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精品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精品教案

ID:1152423

大小:86.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6.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领悟“敬业与乐业”精神的主旨,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学习重点朗读课文,找岀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文章的论证层次。学习难点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培养好学、乐学的情感。学法指导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环节一新课导入古今中外,有许多対自己的职业充满着无限热爱的人。白求恩,他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技术精益求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扬。诺贝尔,他全心研究炸药,自己多次在实验中死里逃生,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不放弃,最终成功研制出了炸药。对待自己的工作,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今天这篇文章《敬业与乐业》将会告诉我们答案。环节二自一、助学资讯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 环节二自主学习梁”。箸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全集》。二、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佝偻(gOulou)承蜩(tiao)心无旁鹫(wu)亵渎(xiedu)••••••骈进(pian)强聒(gud)倘若(tang)禅师(chan)2.理解词语。敬业乐群:语出《礼记•学记》。意思是专心于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骈进:并排前进。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不舍,不停。亵渎:轻慢,不敬。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安于现在所处的位置,做好分内的事,不企求本分外的事。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言行相顾:言行一致。容赦:原谅赦免。三、整体感知1.木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2.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根据这几个问题,思考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课文总体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即开头总起全篇;然后从“有 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1.可以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有业、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环节三合作探究—、深层探究(一)分析“有业之必要”作者在论证“有业Z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二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二)分析“敬业的重要性”1•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先解释什么是敬业。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鹫;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2.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三)分析“乐业的重要性”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环节三合作探究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并列出了四个理由。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儿种论证方法?作者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2.文末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1)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有业)(2)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鹫,忠实地把它做好:(敬业)(3)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乐业)二、语言赏析1•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着找出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1.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狡,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 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1)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秋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三、探究写法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充分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点,中间主体部分分三层分别论述“有业”“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2.论证说理,引经据典。本文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儒家的《礼记》《论语》、孔子、朱熹、曾国藩,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的百丈禅师,都被作者拿出來证明自己的观点。还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3.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文章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篇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依次论述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又用环节四主“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点旨拨敬业与乐业归梁启超纳教「提出论点:“敬业与乐业”(1)学「论述“有业”的重要性(2-5).分析论证: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1论述“敬业”的重要性(6、7)书论述“乐业”的重要性(8)总结勉励:敬业(责任心)、乐业(趣味)(9) 环节五拓展延伸1•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好好揣摩。2•文屮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关于议论文的知识点单纯地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接受。在梳理文章结构时,釆取小组讨论、全班质疑的方式,逐步把相关知识融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在反复朗读课文中,采取寻找格言警句体会其作用,以及为文章再补事例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6敬业与乐业粘彩开篇词爱迪生曾经说过:人生是短暂的。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工作。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思考过人生与事业的关系吗?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应该“敬业”“乐业”,并深信这是人类生活最合理的方法。阅读此文,相信你的心中会对这个严肃的话题有新的认识。学习II标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3.掌握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方法:举例子和讲道理。4.体会演讲的口语特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人生基于事业才有价值,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事业的态度。“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近代学者梁启超关于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见解,听听他的宏论,可以激 发我们深入地思考。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厌恶(w£i)禅师(chan)佝偻(gulou)••••咽气(yan)骈进(pian)哭丧着脸(sang)•••佛门(忆)强聒不舍(gud)2.词语解释。敬业乐群:对口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屮一段或一句的意思。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亵渎:轻慢,不敬。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3.经典词句积累。(1)安其居,乐其业。(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4)主一无适便是敬。(5)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6)用志不分,乃凝于神。(7)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Z将至云尔。4.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屮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近代著名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一生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政治活动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三十九万字,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者。《饮冰室合集》共计148卷。5.文体链接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対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同时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②思维淸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6.背景链接《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屮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屮华职业教育社创办,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 和职业道徳。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整体感知1.让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下列儿个问题:(1)找出本文的屮心论点。【交流点拨】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2)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几个问题?【交流点拨】①有业;②敬业;③乐业。(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交流点拨】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2.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交流点拨】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主体部分分别论述了“有业”“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末段总结全文,简而言之,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可见全文的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二)深层探究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屮关于有业、敬业、乐业的论述思考下列问题:1.“有业之必要”的三个主要论据是什么?【交流点拨】孔子的两段言论;百丈禅师的故事;作者自己讲的道理: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2.阅读2〜5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交流点拨】作者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举例论证),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3.阅读6〜7段,用原文回答,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交流点拨】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即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鹫。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4.文章是怎样论述“乐业”的?【交流点拨】①(身入其中)在工作中寻找快乐。②(奋斗前去)在奋斗中感受快乐。③(比较骈进)在竞争中体味快乐。④(省却烦恼)在投入中享受快乐。5.文章第8段中作者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试着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交流点拨】示例: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因为抱怨而想放弃。(其他符合要求的表述也可以)6.说说本文在论证论点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说明。(1)“有业Z必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交流点拨】引证:引用孔子言论。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讲百丈禅师的故事。反而论证:不是讲“有业”有什么好处,而是讲“无业”有什么坏处:百行业为先,万恶懒 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2)“敬业”一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交流点拨】引证:引用朱子言论。 道理论证: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举例论证: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当木匠做桌子和当政治家建共和国。(3)“乐业”一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交流点拨】道理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四条理由。反面论证:天下的第一等苦人、第二等苦人。引证:孔子的两句话。(三)积极准备组织学生准备演讲稿,下节课学生进行即兴演讲。四、板书设计敬业与V乐业[一、揭示中心“敬业乐业”。(1)二、论述敬业和乐业的(2〜8)〈论述"敬业"的重要性。、论述“乐业”的重要性。三、用“责任心"和••趣味”勉励人敬业乐业。(9〉「论述“有业”的重要性。(2〜5)(6.7)重要性。(8)五、拓展延伸积累有关敬业乐业的名言。【交流】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罗素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罗佐夫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杨振宁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木村久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第二课时—、新课导入1.让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有关敬业与乐业的经典格言。2.复习导入:伴随着这一句句耐人寻味的名言警句,让我们继续跟随梁启超生动有力的笔触开始今天的语文学习。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语言品析组织学生朗读或自读课文,互相探讨下列问题:1.“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直捷”和“直接”一样吗?【交流点拨】直接:不经过中间事物的。意思范围较宽泛。与“间接”相对。直捷:直截了当,似乎比“直接”更“直接”。也写作“直截”。意思范围较窄,只与动作行为相关。也没有与“间接”相对的意思。2.“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消化面包的机器”是什么意思?【交流点拨】不劳而获的人;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废物。3.那为什么不直接说,而用“机器”之喻?【交流点拨】幽默、风趣,有讽刺意味。 1.“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这句作如下改动可以吗?为什么?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也是一样在淘神费力,也一样是苦。【交流点拨】不可。原句是反问句,语气更肯定。2.“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删除画线的文字可以吗?为什么?【交流点拨】不可。原文不但语言通俗,如话家常,而且有强调作用。(二)文本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入组点拨。)1.思考:作者提出了许多关于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哪一点?有不同意见要说明理由。【交流点拨】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学生的见解只要言Z有理,言Z有据,就应鼓励。)2.学了本文,大家有什么体会?在生活学习中应该怎么做?【教师点拨】那些乩人做的琐丰,很多嘟忠实满地宪咸,他们都可必漱拓“夭地同第一著人”o这祥的俐&在我们身边韦很多,我们屮哮啖怎将做才篇夭地同第一著人呢?(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三)即兴演讲(教师设置情景,组织学生来一个即兴演讲或是辩论。)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但也有人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哪一个说得对?为什么?【交流】生甲:作者这样说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脚踏实地、勤恳敬业,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生活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生乙:职业分工即使没有“贵贱”之分,却也有“高下”之别。下层百姓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严,有时还要饱受欺凌。拉黄包车与当大总统,生活判若天壤。让下层百姓“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不平等秩序之嫌。一支部队,元帅只有一个,士兵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怀揣元帅梦,不安心做士兵,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不禁令人怀疑。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而不成,人生岂不尽是失败?生丙:两种说法适用的语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观也有区别。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安于本职,不可好高鹫远,体现了隐忍而内敛的中国式人生哲学。拿砺: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人本位、外向型人生观的体现。三、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总(第1段)J(有业(前提)(2-5)分(2—8段)[敬业(基础)(6-7)J[乐业(最高境界)(8)总(第9段)四、拓展延伸下列名言能证明课文中的什么观点?1.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动。——吴玉章2.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杨振宁3.经受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有坚强的体魄。——佚名4.百事之成必在敬也。——荀子5.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交流】1、3、4句可以证明要敬业的观点,2、5句可以证明要乐业的观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