和道德观念,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样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真是一个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这也确实是《窦娥冤》留给我们的思索。结束语:《窦娥冤》是元杂剧里的经典。元杂剧在中国的戏曲文学史上取得了难得的辉煌地位,但是,“四折一楔子”、只能一人主唱这些要求过高的艺术形式制约了它的生命力,很多丰富的情节都很难在杂剧里面表现出来。结果,元杂剧就慢慢地衰落了,它在戏曲文学上的地位逐渐被传奇所取代。这也是一种很必然的现象,就和今天我们的相声远远不如小品那样广受欢迎,慢慢走向下坡路是一样的。其实,元明清时期有很多的戏曲和小说,都包含了这些很深厚的思想,需要我们去细细品读。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不管怎样它们都还是通俗文学,是娱乐性的作品。如果我们刻意地抱着“挖掘思想” 的意识去读它们的话,恐怕也要读歪了。而如果总是囫囵吞枣、不加琢磨,又会没有收获。这需要我们平时多加阅读,逐渐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培养学术的眼光,而不要去长一个学术的头脑。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