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爱的生命乐章3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5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爱的生命乐章3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5

ID:1156819

大小:768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2-06-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3 孔雀东南飞(并序)[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自缢(yì) 箜篌(kōnɡ)(hóu)槌床(chuí)伶俜(línɡ)(pīnɡ)葳蕤(wēi)(ruí)明月珰(dānɡ)玳瑁(dài)(mào)纨素(wán)拊掌(fǔ)窈窕(yǎo)(tiǎo)龙子幡(fān)蹑履(niè)赍钱(jī)踯躅(zhí)(zhú)鲑珍(xié)晻晻(yǎn)鹄舫(hú)(fǎnɡ)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终老不复取(“取”通“娶”)2.吾今且报府(“报”通“赴”)3.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匣盒)4.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软而结实)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实词(1)意①何意致不厚(动词,料到)②吾意久怀忿(名词,心、心里)③处分适兄意(名词,主意)(2)谢①谢家来贵门(动词,辞别)②阿母谢媒人(动词,谢绝)③多谢后世人(动词,告诉)(3)适①始适还家门(动词,女子出嫁)②处分适兄意(介词,适合,依照)③适得府君书(副词,刚才)(4)幸①幸复得此妇(副词,幸而)②幸可广问讯(动词,希望)(5)言①举言谓新妇(名词,话)②谓言无罪过(动词,以为) ③何言复来还(动词,说)(6)遣①为仲卿母所遣(动词,休。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②十七遣汝嫁(动词,送)③县令遣媒来(动词,派)(7)见①相见常日稀(动词,见面)②君既若见录(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③渐见愁煎迫(介词,被)(8)故①大人故嫌迟(副词,还是,仍然)②故遣来贵门(连词,所以)③知是故人来(形容词,旧,老)2.虚词(1)为①为仲卿母所遣(介词,被)②十七为君妇(动词,成为)③为诗云尔(动词,作)④非为织作迟(动词,是,表示判断)⑤阿母为汝求(介词,替)⑥慎勿为妇死(介词,为了)(2)相①儿已薄禄相(名词,相貌)②黄泉下相见(副词,互相,表示双方互相对待的关系)③及时相遣归(代指刘兰芝,可译为“我”)④还必相迎取(代指刘兰芝,可译为“你”)⑤会不相从许(代指焦仲卿,可译为“你”)⑥不得便相许(代指媒人,可译为“你”)⑦蹑履相逢迎(代指焦仲卿,可译为“他”)⑧好自相扶将(代指焦母,可译为“她”)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孔雀东南飞(名词作状语)向东南2.昼夜勤作息(名词作状语)从白天到黑夜3.卿当日胜贵(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 4.黄泉共为友(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5.手巾掩口啼(名词作状语)用手巾6.槌床便大怒(名词用作动词)拍,敲击7.何敢助妇语(名词用作动词)说话8.自名秦罗敷(名词用作动词)取名9.谢家事夫婿(名词用作动词)侍奉,服侍10.交广市鲑珍(名词用作动词)购买11.逆以煎我怀(动词的使动用法)忧虑,使……烦忧12.千万不复全(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13.足以荣汝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大人故嫌迟古义:类似于现在说的“老人家”,指婆婆。今义:成人,区别于小孩。2.共事二三年古义:一起生活。今义:在一起工作。3.何乃太区区古义:愚拙,凡庸。今义:①数量少;②(人或事物)不重要。4.汝岂得自由古义:指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5.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6.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7.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置。今义:对犯错误的人按照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8.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9.生人作死别古义:活着的人。今义:①不认识的人;②(人)出生。10.奄奄黄昏后古义:暗沉沉的。今义:形容气息微弱。11.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现仅指运输事业。12.多谢后世人古义:多多告诉。今义:多多感谢。13.偏义复词(1)便可白公姥原意:公公和婆婆。此处专指:婆婆。(2)昼夜勤作息原意:劳作和休息。此处专指:劳作。(3)我有亲父兄原意:父亲和哥哥。此处专指:兄长。(4)我有亲父母原意:父亲和母亲。此处专指:母亲。(5)逼迫兼弟兄原意:弟弟和哥哥。此处专指:兄长。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为……所”为被动句的标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亦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句,“缢”的状语“于庭树”后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判断句,“非”为判断句的标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被动句,“被”为标志词;宾语前置句,“何”为前置宾语)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语意被动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判断句,“是”为标志词;状语后置句,“仕宦”的状语“于台阁”后置,正确语序为“于台阁仕宦”)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于)城郭”置于“艳”之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被动句,“见”为被动句的标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被焦仲卿的母亲休回娘家。2.也自己在庭院中的树上上吊身亡。3.其实并不是织得慢,您家的媳妇难做啊!4.想不到还是被驱遣,还说什么再回来的话呢!5.我们贫贱人家有这么个女儿,出嫁不久就被休弃回来。6.你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又在大的官府中任职。7.邻近人家有一个贤惠的姑娘,她的美丽在这城内外是出名的。8.(但是)他转过头望望(母亲住的)房子,(又)渐渐地被(顾念母亲从此无依无靠的)忧愁煎熬压迫。[常识·速览]徐陵(507~583),字孝穆。南朝梁陈间诗人、骈文家。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早年即以诗文闻名。梁武帝时任东宫学士,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并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曾编选专门歌咏女性的诗集《玉台新咏》十卷。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 并发展到相对严密完备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这个故事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刘兰芝与焦仲卿拒嫁拒婚,二人双双殉情。当时的人为此事感伤,作了此诗。1.文学常识乐 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一个官署,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它代表着西汉诗歌的最高成就,成为继《诗经》《楚辞》后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其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乐府双璧”指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2.文化常识(1)古代纪时法【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①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②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天色纪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地支纪时子丑寅卯辰巳序数纪时23~1点1~3点3~5点5~7点7~9点9~11点天色纪时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地支纪时午未申酉戌亥序数纪时11~13点13~15点15~17点17~19点19~21点21~23点【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黄昏一更一鼓甲夜19~21点 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23点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1点鸡鸣四更四鼓丁夜1~3点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5点(2)古代历法常识【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孔雀东南飞(并序)》:“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传说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孔雀东南飞(并序)》:“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下九】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本文以时间为序,以焦刘的别离、抗婚、殉情和封建家长的迫害为线索,记叙了刘兰芝、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文脉·梳理]【答案】 ①托物起兴 ②双双殉情[文本·深读] ■自主探究··············································································一、鉴赏形象1.填写下表,分析刘兰芝的人物形象。人物文中句子形象特点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总结:【答案】 人物文中句子形象特点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勤劳能干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不亢不卑,很有教养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爱情专一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善良友爱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有礼有节,举止得体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总结: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善良、勤劳、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女性形象之一二、分析表达技巧2.“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句话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首 句作 用从写作手法上看从结构上看【答案】 首 句作 用从写作手法上看这一句兼用了“兴”和“比”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以孔雀徘徊起兴,用以引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以孔雀徘徊比喻夫妻离散,用具体的形象渲染悲剧气氛,奠定了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从结构上看结构上,开头的这一句也和结尾的鸳鸯双飞构成呼应关系,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匠心和用心的良苦3.刘兰芝离别夫家前精心打扮一节,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段文字用了铺陈的手法,着意刻画兰芝的衣履佩饰、姿态容颜,写得可谓精巧别致,使人物具有立体感。以整齐的句式、华丽的辞藻,以“行”写“容”,既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兰芝的姿容之美,又体现了兰芝受了委屈后仍能保持从容镇定的坚强,欲以自己最美的面貌示人的自尊,从而塑造了内外兼美的兰芝形象。让人如睹其形,如见其人。既印证了遭遣之无辜、反衬了焦母之蛮横,又为下文写太守之子的求亲做了铺垫。4.这首诗许多地方注意了前后照应,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显得真实自然,整首诗的结构也非常紧凑。哪些地方是前后照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故事开头兰芝向仲卿自陈时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七为君妇。”她被遣回娘家,刘母大感震惊,说道:“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七遣汝嫁。”这样不避重复地再次用一串排比句,既与前文相呼应,表明此前兰芝所言非虚,也再次强调了兰芝的无辜与委屈。后来写兰芝做嫁衣时,这样写道:“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这几句突出了她的心灵手巧,照应了“十四学裁衣”一句。故事开头仲卿向焦母求情时,焦母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结尾处仲卿自尽前拜别焦母时,焦母又说:“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仲卿送兰芝回家,两人作别时,兰芝说:“君当作磐石……磐石无转移。” 后来仲卿误以为兰芝攀高枝时重提誓言,说:“磐石方且厚……便作旦夕间。”5.铺陈排比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手法之一。请结合本文中的典型例子,分析其主要类型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举 例类型作 用“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纵向铺陈突出女主人公多才多艺,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和文化素养“新妇起严妆……精妙世无双”横向铺陈从足至头、腰、耳、指、口、步等,用一连串的夸饰语言,铺陈主人公的美,意在表现她的从容镇定,也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和痛苦“青雀白鹄舫……郁郁登郡门”横向铺陈铺陈太守家豪华排场的喜事场面,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可表现兰芝的声名和身价,同时将太守家的喜与焦、刘的悲形成对比■合作探究··············································································6.本诗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来表现现实生活本质的,主要运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什么在尾声处又写了“化鸟”一节呢?这岂不破坏了全诗风格的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最后一节“化鸟”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和嘲弄,与全诗的主旨——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及对压迫的反抗精神是一致的,而且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在诗歌创作中,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大风格有时是兼而存之的。7.刘兰芝与焦仲卿明明真心相爱,焦母也特别疼爱自己的儿子,最终却婚姻破裂,夫妻离散,酿成了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请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观点一)社会悲剧汉末至魏晋是人生价值观念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对美的追 求、对自然欲望的肯定、对自我和个性的尊重成为新的社会价值。但是,旧时代的纲常名教依旧存在,甚至被统治者作为正统思想,与新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激烈的冲突。焦仲卿就是社会转型期处于迷惘和失望状态中的悲剧人物。他自幼失怙,受焦母溺爱,更承担了焦母对其寄托的期望,这种期望在焦仲卿身上便化作一种社会责任。“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便是这一责任的体现。当焦母心意已决,不可逆转时,他仍与兰芝誓约,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表现了义无反顾之心。在当时,焦的续娶是为名教所允许的。因为汉代婚姻的自由非后世任何一个封建朝代所能比拟。在封建礼教的桎梏下,妇女的地位低下。夫在从夫,夫死从子,一旦刘兄参与,其母则无能为力。这充分说明了在东汉末年,伦理纲常是混乱无序的。在这样的社会中,刘兰芝的悲剧不可能避免。(观点二)文化悲剧在以儒家礼教为核心的文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比其他任何社会都更注重人伦关系的规范化和秩序化。封建孝道对妇女的压迫非常严酷,妇女的爱情婚姻家庭都被严格控制在家长的绝对权威之下。封建社会对于焦刘的死所可惜的,只是他们的死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至于两个生命的毁灭,他们是根本不在乎的。作为府吏和儿子双重身份的焦仲卿,在当时不可能不受这种强大的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的制约。焦仲卿是焦家独子,是焦母的全部希望。焦母严厉独断的教育方式,一方面使他出人头地,成为太守府里的小吏;另一方面,也使他养成了顺从、依赖的性格。在全诗中,刘兰芝被塑造成了一个夫权社会中以男性为转移的典型的理想女性形象:纯洁、娴静、温柔、灵巧、贤能、美丽、守节。这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理想。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是对按封建社会的女性标准培育兰芝过程的追述;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是对兰芝的勤劳的肯定;由于被遣仍然表现出这种孝道就更具有了催人泪下的道德感化力量,因为在封建家庭,婆母是礼教的体现者,她的压迫是一种基本的、不可反抗的压迫。[文白——对译]诗前序,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交代成诗的原因。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挈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小结:托物起兴,一则以孔雀失偶比喻夫妻离散,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二则营造哀怨缠绵的气氛。兰芝自叙,揭开故事序幕。这段表现了兰芝的有教养和勤劳,反衬出焦母的蛮横。兰芝自请回家,表现了她的刚烈和反抗精神。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是兰芝向仲卿的诉述。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兰芝和仲卿情深意笃,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们离异。 eq\f( 举  动自  专  由。吾 意 久 怀 忿,,一举一动完全凭自己的心意。我心里早已怀有不满,) eq\f(妾  有  绣  腰  襦,  葳  蕤 自,我(嫁来时)有一件绣花的齐腰短袄,袄上绣的花朵还鲜)夫妻话别,表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爱情。描写兰芝离开焦家前的精心打扮,说明她美丽出众,也表现了她刚强镇定而又留恋不舍的丰富的内心活动。 eq\f(泪 落  连 珠 子。  “新 妇 初 来 时,,眼泪像连串的珠子般落下来。“想起我当初嫁来的时候,)兰芝拜别焦母,辞别小姑。写夫妻誓别,难分难舍,以誓明志。第二部分:写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再接兰芝回来。 eq\f( 阿母大拊掌:“不 图 子 自 归!十 三  教 汝 织,,刘母拍着手:“想不到女儿自己回来了!你十三岁时我教你纺织,)兰芝见母,母女同悲。 兰芝拒婚,母亲理解兰芝,两次出面婉言拒绝媒人。阿兄逼婚,兰芝无可奈何,虚言以对,引出太守行聘的场面,使情节跌宕迂回。 eq\f(“良  吉三 十 日, 今 已 二十七,卿 可,“成婚的吉日定在三十日,今天已经二十七了,你)写太守办婚事的盛况,反衬兰芝不慕富贵、不移情志的品德和节操。也照应前文阿兄“足以荣汝身”的说法。第三部分:故事的发展,写兰芝回家后的遭遇。小结:婚事将近,兰芝万般哀愁,无人倾诉。 eq\f(未至   二三里,    摧  藏  马  悲 哀。,还没到刘家,大约相隔二三里地,人伤心,马也哀鸣。)生人死别,兰芝倾诉苦衷,哀怨缠绵;仲卿又急又愤。 eq\f( 儿  今  日 冥 冥,  令 母在  后 单。,你的儿子从今将不久于人世,使得母亲今后很孤单。)仲卿别母,阿母诱哄。夫妻双双殉情。第四部分:故事的高潮,兰芝投水,仲卿自缢。 eq\f(傍。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旁边。墓地东西种上松柏,左右栽上梧桐。枝枝互相覆盖,叶叶)第五部分:故事的尾声,夫妻化鸟双飞。[迁移——学以致用][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以乐景衬哀情的艺术技巧《孔雀东南飞(并序)》中,作者极力渲染刘兰芝再嫁时的喜庆场面,用乐景来反衬她的悲惨命运,加深了悲剧色彩。2.写法指导乐景写哀情“三种情况”“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在诗词创作中,用那种描写本应让人欢乐的景物来表达悲伤的情感的写法,就是以乐景衬哀情。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这种写法,一般有如下三种情况:(1)写乐景不为哀情所欣赏。如杜甫的《蜀相》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碧草”表现美好的春色,“隔叶黄鹂”渲染好音,可诗人又用“自”“空”二字,移情入景,春色固然美好,然而丞相祠堂却这样空寂,一种遗憾油然而生,而这种遗憾又更突出了内心的不快情绪。(2)写乐景为哀情所厌憎。如杜甫《登楼》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这首诗作于代宗广德二年,正是吐蕃攻陷唐王朝京都长安的第二年,皇帝离京逃难,杜甫客居成都,心中因国家多难而深感忧伤,所以即使是对着近楼的花草,对着锦江的春色,也无心欣赏,反而更引起感伤。(3)写乐景为哀情做反衬。如明人刘基《宫怨》诗:“何处春风拂苑墙,飞花片片入昭阳。多情尚有池边柳,留得啼莺伴日长。”花飞莺啼,一片春日融和景色,映衬了宫女寂寞无聊的心情,更显得日长无聊,度日如年。3.迁移运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试把它改写成散文。注意其中“以乐景衬哀情”的艺术手法。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 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而满山的欲滴的青翠,映衬着遍布的朵朵红艳的鲜花,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景色是如此的美丽,然而岁月荏苒,归期遥遥,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要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自尊让生命高贵刘兰芝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嫁到焦家两三年,焦母的冷酷驱使和刁难让兰芝意识到自己处境之难堪,为捍卫自己不致沦为弃妇的最后一丝尊严,她自请遣归。离开焦家时,她未因遣归命运而悲啼,更未因满腹委屈而怨怒,而是选择了精心打扮、袅袅移步、礼节周到、不卑不亢地辞别焦母,真诚恳切地嘱托小姑,展示了最美的自己。她用生命书写了自己的尊严。其后,绝望之下,她毅然“举身赴清池”,这是为爱情献身,更是用玉碎成全了人格,用生命在那昏暗的天空上写下了流光溢彩的尊严!人活于世,可以没有地位、没有金钱,可以失去欢笑、失去美貌,但最不能失去的,是尊严。自尊让生命高贵,有自尊方能成为大写的人。兰芝的自尊让生命变得异常高贵。【应用角度】 “自尊让生命高贵”“坚守爱情”“尊严”“女性自强”“女权主义”等。2.精彩运用坚守爱的承诺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纵不回。千般的缠绵爱恋,柔情的相思只为彼此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焦仲卿自挂东南枝, 义无反顾地反抗不公平命运的束缚。为爱情,为自由,他们不惜一切,这是何等的坚贞啊!应该说,这是对爱情坚贞地追求。但无情的偏见,蛮横的剥夺了一个柔弱女子爱与被爱的权利。一朝为情死,万念皆下情啊!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痴心,都将成为虚无。即使是死,也要固守爱情的忠贞不渝。“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今生今世的诺言,亘古不变。[佳作·领悟]导读:当芸芸众生都在苦苦追求着所谓的“完美”时,乔叶却在对“美”的定义上独辟蹊径,提出“只有破碎的才是美丽的”的观点,“一个曾经非常美好现在依然美好的灵魂”体现了作者虽为破碎而心动,但却也相信这个充满破碎却美好的世界。破碎的美丽乔 叶有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我喜欢断树残根,枯枝萎叶,喜欢古寺锈钟,破门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阶倾斜玉栏折裂,喜欢云重雾冷星陨月缺,根竭茎衰柳败花残,喜欢一个沉默的老人穿着褪色的衣裳走街串巷捡拾破烂,喜欢一个小女孩瘦弱的双肩上背着花布拼成的旧书包上学。我甚至喜欢一个缺了口的啤酒瓶或一只被踩扁的易拉罐在地上默默地滚动,然后静止。每当看到这些零星琐屑的事物时,我总是很专注地凝视着它们,直到把它们望到很远很远的境界中去。我深深相信:破碎的东西比完整的东西更为真实、更为深刻,虽然它们是那么平常,那么清淡,那么落魄,甚至那么狼狈。它们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或是慢慢地坠下,慢慢地沉淀,慢慢地变形,然后破碎,然后走进我视线中,走到辉煌已假借给别人的今天。我不知道它们曾经怎样的美丽过,所以我无法想象它们的美丽。因此,我深深沉醉于这种不可想象不可求源的美丽之中,挖掘着它们绚丽的往昔,然后,蓦然回首,将这两种生命形态拉至眼前,黯然泪下。这不可解释的一切蕴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风花雪月悲欢离合,蕴含着多少沧桑世事中永恒的感伤和无限的苍凉啊!破碎的事物就这样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生命的影迹,那么深厚,那么绰约,却那么美丽。同样,很残忍的,我相信破碎的灵魂才最美丽。我喜欢看人痛哭失声,喜欢听人狂声怒吼,喜欢人酒后失态吐出一些埋在心底发酵的往事。我喜欢素日沉静安然的人喋喋不休地诉说苦难,一向喜欢满足的人忽然会沮丧和失落,苍老的人忆起发黄的青春,孤傲的人忏悔错过的爱情。我喜欢明星失宠后凄然一笑,英雄暮年时忍痛回首,官场失意者独品清茶,红颜逝去的佳丽对镜哀思。我喜欢人们在最薄弱最不设防的时候挖出自己最痛最疼的那一部分东西,然后颤抖,然后哭泣,然后让心灵流出血来。 每当这时候,哪怕我对眼前的人一无所知,我也一定会相信:这个人拥有一个曾经非常美好现在依然美好的灵魂,他经历的辛酸和苦难以及那些难以释怀的心事和情绪是他生命中最深的印记和最珍爱的储藏。只有等他的灵魂破碎的时候,他才会放出这些幽居已久的鸽子,并且启窗露出自己最真实的容颜。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尽沧桑后一刹那的彻悟和超脱;梵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露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我不得不喜欢这些能把眼睛剜出血来的破碎的美丽,这些悲哀而持久的美丽。他们直接触动我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让我随他们流泪、欢笑、叹息或者沉默——那是一种多么令人心悸的快感啊!而此时,我知道:没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样享受这种别致的幸福和欢乐,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种破碎的美丽是如何细细密密地铺满我们门前的田野和草场的,如同今夜细细密密的月光。是谁说过: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悟亮点】1.思路清晰(1)作者在阐述“破碎的美丽”时,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开的?为什么要这样展开?提示:两个方面。①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②只有破碎的灵魂才是最美丽的。为什么要这样展开:①写“破碎的东西”是为后文写“破碎的灵魂”做铺垫。写“破碎的灵魂”是写“破碎的东西”乃至全文写作的最终目的。②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地阐述了只有破碎的灵魂才最美丽的道理。2.语意深刻(2)为什么作者相信“破碎的东西比完整的东西更为真实、更为深刻”?提示:虽然它平常、清淡,但破碎的事物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生命的影迹,因此是真实的。作者相信破碎的东西曾经有过不可想象不可求源的美丽。从美丽到破碎,其中蕴含着太多的悲欢离合,蕴含着永恒的感伤和无垠的苍凉。(3)“只有等他的灵魂破碎的时候,他才会放出这些幽居已久的鸽子,并且启窗露出自己最真实的容颜。”这句话应怎样理解?提示:一个人只有在落魄时,才会把禁闭在内心深处的辛酸、难以释怀的心事和情绪表露出来,才会最真实地展示出自己生活的本真状态。3.举例论证(4)文章第8段列举的林黛玉、三毛、梵高、贝多芬等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提示:举例论证是为了论证“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的观点, 进而阐明优秀灵魂的破碎会展现无比丰富的美丽以及值得人们去赞美的思想。4.卒章显志(5)文章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提示:总结全文,深化文章的中心。用一朵花比喻人生,旨在告诉人们在生活中也应像这朵美丽的花朵一样,全身心地思考生活,刻骨铭心地投入生活,以求探寻到人生的真谛,即使是以生命为代价,也要让破碎的灵魂的礼花开满我们头顶的天空。5.引人深思(6)一般人都是追求圆满、向往完美、憧憬辉煌的,而作者却偏偏喜欢破碎、欣赏残缺。对于这一点,你怎么看?提示:完美和破碎是事物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流程;破碎的事物曾经也是完美的,正因为它有曾经的完美,破碎才显得苍凉,所以才令作者喜欢;无论喜爱完美,还是喜欢破碎,都是对美的追求。[训练——落实提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导学号:25812035】A.葳蕤(wēiruí)窈窕(yǎotiáo)徘徊(páihuái)伶俜(línɡpīnɡ)B.箜篌(kōnɡhóu)遗施(yí)拊掌(fǔ)摧藏(zànɡ)C.否泰(pǐ)哽咽(yè)玳瑁(dàimào)踯躅(zhízhú)D.鲑珍(ɡuī)便言(pián)晻晻(yǎnyǎn)蹑丝履(niè)C [A项,“窕”应读tiǎo;B项,“遗”应读wèi;D项,“鲑”应读xié。]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昼夜勤作息嬉戏莫相忘B.共事二三年可怜体无比C.处分适兄意不久当还归D.叶叶相交通千万不复全A [B项,共事:古义,一起生活;今义,在一起工作。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同情。C项,处分:古义,处置;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D项,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千万: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多为务必、一定之意。]3.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同一语言现象的一项是(  )A.便可白公姥B.昼夜勤作息C.逼迫兼弟兄D.否泰如天地D [D项,否泰:好运气、坏运气。其余为偏义复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导学号:25812036】A.手巾掩口啼孔雀东南飞B.自名秦罗敷交广市鲑珍C.窈窕艳城郭我命绝今日D.足以荣汝身千万不复全C [A项,均为名词作状语。B项,均为名词作动词。D项,“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5.“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对这句话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下堂别姑,泪落不止,和小姑叙旧,望小姑在阿母面前美言几句。B.兰芝在焦家只有二三年,小姑不可能长这么快。这是夸张写法,极言时光过得快。C.这几句话客观地叙述了兰芝眼看着小姑长大成人的事实。D.和小姑叙旧,希望小姑能帮助她和焦仲卿维持坚贞的爱情。B [A项,刘兰芝并无此意,只是“爱幼”罢了;C项,这里用了夸张的方法,既不是“客观”也不是“事实”;D项,刘兰芝不会有这种想法,后文也没有这方面的交代。]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