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之美》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雕塑之美》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

ID:1159217

大小:30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雕塑之美》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郑州市中原区航海西路小学李东宇一、学习目标设置(一)目标分解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通过认真对比试验版和2011版课标发现,修订后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中强调了在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的基础上增加了“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的目标要求和“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学习过程提醒,反映了对美术的文化特质的特别关注,在学生感受、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上体现出了递进的梯度。2基于标准的教材分析:《雕塑之美》一课取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十册教科书中第十六课,本课内容属“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以雕塑的“美”为主线,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了解“雕塑”这种造型艺术。学生通过学习欣赏、分析雕塑作品知道雕塑在改造环境、调节气氛、抒发情感、增进交流、扩大影响等诸多方面,起到了其他艺术方式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所以我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搜集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雕塑作品,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基于学情的调查:第三学段的学生年龄在10――12岁,随着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和自我批评意识的萌芽,使得他们开始关注作品中更多的符号意义和特征,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目标对于分析美术作品中特定的造型语言和形式特点作出要求。所以,在教学之前,先对71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项目见过雕塑能够准确说出雕塑作品了解雕塑的分类了解雕塑这种艺术形式人数69210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二)学习目标表达1通过对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观察、对比,简单介绍雕塑这种造型艺术的特点。2通过欣赏、合作探究雕塑的艺术语言、审美特点、分类、材质和认识雕塑家等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用简单的美术语言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3能用动作模仿雕塑艺术形式进行静态的行为艺术表演,认识到雕塑作品对人类生存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尊重世界多元文化。(三)评价方式的设置:目标1:交流式评价3 目标2:交流式评价、表现性评价目标3:表现性评价、交流式评价二、学习过程设置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评价标准提示学习环节学习活动目标1创设情境,激发生活的情问题一:你找到了哪些雕塑作品(实物或图片),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它与绘画作品有哪些不同之处呢?你认为什么是雕塑?能辨别雕塑与绘画不同之处,能用简单的美术语言总结雕塑的概念。学生了解、触摸雕塑作品,并总结雕塑概念。教师提炼概念。问题二:把组内小伙伴收集到的雕塑作品放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你们认为雕塑作品可以分为哪几类?能用简单的美术语言描述雕塑的分类圆雕、浮雕的概念。借助两件不同雕塑作品,在师生互动中发现总结雕塑的分类及概念。目标2实践体验,感受雕塑的美问题三:猜猜这些雕塑是用什么材料制的?能够识别2-3种不同的材质。学生讨论、比较等方式,辨别不同材质。教师提炼美术知识。问题四:欣赏书中雕塑作品,你是怎样区别古代雕塑和现代雕塑的?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对雕塑作品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学生合作、探究以小组的形式展示交流研究成果。教师适时给予关键性的点拨,或对学生的意见作出补充。问题五:书中出示的这么多雕塑作品。你能看出哪些是中国的,哪些是外国的?为什么?并说一说你都认识哪些雕塑家?能够运用美术术语对中外雕塑作品的不同风格加以分析。认识2—3名雕塑家。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主动搜集、了解中外雕塑作品极重要美术家信息。教师提炼美术知识。目标3共同参与,体验雕塑的趣问题六:如何用肢体语言模仿雕塑艺术形式进行静态的行为艺术表演?能够用美术语言互评、自评活体雕塑。学生集体创作活体雕塑。教师参与辅导。问题七:谈一谈雕塑作品对美化环境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能够用美术语言表达对雕塑作品感受与理解。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提高。教师总结。3 三、作业设计:在学校、社区、城市中选一座你最感兴趣的雕塑艺术品,把它拍成照片或进行写生,然后在下一节课时和同学交流一下心得,并把你对这件作品的分析写在作业下。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