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 word版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 word版含解析

ID:1156716

大小:335.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6-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6课 孔雀东南飞 并序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遗施(  )    拊掌(  )萦绕(  )    鲑珍(  )缢死(  )    否泰(  )公姥(  )    纨素(  )答案:wèi fǔ yínɡ xié yì pǐ mǔ wán2.辨形组词。        答案:      3.指出下列偏义复词在文中的意思。(1)便可白公姥 “公姥”原指公公和婆婆,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昼夜勤作息 “作息”原指工作和休息,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有亲父兄 “父兄”原指父亲和兄长,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逼迫兼弟兄 “弟兄”原指弟弟和兄长,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有亲父母 “父母”原指父亲和母亲,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婆婆(2)工作(3)兄长(4)兄长(5)母亲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1)《孔雀东南飞》是____________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首____________诗。选自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_。它与北朝民歌____________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称为____________。(2)乐府诗继承了____________的现实主义传统,汉乐府以____________言为主,为以后文人____________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答案:(1)乐府 长篇叙事 南 徐陵 《玉台新咏》 《木兰辞》 “乐府双璧”(2)《诗经》 五 五言诗5.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1)共事二三年,________________。女行无偏斜,________________?(2)人贱物亦鄙,________________。留待作遗施,________________。 (3)新妇初来时,________________。今日被驱遣,________________。答案:(1)始尔未为久 何意致不厚(2)不足迎后人 于今无会因(3)小姑始扶床 小姑如我长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为仲卿母所遣 县令遣媒来B.莫令事不举举言谓新妇C.戒之慎勿忘慎勿违吾语D.多谢后世人谢家来贵门答案:C解析:A项,古代女子被丈夫赶回娘家;派。B项,成全、完成;提出。D项,告诫;辞别。2.下列加点的“相”字不同类的一项是(  )A.相见常日稀 六合正相应 儿已薄禄相B.及时相遣归 嬉戏莫相忘 久久莫相忘C.誓天不相负 登即相许和 蹑履相逢迎D.黄泉下相见 枝枝相覆盖 仰头相向鸣答案:A解析:A项中“儿已薄禄相”的“相”是“相貌”的意思,另两个“相”表示“互相”。B项和C项都是表示单向的“相”,可翻译为“对我或他……”。D项都表示“互相”。3.下列句子中的“令”字与例句中的“令”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便言多令才A.莫令事不举     B.县令遣媒来C.朝令而夕改D.有此令郎君答案:D解析:A项,让;B项,县里的最高行政长官;C项,命令;D项,美好的。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B.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C.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D.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答案:A解析:B项教训:古义,教养;今义,训斥或从错误中得到认识。C项便利:古义,吉利;今义,方便。D项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5.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C.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D.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答案:A解析:B项,“丁宁”通“叮咛”,C项,“帘”通“奁”,D项,“取”通“娶”。6.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仍更被驱遣B.汝是大家子C.为仲卿母所遣D.渐见愁煎迫答案:B解析:B项为判断句。A、C、D项都是被动句。7.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初七及下九”中“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是妇女相聚的日子。B.“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平明”五个古时段的名称,按时间顺序,可排列为“夜半”、“鸡鸣”、“平明”、“人定”、“黄昏”。C.“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D.“槌床便大怒”中“床”应是坐具,而不是卧具。答案:B解析:顺序不当,应为“夜半”、“鸡鸣”、“平明”、“黄昏”、“人定”。阅读下列诗句,然后完成后面各题。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8.“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是指____________时,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____时至____________时;“人定”指____________时,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____时至____________时。答案:戌 19 21 亥 21 239.对刘兰芝最后“举身赴清池”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兰芝已答应改嫁,并亲手制作嫁衣,因受仲卿“贺卿得高迁”的责怪和嘲讽,才下定一死的决心。B.兰芝已同意了改嫁,由于被仲卿“吾独向黄泉”的话所感动,才下定“黄泉下相见”的决心。C.兰芝被遣离开焦家时,就已经下定以死殉情的决心了。D.亲兄逼嫁,难以违抗,已知“渠会永无缘”,毅然允婚,就下决心以死明志了。答案:D解析:从诗中“作衣裳”时“默无声”、“掩口啼”、“泪如泻”等已暗示了“以死明志”的心理,不能理解为“已同意改嫁”,因此A、B两项错误;兰芝离开焦家时曾与仲卿相约“誓天不相负”“不久望君来”,因此C项错误。10.对“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兰芝和仲卿的死,教育了焦母和刘兄,表示了他们有悔改之意。B.这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抗议和嘲讽。C.兰芝和仲卿反封建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D.只有以死来抗争,才能有力地打击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答案:B解析:A项不可能,C、D项太抬高。11.对“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几句诗,应如何理解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和嘲讽。12.《孔雀东南飞》被明人胡应麟称为“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假如刘兰芝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漫漫长夜里,刘兰芝以自身的娇柔美丽与宿命相抗衡,像在沙漠里幻想绿洲一样找寻着美好的爱情,那清池中层层涟漪是漫漫长夜中的美丽火花,是怨男恨女血泪的控诉,是对人类文明最强烈的呼唤。“举身赴清池”这种凤凰涅槃式的悲壮,在那一瞬间,绽放生与死,绽放爱与恨!让人们眼睁睁看着美丽的爱情在自己眼前轻轻地、轻轻地碎了。这是一次血与火的洗礼,更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2×12=24分)1.文学常识填空。(1)《孔雀东南飞》原题为“________”,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________,也是我国古乐府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________》被喻为“________”。(2)“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专门掌管________的机构。它搜集、整理的诗歌被后世称为“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长篇叙事诗 民歌 木兰辞 乐府双璧 (2)音乐 乐府诗 乐府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葳蕤(  ) 伶俜(  ) 大拊掌(  )哽咽(  ) 踯躅(  ) 日冥冥(  )赍钱(  ) 婀娜(  ) 明月珰(  )箜篌(  ) 玳瑁(  ) 流纨素(  )答案:ruí pīng fǔ yè zhí míng jī ē dāng hóu mào wán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便可白公姥白:告诉,禀告B.堂上启阿母启:告诉,禀告C.却与小姑别却:表转折,但是D.不堪母驱使堪:胜任答案:C解析:却:动词,退出来。4.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箱帘六七十B.郁郁登郡门C.徐徐更谓之D.徒留无所施答案:A解析:“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多谢后世人B.叶叶相交通C.二情同依依D.可怜体无比答案:C解析:“依依”古今义都是形容留恋,不忍分离。A项,“多谢”,古义:多多告诉。今义:客套话,表示感谢。B项,“交通”,古义:交相,通达。今义:运输事业。D项,“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自名为鸳鸯A.孔雀东南飞B.仕宦于台阁C.手巾掩口啼D.卿当日胜贵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名词做动词。A、C、D三项均为名词做状语。7.下列各句中的“相”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枝枝相覆盖A.仰头相向鸣B.嬉戏莫相忘C.儿已薄禄相D.及时相遣归答案:A解析:A项与例句中的“相”,都是“互相”的意思。B项,指“我”,表示动作偏指一方。C项,相貌。D项,指“我”,表示动作偏指一方。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便可白公姥B.我有亲父兄C.昼夜勤作息D.否泰如天地答案:D 解析:“否泰”,这里指运气的好坏。否,坏运气。泰,好运气。无偏指。A项,“公姥”,公公和婆婆,这里专指婆婆。B项,“父兄”,原意指父亲和哥哥,这里专指哥哥。C项,“作息”,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专指工作。9.下列各项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B.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C.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D.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答案:D解析:A项,把手指比作削尖的葱根。B项,把寿命比作“南山石”。C项,把眼泪比作“成串的珠子”。10.下列对《孔雀东南飞》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贱妾是古代妇女谦卑的自称,文中是兰芝的自称。“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中的“卿”,是古代夫妻、朋友间的爱称,文中则是仲卿对妻子兰芝的爱称。B.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结发”指束发,古代男子15岁始束发,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C.“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四个词均为古代表示夜晚时段的名称,若按顺序排,应为“夜半”“人定”“鸡鸣”“黄昏”。D.“初七及下九”指七月七日和每月的十九日。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答案:C解析:正确的排序应为:“黄昏”“人定”“夜半”“鸡鸣”。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焦仲卿妻刘氏是一个善良的女性,却在结婚两三年后就被婆婆嫌弃。她与焦仲卿诀别时,虽然忧心忡忡,却依然“感君区区怀”。B.2015年1月16日晚,庐剧《孔雀东南飞之焦仲卿妻》在安徽大剧院拉开了公演的序幕,表演场面可谓附庸风雅,令人叹服。C.汉代女子改嫁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焦仲卿夫妻的婚姻悲剧发生在建安年间,那时焦仲卿妻自求遣归的想法并不奇怪。D.《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夫妻二人对待爱情坚贞不渝,这自然值得肯定。但如果以这样的标准要求天下所有的夫妻,显然,这是不现实的。答案:B解析: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用于此处不合语境。A项,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使用恰当。C项,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使用恰当。D项,坚贞不渝:坚守节操,决不改变。使用恰当。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饲养员介绍,动物园内的孔雀长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飞行天性逐步降低。对它们进行一定的飞行训练,很有必要。B.“二度梅”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吴凤花,2014年11月30日亮相胜利剧院,演出了她的经典之作《孔雀东南飞》。 C.千古绝唱《孔雀东南飞》是第一首中国文学史上的长篇叙事诗,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D.汉代实行“察举”这种人才选拔制度,《孔雀东南飞》中的庐江小吏焦仲卿,便在察举制中的受益者。答案:B解析:A项,搭配不当,“飞行天性”与“降低”搭配不当,“降低”可改为“消失”。C项,语序不当,“第一首”应该放在“长篇叙事诗”前面。D项,结构混乱,“便在察举制中的受益者”可改为“便在察举制中受益”或“便是察举制的受益者”。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36分)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偻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选自《乐府诗集》,有删改)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6分)(  )A.使君一何愚何:为什么B.皆言夫婿殊殊:出众C.使君谢罗敷谢:告,问D.宁可共载不不:在句末,表询问语气答案:A解析:何:副词,多么。2.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画线句子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几句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几句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这些描写都表现了罗敷惊人的美貌。 解析:作答此题,需先明确描写手法。描写手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我们可以“对号入座”,仔细对比。其次,要明确描写的意义何在。3.诗歌重笔描写罗敷夸耀自己的夫婿,却没有写使君听后的反应,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这样写可以更好地表现罗敷的形象特点——不慕荣华富贵和机智聪明,同时也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耐人寻味,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解析:作答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着手分析。内容上,主要从塑造人物的形象的角度考虑。秦罗敷的这番夸夫之语,是她机智聪明的表现,表明自己不稀罕使君的地位,自己有比使君更优秀的丈夫。而没有写使君的反应,我们可以理解为他听到之后因尴尬、无奈而无话可说,也可以设想更多的结局。结构上,如此设置使诗歌余味无穷。4.秦罗敷与刘兰芝同为汉乐府中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请简要谈谈她们为后人所喜爱的相同原因有哪些。(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①都有独特鲜明的个性;②都有不畏权贵或视权贵如浮云的思想;③都追求婚姻的自由幸福。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时,首先需明确二人各自深受后人喜爱的原因。然后将其进行对比,找出共同点即可。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羽林郎[东汉]辛延年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选自《乐府诗集》,有删改)5.诗歌是如何表现胡姬的美丽的?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采用了铺陈和夸张的手法,通过对胡姬服饰和穿戴的描写,以及“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的夸张手法,极力表现了胡姬的美丽动人,形象生动,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作答时,先要找到相关的诗句,再具体分析其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最后点出其艺术效果即可。6.胡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①敢于反抗强暴凌辱:面对霍家豪奴,不惧不畏。②头脑冷静,不慕富贵:她深知富贵者与贫贱人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坚决拒绝对方的调戏。③能言善辩,机智敏捷:句句在理,据理力争,毫不妥协,义正词严。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时,需根据具体诗句进行概括总结,务求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