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与爱荣誉》习题1
加入VIP免费下载

《荣誉与爱荣誉》习题1

ID:1152773

大小:37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荣誉与爱荣誉》习题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卓(zhuō)著质(zhǐ)量 褒(bǎo)义词 因噎(yē)废食B.譬(pì)如作祟(suì)着(zhuó)重号熠熠(yì)生辉C.处(chù)理骰(tóu)子瞭(liáo)望哨刚愎(bì)自用D.臆度(duó)参与(yǔ)骨(gǔ)子里装聋(lóng)作哑解析 A.“卓”读zhuó,“质”读zhì,“褒”读bāo;C.“处”读chǔ,“瞭”读liào;D.“与”读yù。答案 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诀巧  炫耀  赝品  上谄下骄B.加冕落寞蓬蒿好高鹜远C.哂笑枢密告罄无声无臭D.称颂倩影消弭功亏一匮解析 A.“诀巧”应为“诀窍”;B.“好高鹜远”应为“好高骛远”;D.“功亏一匮”应为“功亏一篑”。答案 C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际泳联宣布,将于4月初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上________尿检和血检相结合的药检手段。②金融界的人士都应该清楚地知道,在资本的转换和________过程中,人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③张宇同学的解题思路既新颖,又________,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这种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A.施行 增值 简洁   B.实行 增殖 简捷C.施行 增殖 简捷D.实行 增值 简洁解析 “施行”与“实行”都有“实施、执行”的意思,“施行”是指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实行”则是“实际执行”的意思,结合句子中的“将”可知,这个新的办法还没有 “实际执行”,因而选用“施行”为妥。“增值”和“增殖”都有“增加”的意思,“增值”是指价值的增加,而“增殖”有“增生”的意思,一般来说,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两个词都可用,结合上下文,在这里选用“增殖”更为恰当。“简洁”和“简捷”都有“简单明了”的意思,“简洁”侧重在“洁”,“干净利落”,是“简明扼要”的意思,“简捷”则侧重于“直截了当”的意思,还有“简便”的意思,这里要用的便是这一义项。答案 C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B.视听产品的盗版是把双刃剑,它既给国内演艺界造成了损失,也使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C.“知足常乐”的古语,有人认为不足为训,因为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D.2008年山东省教育厅出台一系列大快人心的教育改革新举措,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解析 C.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A.如履薄冰:形容小心,不是形容危险。B.双刃剑:利弊两面,不是一面。D.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答案 C5.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话语情境,在语言表达方面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A.采访节目: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刚刚因病离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B.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学生紧握老师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违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C.某名作家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王老师,拜读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D.某校新闻网: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解析 A.主持人不能代表观众;“家父”为谦词,应改称“令尊”。C.“鼻祖”意为始祖,比喻创始人,宜改为“大家”。D.“责成”不当,可改为“恳请”。答案 B 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①我所提出的“荣誉”是指英文的“honour”或德文的“ehrlichkeit”。这两个外国字,本都含有人格的意义,在中文方面,很难找到适当的译名,我现在译作“荣誉”。②人生的目的不仅是为生活,而且还需要荣誉的生存。荣誉是人格光辉的表现,也是整个人生不可分解的一部分。没有荣誉心的人,就谈不上人格;漆黑黯淡地过一世,这种生存有何意义?③西洋人很重视荣誉,他们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假如你说某人无荣誉,他一定认为这是对他最大的侮辱。……④荣誉的观念,在中国社会,却太不发达了。为唤起一般人对于荣誉的认识和尊重起见,我特别提出这“荣誉与爱荣誉”的问题来讨论。⑤说到荣誉,往往就要联想到“名誉”。但是荣誉和名誉不同,荣誉不只是名誉。名誉是外加的,而荣誉却是内足的。更明白一点说,名誉只是外界的称许,而荣誉则是内部发出来的光荣——也可说是光辉——与外界所加上的名誉相合而成的。所以荣誉具有内心的价值,较名誉还要可贵。……⑥荣誉不是名誉,更不是“虚荣”。“虚荣”在英文里也可译为浮名。虚荣乃求他人一时之好尚,或是庸俗的称颂,而即沾沾自喜,以为满足的。虚荣的表现,就是好炫耀,好夸大,借此以博得他人对自己的称赞。譬如女子常喜欢穿华美鲜艳的衣服,以引人的注意;男子则好出风头,往往做了一次什么会的主席,便自以为了不得,自以为是这小世界里的“小英雄”。这都是虚荣在作祟。虚荣是从错觉来的。错觉是虚荣的粮食,虚荣全靠它培养大的。所以错觉一旦幻灭,虚荣也就随之消散。荣誉则不然。它不是求之于外的,而是求之于内的,所以它可以自持,可以永久。西洋人说虚荣是女性的——但它不是优美的女性,是堕落的女性。男子何曾不好虚荣,不过女人较甚一点。普通女子都欢喜别人恭维她,捧她。如果男子要向女子求婚,最好多称赞她几声“安琪儿”或是“天仙化人”,那她便很容易落到情网里去了!这种虚荣,岂能和荣誉相提并论?⑦荣誉不但和“名誉”、“虚荣”不同,而且和“野心”不同。“野心” 可说是一种男性的虚荣。男子大都好求自己政治的名誉,权力,地位,官阶,以作个人自私的满足。这种野心有时也能推动人去做有益的事,但动机仍是自私,所以很容易发生不良的结果。有些人野心一旦发作,便往往不问自己的能力如何,竟为所欲为,以求侥幸的成功。“小人行险以侥幸”,其结果鲜有不将自己的荣誉甚至身体埋葬于野心的灰烬之中。如果说野心是荣誉,那他只是堕落的荣誉。⑧至于所谓“门第”、“头衔”、“豪富”,那是更说不上荣誉了。这些都可叫作“荣宠”,而绝不是“荣誉”。不过也有一种荣宠,是靠自己努力的成绩换来的,不可一概厚非。譬如外国有些科学家,对于科学有重大贡献,政府特赐他一个荣誉的头衔,如德国大学教授得“政府枢密顾问”的头衔一样。这确是一种比较高贵的荣宠,虽然不是真正的荣誉。⑨荣誉既不是名誉,又不是虚荣,更不是野心或荣宠,那么真正的荣誉是什么呢?我以为真正的荣誉,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能维持生命的庄严。“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有荣誉心的人,必定有不可侮的身体,不可侮的精神,不可侮的行为——简单说有不可侮的生命。他的生命是完整的,不容稍有玷污。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他的理想的生命,是崇高,伟大,正直,坚强。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的生命是高贵的,庄严的,所谓“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所以别人尊重他,而不敢轻视他;爱敬他,而不敢亵渎他。第二必须能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是人生最不容易做到的。“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所以有荣誉心的人,对于标准以下的事,是绝对不干的。至于那一切欺骗,狭小,鄙吝,偷懒,和其他种种“挖墙脚”的事,他更是不屑干的。这正是孟子所谓“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大人的对面是小人,是小丈夫,是贱丈夫。有荣誉心的人,是以“大人”自许的。⑪第三必须是自足的,也是求诸己的。外界的称许,如系实至名归,在所不辞。譬如以科学上重大的贡献而得诺贝尔奖金的人,若是他配得上的话,当然可以安心接受,何用推却?但凡事应该求诸自己,尽其在我,不必分心去猎取流俗的恭维。流俗的恭维,不但靠不住,而且在有荣誉心的人看来,反为一种侮辱。名画家的画,并不在乎有多少外行的人赞美,而贵乎能得一个真正内行的人来批评。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就是这个道理。即使内行的人也不称许,自己仍可得到安慰。因为自己的天才得到发挥,在自己的努力中,就有乐趣存在。古今中外,许多大艺术家,都是死后得名的。科学家也是如此。大科学家盖白勒(Kepler)在他一部名著《Weltharmonik》序上说道:“ 你的宽恕我引以自娱,你的忿怒我也忍受;此地我的骰子掷下来,我写成这本书给人读,是同时的人读或后代的人读,我管他干么?几千年以后有人来读,我也可以等,上帝也等六千年以后才有人来臆度他的工作。”这种特立独行的精神,也可说是一种孤寂的骄傲,但是这绝不是骄傲。翻开一部科学史来看,古今多少科学家,在生前享国际大名的,除了牛顿和爱因斯坦以外,还有几人呢?造化弄人,奇怪得很,生前最不求虚名者,往往死后最能得名。如果自己对人类真有贡献,即使名不可得,又有何妨?世间真正的价值,常埋藏在无名者之中。许多汲汲求名的人,实在可以休矣。⑫第四必须自尊而能尊人。真正有荣誉心的人,不但爱自己的荣誉,而且也爱他人的荣誉。荣誉不是傲慢,乃是自尊而能尊人。“子以国士待我,我亦以国士报之。”其实毁灭了他人的荣誉,自己的荣誉也就建设不起来。在侏儒国里,就算自己是长子,又有什么意思?要做长子,就要到长子国里去做,不要在侏儒国里做!有荣誉心的人,一定能尊人,能下人。他承认人的能力,赞叹人的特长,尊敬人的善处,能适当的自尊,也能适当的低头,上谄下骄的事,绝不在他的行动意识里面。⑬总而言之,荣誉就是人格,是人格最光荣的完成!6.第⑨节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作用是承上启下(过渡)。总结上文,区分“荣誉”与“名誉”、“虚荣”、“野心”、“荣宠”的本质不同;领起下文,引出“真正的荣誉”内涵分析。7.第⑨节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的?有何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主要运用了引证法、喻证法。引用古代言论,以“白圭”为喻,形象阐述了“理想的生命”的庄严、高贵、崇高、伟大、正直、坚强,从而阐述了“荣誉”的内涵。8.第⑪节中画线句子的含意是什么?(1)生前最不求虚名者,往往死后最能得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间真正的价值,常埋藏在无名者之中。答: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许多大艺术家、科学家活着时不分心去猎取流俗的恭维,在自己的努力中获得乐趣,常常有重大的贡献、得名或获得诺贝尔奖金。(2)一个人如果对人类真有贡献,获得名声或荣誉并不重要;很多无名者同样能创造价值,对人类真有贡献。9.第⑫节的“侏儒国”意在阐述什么?第四条与前三条有何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阐述“人必须自尊而能尊人”、“有荣誉心的人,一定能尊人,能下人”的观点。(2)前三条重点从自身的角度阐述“荣誉”的内涵,第四条侧重从别人的角度阐述,两方面互为补充。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蔡元培的北大时代黄艾禾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1916年时的北大,虽然已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其作为“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依然浓厚。在教员中,有不少是北洋政府的官僚,这些教师即使不学无术,也受到学生巴结,以便日后自己当官仕途方便。陶希圣先生对那时的北大曾有这样的回忆:“民国初年。贵族子弟仍然不少。……两院一堂是八大胡同(当时的妓院集中地)受欢迎的重要的顾客。一堂就是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北大的这种腐败名声,蔡元培早有所闻,朋友们也劝他不要去,担心他“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名声有碍”,然而蔡内心里已经下定决心。实际上,“教育救国”的理念,是蔡元培自戊戌变法失败后一直坚信不移的信念。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接受了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的北大校长委任状。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赴北大上任。据当时正在北大上学的顾颉刚的回忆,到任那天,校工们在门口恭恭敬敬排队向他行礼,蔡元培“脱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实际上,蔡元培从来也没有把北大校长一职看作是一官职,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蔡元培1月4日到北大上任,1月11日就呈请教育部聘任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蔡元培与陈独秀,个性完全不同。但是蔡元培看中陈独秀的是他的新锐和毅力。一旦下定决心,就一趟趟“亲顾茅庐”。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在蔡元培引进了陈独秀后,陈又引进了胡适进北大当教师。而胡适当时不过是个连博士学位还没拿到的毛头小伙——后来,胡适在他的纪念文章里曾提到,如果没有蔡元培,他的一生很可能会在一家二三流的报刊编辑生涯中度过。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的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蔡决心以这八个字来塑造北大,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就已埋下的心愿。在这种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大师云集,各种文化社团风起云涌。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实行教授治校,也是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间感悟到的。在蔡任北大校长期间建立起教授会、评议会,各科学长由教授会公举等举措,都是对德国大学管理方法的仿效。据时任北大教授的沈尹默的回忆,当时的评议会,由全体教授推举,约五人中选一人。凡校中章程规律,都要经评议会同意。讲到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就必然讲到“五四运动”。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孕育了丰厚的文化背景,而“五四运动”本身,也直接与蔡元培相关。1919年5月4日。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他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学们向政府提要求。但在激愤之下,学生们不肯。1919年5月4日当晚,蔡元培对学生们说:“你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我全知道了,我寄以相当的同情。”话一出,全场欢声雷动。蔡又说:“我是全校之主,我自当尽营救学生之责……我保证在三天之内,把被捕同学营救回来。”……在社会的强大舆论压力下,被捕学生于5月7日被保释出狱。而蔡元培却在5月8日向政府提出辞呈。第二天,就悄然去了天津,后来回了浙江老家。1923年之后的蔡元培,人或在海外,或在国内办大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已不再管理北大校务,但是,北大却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伟大的教育家。(选自《新闻周刊》2006年第5期,有删改)10.在蔡元培任校长前北大是什么样的现实?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造北大,从而“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由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当时的北大非常腐败,道德沦丧;不少教员是不学无术的政府官僚;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2)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坚定“教育救国”的信念,针对北大当时的实际,实施“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校方针;实行师生之间民主自由的风气;实行教授治校;同情、支持学生的爱国行为。 11.同是写蔡元培引进不同风格的杰出人才,写陈独秀与写胡适的表达方法有何不同?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写引进陈独秀主要通过对蔡元培细节性的行为的描写,表现了蔡元培求贤若渴的诚意和胸怀。(2)写引进胡适主要通过引用胡适纪念性的话语,侧面表现了蔡元培独具慧眼、不拘一格吸纳人才的博大胸襟。12.文中说:“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他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学们向政府提要求。”请结合全文,并联系《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有关内容,简要谈谈你对蔡元培先生对待学生游行请愿的态度和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蔡元培先生对学生游行请愿阻挡的言行,表明他和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表露的观点基本一致,即为保存实力,不主张学生徒手请愿。他是尽力地想保护北京大学独立自由的环境,保护学生不受伤害。(从后文蔡先生一心营救被捕学生可知)今天看来:蔡先生是有几分道理的,因为徒手请愿用处不大,反而会给中国将来的栋梁之材带来危险。13.毛泽东曾赞誉蔡元培先生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依据本文内容,探究本文哪些方面体现了蔡元培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特征,请简要论述。答: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他有人格魅力,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如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愤然辞职,不与腐朽的统治者同流合污等。(2)他有坚定的“教育救国”的信念。(3)他尊重学术,尊重人才,胸襟博大,容纳百川,不拒细流。如引进陈独秀与胡适等不同风格的人才。(4)他热爱学生。如想方设法营救被捕的学生,对学生一片赤诚之心等。(5)他博学,学贯中西,善于借他山之石,来塑造北大。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