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丽的大公鸡》美术课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艳丽的大公鸡》美术课教学设计

ID:1158158

大小: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6-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艳丽的大公鸡》美术课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冷暖色对比,使学生感受到冷暖色同时运用所带给人们艳丽,热烈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使画面产生的特别艺术效果。2.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教学难点:冷暖色在创作中的运用。教学用具:课件,图片,色相环。学生用具:图片,油画棒,(或水彩笔,水粉),图画纸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教师用亲切的语气向同学问好:Goodmorning.classes!学生向教师问好:Goodmorningteacher!二.导入新课:师:今天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说数字,你们来说出数字所对应的属相,看看谁的反应最快?生:(准备做游戏)师:3生:虎师:10生:鸡师:太棒了,同学没的反映能力都很棒,那么老师送给大家一份礼物。师:出示两幅学生作品(课件展示)师提问:这样的作品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生1:以橙色为主的作品使人感觉温暖。生2:以蓝色为主的作品给人感觉寒冷。师:同学们真棒,如果我们将冷暖色同时放在一个画面里,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冷暖色,并且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画艳丽的大公鸡。师出示板书:《艳丽的大公鸡》3 三.教授新课师:现在老师问一个小问题:颜色为什么会有冷暖?生:冷暖色是把温度的感觉同色彩的感觉联系在一起,是视觉和心理相互体验,相互关连的一种感受。师:现在我将出示一个色相环,我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研究2个问题。1.哪些颜色是冷色?哪些颜色是暖色?2.冷暖色在色相环上的分布有什么规律。生1:红,橙,黄使人温暖为暖色。蓝,蓝绿,蓝紫使人寒冷为冷色。生2:暖色和冷色在变化上由深至浅,或由浅至深。师:我想找一名同学把大家的服饰分为冷暖两部分。生进行分类师出示作品(课件展示)师:老师出示了几幅艳丽的大公鸡的图片,请同学仔细观察,作品中哪些颜色为暖,哪些颜色为冷?哪些颜色用的有规律?生回答问题:鸡关子为暖,羽毛为冷暖搭配。四.提出质疑师:如果你来创作一幅艳丽的大公鸡的画,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生:怎样构图,色彩的搭配,冷暖色衔接等问题师:我们来共同解决吧!生:学生作业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就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只艳丽的大公鸡。生作业,师指导。六.展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生之间就如何运用冷暖色使画面更好看进行相互交流,拓展思路。师:我们最后来欣赏大师凡高的代表作《向日葵》等,我希望学生课后能够继续探索学习色彩知识。课后反思:教师之所以被称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因为它的性质决定的,教师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讲授,传道……所以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近日,全市都在进行教研活动,组内老师要3 求我是一节以色彩冷暖色为主的教研课,思前想后,本书中第十四课《艳丽的大公鸡》正是以冷暖色相结合为主的课程,通过这节教研课使自己更加认识到上课的重要性和上好课的必要性。我现在就对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作如下总结: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情趣。“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催化剂,所以在课堂上教师都会想尽一切方法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故事,猜谜语等。我则运用了考验学生反应能力的小游戏,使得课堂气氛很热烈。学生在抢答的兴奋中了解本课的内容。本节课的第二个催化剂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它即直观,生动,又能将知识展示给所有人,本节课我创作了生情并茂的大公鸡形象,以及大公鸡活动的动画,使学生更加关注本课的主人公,这也是本节课最让听者赞叹之处。二.循序渐进,增强学生对色彩知识的记忆。教师在讲课时很想一下子把学生应会的知识及时传授,学生及时消化,这就使得有些学生当堂听完,下课就忘到九霄云外了,本节课,我设置了几道题。如:色彩为什么会有冷暖,什么颜色为暖,什么颜色为冷,冷、暖在搭配上有什么规律等。循序渐进的问题就使得学生像剥洋葱皮一样,一层层的顺利关系,从而把知识记得更加牢固。三.因地置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各方面都相同的两个学生。遗传,环境,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不同。所以,在本节课我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把能力不同的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学习。结果就是,能力差的学生本课的知识点以掌握,并且能独立完成作品;能力强的学生在掌握本课重点的基础上,突破难点,发挥超长,作品更上一层楼。在看到优点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不足:1.作为新老师,在教学中对课堂的掌控还有待提高;教态还不够亲切,还是有一种以教师的身份讲课,而不是以相互学习的身份授课。2.学生在评价作品时,还存在只说自己好,不说别人优的情况,应该提醒学生做到正确的进行评价。学生的每一张笑脸,每一份作品都深深的牵动着我的心,没有高素质,高水平的老师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改的促动下,我决心勤思考,勤动手,把教育事业发展的更好,使学生在人生中给出一幅幅优秀的作品。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