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ppt课件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归园田居ppt课件 (2)

ID:1159752

大小:7.02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2-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 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我们遗失的故园——陶渊明·《归园田居》1 陶渊明又名:字:自号:谥号:(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挚,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开创诗一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潜元亮五柳先生靖节先生东晋———田园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2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草,芳草凄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看图猜文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看图猜诗句4 陶诗的“人性之光”不沉迷物欲,崇尚精神。不摧眉折腰,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坚守本性。5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适:适应,迎合。韵:气质,本性。羁鸟:笼中鸟。拙:愚拙。荫:遮盖。暧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墟:集市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归园田居适:适应,迎合。韵:气质,本性。羁鸟:笼中鸟。拙:愚拙。荫:遮盖。暧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墟:村落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jī)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zhuō)归园田。方宅十余亩(mǔ),草屋八九间。榆柳荫(yìn)后檐,桃李罗堂前。暧(ài)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fèi)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fán)笼里,复得返自然。66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7 请用原文回答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8内容探究8 官场生活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尘网、樊笼比喻什么?91、从何而归?9 102、为何而归?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10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1)比喻和拟人。(2)诗人以“羁鸟”和“池鱼”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之情。1111 3、归向何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1212 4、归去如何?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313 诗人在描写田园生活情景时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优美、宁静、和谐14 “归园田居”这个标题告诉了我们那些信息?题眼是那个字?思考归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探究、合作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把农村中最常见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近景远景静动有声衬无声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白描15 地几亩,屋几间,树几株,花几种,远村近烟何色,鸡鸣狗吠何处,琐屑详数,语俗而意雅。恰见去忙就闲,一一欣快。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黄文焕《陶诗析义》16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17 18归去后最能表现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情的是哪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8 归恋厌弃田园: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官场:尘网樊笼宁静、优美、和谐归园田居恋归黑暗1919 ①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②穷巷:偏僻的里巷。鞅(yāng央):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车马。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③白日:白天。荆扉:柴门。尘想:世俗的观念。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④时复:有时又。曲:隐僻的地方。墟曲:乡野。披:拨开。这两句是说有时拨开草莱去和村里人来往。⑤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但道:只说。这句和下句是说和村里人见面时不谈官场的事,只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⑥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⑦霰(xiàn现):小雪粒。莽:草。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来临,使桑麻如同草莽一样凋零。其中也应该含有在屡经战乱的柴桑农村还可能有风险。20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21 ⑴在本诗中,诗人表达了乡村生活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⑵先是从正面写“静”。乡村的偏僻,极少应酬,虚掩的柴门,幽静的居室,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与纯朴的乡邻们披草来往,共话桑麻,不是世俗的“人事”;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 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22 我们是一群漂泊无依的人……2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