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学设计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窦娥冤》教学设计 (2)

ID:1161336

大小:3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窦娥冤教学目标1.了解元杂剧的有关常识。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弄清杂剧内容。3.理解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概括杂剧的主题。4.分析体会元杂剧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2对[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教学方法赏读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国古代,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事情的结局都让人觉得凄凉悲惨,但人们都会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加在他们的身上,比如梁山泊与祝英台,虽生不能在一起,但人们让他们死后双双化蝶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刘兰芝和焦仲卿虽被逼而死,但两坟相依,两树相连,也是人们对他们的美好祝福吧!今天我们又将看到一个凄惨悲痛的富有浪漫气息的古冤案——《窦娥冤》。二、元杂剧与关汉卿:(一)元杂剧的体制(PPT)元杂剧是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前面有一个“楔子”)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②角色:杂剧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主角称正旦,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lái)儿(小厮)等。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每一折戏,必须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指“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二)作者关汉卿(见课下注释)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作之一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关汉卿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8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剧目流传很广。三、分角色朗读课文(PPT)四、介绍《窦娥冤》全本的情节;节选部分中,窦娥先后做了哪些事?课文可分为几场?赴法场怨天(指斥天地)见蔡婆遗嘱(告别婆婆)在刑场誓愿(发下三桩誓愿)五、布置作业:1、预习:熟读“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2、通读节选部分,掌握字词。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元杂剧的有关知识、节选部分情节结构二、阅读欣赏第一场戏1、指名朗读开场的舞台提示(科介)问题:这段科白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明确:一开幕刽子手摇旗提刀,监斩官厉声吆喝,再配上缓慢沉闷的锣鼓声,舞台一片阴森紧张的氛围。窦娥披枷戴锁登场,呼天抢地的悲诉怒斥,更加重了悲剧气氛。答:描写了押解死囚的情景。渲染了一种肃杀可怕的气氛。2、阅读“端正好”这支曲子:(1)指名朗读;说出曲子大意。问题:这曲子中,窦娥主要诉说了什么?明确:窦娥主要诉说了自己莫名其妙受到了惩罚,冤屈可以动地惊天。窦娥由“屈”而“怨”,自然地引出了下支曲子。(2)词语玩味:关汉卿的戏曲语言号称“本色、当行”你觉得这支曲子里哪些词汇用得好?问题:“没来由”为什么不写成“莫须有”?明确:这三个字更贴近窦娥的身份,虽是口头白话,但比“莫须有”之类的文人白话更能突出窦娥的大屈大冤,更符合人物的身份。“没来由”对于窦娥是清白无辜,对于官府,实际讽刺,诬陷可以得逞,王法,还有什么尊严?问题:不提防:窦娥纵然再小心再谨慎,也难以提防歹人的暗箭中伤,可见世道的险恶。问题:窦娥为什么要“动地惊天”,天地鬼神在封建社会人们的心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戏文后面有没有“动地惊天”?窦娥自知在人间已没有可以伸冤处,希冀天地能感应,还自己一个清白。弱者的无奈,反映出了人间的黑暗,“动地惊天”可说是戏文之眼,也会后面的三桩誓愿的实现埋下伏笔。(3)小结:窦娥的“鸣冤“不是哀婉的哭泣,起句便发起了对黑暗势力的冲击,有动地惊天的舞台效果,创制了一种特有的气氛——愤胜于悲,悲中透出不屈和刚烈。“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这是窦娥在临遭极刑前的最真实的心理活动,这种活动,不单是一个弱女子的恐怖心理,更包含着巨大的悲痛,不甘蒙冤受屈的多种情愫,让观众心中更有一种复杂的伤痛心绪。3、阅读“滚绣球”教师范读这支曲子。 (1)问题:这支曲子的各句依次写了什么内容?试理清此曲中窦娥的情绪变化过程。明确:窦娥先前也是认为世间自有鬼神主持公道,但悲惨的遭遇让她不禁对天地鬼神产生了怀疑,而后愤怒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阶级的对立,对天地鬼神大胆地彻底否定。但封建社会的一句弱女子,又能如何呢?窦娥的天大冤屈,怨恨,也只能转化一声悲泣。即:传统观念→怀疑质问→揭露黑暗→彻底否定→一声悲泣重点理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2)问题: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屈判成杀人死罪的,在《滚绣球》中为何要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猛烈的谴责呢?天和地实际指的是什么?在封建社会里,人民不仅受到封建政权的压迫,还要受到神权的严重束缚。按世俗的观念,天地鬼神是明察世间是非,主持人间公道的。封建官吏为了愚弄人民,也往往以青天自喻。受封建神权思想的严重影响,窦娥一直认为天地鬼神能为她主持公道;当张驴儿把谋害人命的罪名强加于其身时,她仍相信官府能主持正义,惩恶扬善。只是在黑暗而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才逐步觉醒起来,并终于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本来面目。在《滚绣球》一曲中,她强烈抨击天地鬼神清浊不分,是非混淆,致使善良横遭杀戮,恶人得以横行。她对神权的大胆怀疑与谴责,实质上也就是对封建官府、对现实社会的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窦娥敢于怒目青天,顿斥大地,对之进行愤怒斥责。从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激烈言辞中,我们可以看到窦娥初步而又朴素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也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窦娥的反抗性格中正闪烁着关汉卿思想的光辉。三、阅读第二场1、指名朗读“倘绣才”;问题:窦娥为何哀告走后街?明确:“怕则怕被我婆婆见”、“枉将他气杀也么哥”,说明她怕走后街是怕被她婆婆见到后让婆婆伤心。2、问题讨论:这一情节表现了窦娥具有哪些精神品质?对揭示主题有何作用?明确:这一情节表现了窦娥温顺善良的一面,使窦娥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突出了窦娥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黑暗,现实的残酷。另外,这一情节也激起了人们对窦娥的深切同情。3、问题:(1)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是出于怎样的思想感情? 有什么作用?(提示:这个问题可从这几方面考虑。)①这正是体现窦娥难以舍别婆婆,表现了她对婆婆的挂念;②安排婆婆做这些事,是让婆婆有所寄托,以免婆婆孤独痛苦或生轻生之念;③可以增强悲剧气氛;④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祭奠黑发人,更加突出社会黑暗,无公道可言。(2)问题: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有什么作用?纵观全剧,作家在刻画窦娥反抗性格的同时,也注意逐一展现人物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侧面:大堂之上,酷刑之下,为使婆婆免遭毒打,她甘愿牺牲自己,屈招了药杀公公的死罪;这折戏中写她赴刑场时,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节,可见其性格的善良——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试想一个乎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困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4、窦娥说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这话怎样理解?窦娥冤在哪里?提示:窦娥是一个寡妇,十七岁就死了丈夫,开始守寡。大家注意,窦娥的守寡并不是由于被什么强大力量迫使,而是出自窦娥心中坚定的道德信念,也就是“守节”的道德观。我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呢?是有的,在《窦娥冤》第一折的末尾,当时张驴儿强迫蔡婆婆和窦娥嫁给她们父子,蔡婆婆已经屈服了,但是窦娥还在坚持反抗。“守节”观念,是一种道德观。道德是怎么才具有的呢?应该是社会教给人的,因为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法律也是社会对人的一种约束和保障。道德和法律,都得通过一种对群体的、公共的约束力量,才能发挥作用。不同的是,法律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起作用,而道德呢,主要通过社会的公信力起作用。什么是公信力呢?就是要让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自发地觉得,我应该这么做,不这样做就是不对的。所以孔子说过,如果只用法律和刑罚来治理国家,那么只能让老百姓侥幸躲过惩罚而并不懂得廉耻;但是如果用道德和礼仪来统治的话,情况就好多了。这是因为,孔子觉得,道德的公信力要比法律的强制力更为有效。“守节” 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道德,它在窦娥的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重要的作用在于,她不仅自己坚持这么做,而且认为,社会上其他的人也都会这么做,而且支持她这么做。这也就是在张驴儿毒死父亲之后,窦娥为什么那么坚定地要去见官。她坚信官府会为她主持正义。但是,事实完全不像她想象的那样,“守节”的道德观,甚至包括一切道德观,都是失去了公信力的。没有人坚守它们,甚至没有人尊重它们。蔡婆婆就没有像窦娥那么坚定的守节,张驴儿这样的无赖更是敢恣意胡来,本该主持正义的官府呢,也一样玩弄法规、欺凌弱小。这就说明,在当时的那个社会里,道德是名存实亡的。而窦娥并不明白这一点。她是用一个已经失去公信力、震慑力的道德底线,和一个无视道德存在、抛弃了道德底线的社会抗争。这样一来,她的悲剧命运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窦娥的“冤”,就在于这种“不明不暗”,这是一种固执,也可以说是一种糊涂,这就是窦娥的悲剧。5、简析艺术手法:这场戏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悬念:哀告走后街巧合:怕见婆婆偏偏遇见婆婆曲白相生:说白与唱词相互补充。三、阅读第三场戏1、问题:窦娥的三桩誓愿分别是哪三桩?其实质分别是什么?三桩誓愿之间有没有层次可言?明确:血溅白练——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六月飞雪——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三年干旱——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这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坚决反抗,是她反抗性格的顶点,也是全剧高潮。2、问题:窦娥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的音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窦娥临刑时发下三桩奇愿,从内容上看,一愿比一愿深刻而强烈。这不仅要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而且要感天动地,让人们都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每有口难言”。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它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争到头,竞到底” 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超乎自然之上的感动天地的力量。三桩奇愿也是作家社会、政治观点和美好理想的形象体现。作者运用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于想象,借助于天地震惊、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的事在艺术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这样的安排和处理,虽违背事物的常见原理,却又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却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3、问题: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却又在最后发下三大奇愿,要感天动地来显示冤情?这是否是矛盾的?至于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正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一种反映。一方面关汉卿关心民生,洞察现实,通过窦娥指斥天地、发下三愿、愿愿应验等情节表明自己对封建官吏的憎恨,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反映人民仇视封建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剧作家,他尽管关心人民的疾苦,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却又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出路,所以最终还是让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这也反映了作家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当然,上天被窦娥感动,也说明窦娥冤大恨深。四、问题:《窦娥冤》第三折情节结构有何特点?本折戏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窦娥谴责天地鬼神,第二部分是窦娥与婆婆诀别,第三部分是窦娥发下三大奇愿。这三部分有张有弛,疏密相间,富有鲜明的艺术节奏。一开幕刽子手摇旗提刀,监斩官厉声吆喝,再配上缓慢沉闷的锣鼓声,舞台一片阴森紧张的氛围。窦娥披枷戴锁登场,呼天抢地的悲诉怒斥,更加重了悲剧气氛。眼看窦娥就要成为刀下之鬼,观众的心绷得紧紧的。然后作者却宕开一笔,转人第二部分婆媳诀别。窦娥哀怨低回的身世之叹与第一部分高亢激昂的斗争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她内心世界的另一面,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剧情发展明显有一顿,形成一张一弛的戏剧波澜。这一“弛”为下一“张”蓄势,从而转入全剧的高潮,真是跌宕多姿,匠心独运,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课堂小结:前两场戏中,窦娥的感情由屈而怨,由怨到悲,初步展示了她的反抗精神,她温顺善良的品格。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对她命运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尤其是最后三桩誓愿,更是窦娥个性的最高展现,是全剧最震撼人心的地方。五、布置作业:熟读“端正好”与“滚绣球”二曲。第三课时一、组织学生探究式阅读出示投影: 明传奇《金锁记》由《窦娥冤》改编而成,对原剧中的人物和情节都做了一些改动,原剧中窦娥的丈夫蔡昌宗在《金锁记》中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的途中,在渡过黄河的时候不幸落水,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并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问题:你喜欢明传奇《金锁记》的改动吗?点拨:(1)这个团圆的结局符合了中国读者的期待心理。因为生活的美满是每个人的向往与追求。(2)如此一改,虽然符合了人们的愿望,却削弱了原剧的战斗性,流于一般的戏曲大团圆结局的俗套。这样改,说明叶老先生并没有读懂原剧的意思,或者是想有意篡改原意,拍封建统治者的马屁,把一出控诉封建统治者迫害无辜百姓的悲剧,蜕变成一出歌颂神明、歌颂清官的庸俗喜剧。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