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氓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氓教案

ID:1155768

大小:15.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6-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名校名推荐⋯⋯⋯⋯⋯⋯⋯⋯⋯⋯⋯⋯⋯⋯⋯⋯⋯⋯⋯2016-2017学年苏教版必修四氓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卫女形象,培养坚强独立的人格,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难点】分析诗歌人物形象。【课前预习】交流完成以下两个任务:1、解决生字词和句子的基本理解(要求:读标题,读诗,读注释)2、你对这首诗歌有什么疑问或思考?【课堂过程】课前音乐:《诗经氓》吟诵第一环节设置悬念,激发诗趣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氓》《诗经》中三分之一的篇目刻画的都是女子形象,她们或明眸善睐,或娴静柔美,或大胆执着,或活泼顽皮,无论是《兼葭》的在水伊人,还是《关雎》里的窈窕淑女,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形象。不过学者鲍鹏山却说“《诗经》里最完美的女性当属那位卫国女子”,也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氓》中的主人公,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女子呢?她真的是“最完美的”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诗歌。(目标展示)第二环节赏读诗文,理解文意一、教师范读。二、结合注释,自由诵读。三、学生诵读展示。第三环节赏析细节,把握脉络1、一首好诗,我们要反复读。要读出韵味,读出细节。而意象就是诗歌里表情达意的常见细节。《氓》这首诗中,有个意象值得我们关注——一条见证氓与女子爱情的河流,它就是——淇水。2、它在诗中一共出现了几次?3、你能不能围绕淇水,从卫女的角度,以第一人称重新讲述这个故事.1 ⋯⋯⋯⋯⋯⋯⋯⋯⋯⋯⋯⋯⋯⋯⋯⋯⋯⋯⋯⋯⋯⋯⋯名校名推荐⋯⋯⋯⋯⋯⋯⋯⋯⋯⋯⋯⋯⋯⋯⋯⋯⋯⋯⋯那年,淇水边_______4、三次淇水边,“卫女”心情有什么不同?(老师板书:恋爱——幸福而甜蜜;婚变——悲伤而无奈;决裂——清醒而刚烈)5、自己揣摩一下该用何种语气、何种表情来读这淇水三章。师:“淇水”是一个特定的意象,一条淇水见证了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见证女主人公的遭遇由热恋到婚变到决裂的过程。第四环节探讨人物,提升诗旨1、读者往往透过一个人的经历,所作所为,能窥探到他具有怎样的性格。那么你感受到氓中的女子是一个怎样人?分析一个人物形象,最好能找到情感共鸣点。比如女生,你可以去思考、探讨卫女身上的哪些优点你也具备或应该拥有?男生,你可以思考卫女身上的哪些优点值得你把这样一个女子当作红颜知己甚至是人生伴侣?当然你也可以去反思,卫女身上有哪些教训可引以为鉴。学生自由发言(重视裸读)2、我们看看知名学者是怎么评价这位女子的?(1)鲍鹏山说:“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2)钱钟书先生曾评价过这名淇水女子:“盖以私许始,以被弃终。初不自重,卒被人轻,旁观其事,诚足齿冷。”你们的思想和知名学者有很多共同点我们不妨总结一下。在这场爱情婚姻悲剧中,她有三个身份:作为恋人,她多情温柔热烈;作为妻子,她娴淑勤劳、甘守清贫;她还有第三个身份:弃妇师补充:弃妇因婚姻破裂或丈夫变心而被抛弃的妇女。最常见的反应是?哭诉:男子变了心,我们常常会听到女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我为他操持家务养儿育女,付出那么多,他怎么能这样对我,殊不知这样的抱怨模式,从诗经里的女子就开始了。“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嫁给你这么多年,我承担了所有的家务,起早贪黑,天天如此,可我的辛苦换来的是什么:“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你家业有成,生活安定,对我的态度却越来越粗暴。被抛弃的女子该如何应对呢?是低三下四的摇尾乞怜以求一安身之所,还是寻死觅活?随后我们会学到一篇课文《孔雀东南飞》,女主刘兰芝和丈夫焦仲卿伉俪情深,但却不得婆婆喜欢,百般刁难,丈夫被迫将其休弃,刘兰芝哥哥又想让其改嫁他人,刘兰芝选择了投水自尽。还是选择夫妻反目成仇?2 ⋯⋯⋯⋯⋯⋯⋯⋯⋯⋯⋯⋯⋯⋯⋯⋯⋯⋯⋯⋯⋯⋯⋯名校名推荐⋯⋯⋯⋯⋯⋯⋯⋯⋯⋯⋯⋯⋯⋯⋯⋯⋯⋯⋯《氓》中的女子的选择呢?“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心。违反誓言不思恩情,那就算了吧。她选择了冷静理性地反思这段婚姻。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从她被抛弃后的选择,能看出她有怎样的性情?清醒、刚烈的性格。也就说她无论是恋人,还是妻子,还是弃妇。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结局依然凄凉。这样就取得了双重的效果:因其命运的悲惨,使人产生无限的同情;但又恰恰在这样的婚姻悲剧中,女主人公能保持清醒冷静理智独立自尊,使人生出无限的敬意,也许就是因为这些,鲍鹏山先生认为她是中国弃妇的最完美形象!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她过于轻率、识人不明、又过于投入沉湎爱情。相比于《蒹葭》中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美,《氓》更具有现实主义的力量。第五环节思考爱情与婚姻1、这样一场以自由恋爱为开始的婚姻以悲剧收场,令人唏嘘不已。也不禁令人猜测,他们婚姻破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同学们,你们从诗中找到哪些原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朝三暮四。对爱妻是不忠在先,继而无情抛弃。“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桑叶未落的时候茂盛而润泽,桑叶落下时枯黄而憔悴。用桑叶的变化来形容女子容貌这是诗经中的比兴手法。色衰爱弛,如花美眷敌不过似水流年。在那个女子处于附属地位的年代,这简直就是加在所有女子的头上的魔咒。透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她向所有天下所有女子发出了善意的劝告:“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大家读一读这一节,看能不能读出这种节奏的起伏,体会情感的变化?小结:爱情和婚姻是一个永远都值得争议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个人今后都要面对的问题。希望通过这篇诗文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齐声背诵诗歌。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