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说课大赛一等奖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归园田居其一》说课大赛一等奖课件

ID:1159734

大小:469.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2-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归园田居陶渊明 说教材:《归园田居(其一)》必修二《诗三首》中的一首诗,这三首古诗分别为汉末古诗和魏晋古诗,它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唐诗奠定了基础。本诗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诗。诗歌是诗人真情实感的咏唱,是心灵对现实的应答,描述了作者由官场回归农村以后赏心悦目的田园生活及其乐趣,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说学情: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对陶渊明已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语言朴素、简洁,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诗句的大意,但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所谓“知人论世”,这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2、能力目标:通过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分析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淡泊宁静的人生志趣。 【教学重、难点】:1、提炼能体现陶渊明人生志趣的重点诗句诵读、品味。2、通过层层分析诗歌内容,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3、理解作者辞官归田,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学习其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正确看待归隐。 【课时安排】:1课时 说教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探究法。只有反复诵读,学生才能理解诗歌的美,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参与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见解。所以,我会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答案。当然,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会适当地予以点拨。教学上我采取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让他们更容易走进诗歌,走进诗人,去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说学法: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取诵读,讨论赏析,背诵的步骤来一步步地走进诗歌,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导入部分:如果大家走入社会,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做大官,有名有利;二是做农民,平平淡淡。你愿意选择哪条路?(由学生自由发言之后引出陶渊明的选择。这样既扣准了陶渊明田园诗中所寄托的人生理想,又能体现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精神,引发学生兴趣,从而导入诗歌。) 作者简介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字元亮,晚年又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故世称靖节先生,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在39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诵读:一、学生齐读二、教师范读、校正字音三、再次齐读,加深印象 师生课堂互动分析诗歌内容突破重点难点 “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思考归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用诗中的字眼或诗句来解决这些问题。并派小组代表发言,都能解决的问题,少讲,不能解决的提交全班讨论,老师只起引导作用。) 从何而归?官场尘网.樊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羁鸟.池鱼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诗中还有哪些词语能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久在园田旧林.故渊 (用原文的诗句回答)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尘网、樊笼园田找出本诗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自然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去后--心情舒爽,愉快!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主旨) 探究:你是否赞同陶渊明面对人生的态度?为什么?(此题目的设置旨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观点认识,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布置作业:背诵课文,进一步感知诗人的思想感情。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