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敬业与乐业教案 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敬业与乐业教案 新人教版

ID:1152405

大小:135.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教学目标1.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词的特点。2.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观点的方法。3.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哲理,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建立快乐学习观。教学重难点1.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观点的方法。2.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当时的人们奉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条,主张“学而优则仕”,以显亲扬名,出人头地,鄙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梁启超先生正是为了矫正世风,才发表这样的演说。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二、资料助读扫障碍1、走近梁启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思想家,学者,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诸多领域。2、理解积累词语:征引教诲旁骛亵渎衔着层累骈进万不能容赦断章取义不二法门强聒不舍敬业乐群理至易明言行相顾3、简要介绍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就是作者是文章中要表述的主要观点,用来支撑、证明观点的道理和事实就是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方法称之为论证方法。三、编写提纲理思路1、议论文讲究严密的逻辑思维,所以理清思路对于议论文的学习特别重要,首先来学习编写提纲以理清思路。提纲编写方法:顺应文章的逻辑思路,用笔划出文中关键词语和重点词语,然后再标出论点,注明论据,最后在纸上写出提纲。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各段的主要观点及依据。2、列提纲,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提纲。3、教师小结:这篇文章层次清楚,说理透彻,以敬业乐业为论题,首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然后从有业、敬业、乐业三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四、有效概述知方法1、理清文章的思路还不够,更要知道梁启超先生是如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学习概述,通过概述来了解论证的方法。3 2、以“有业”(即2-5段)为例,引导学生学会概述:作者是如何论述“有业”的重要性呢?首先引用孔子的两句话从反面证明无业的害处,再举百丈禅师的事例从正面论证“有业”的必要,最后作者把“没有职业的懒人”比作“社会上的蛀米虫”,形象的表现了作者对“懒人”彻底讨伐的态度。作者采用引用论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举例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引经据典,条理清晰的论述了“有业之必要”这一观点。3、按照这种方法,学生概述“敬业”与“乐业”两个部分,教师学生共同讨论,得出最佳答案。五、定题讨论明精髓1、作者有理有据的论述了“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一论点,在文中有许多说理透彻,富有哲理的句子。思考如下问题:①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②如何理解“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③你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④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⑤文章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应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怎么看?2、学生研讨探究,教师相机点拨:①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②有些人对自己的工作觉得苦,他的意思是苦和乐都在你的内心,而不在客观的事情。③“合理的生活”,首先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④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⑤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幸福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六、比较阅读品语言1、本文不仅是一篇议论文,更是一篇演讲稿。演讲稿的语言有何特点呢?比较:你认为哪一段表达效果更好些?为什么?①A.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B.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3 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儿费劲演讲,你们认真倾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吃酒,还是一样在淘神费力,还是苦?②A.这件事分明不能不作,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做又不能逃过。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是专门替自己开玩笑。  B.这件事分明不能不作,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做又能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替自己开玩笑吗?2、学生讨论阐述,教师小结:演讲的语言应采用精练而有感染力的口语。3、学生从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感受演讲词的语言特点。七、课后练笔展才华梁启超先生说:“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我们的“学习”已经八年有余了,你知道学习的不二法门是什么?学了本文,你能学习本文的条理或方法,论述一下学习的重要性及正确对待学习的态度么?布置课后练笔作文:《论学习》。结束语:课堂学习时间终归非常有限,所以课内学习并非终点。让我们课外再去读一些关于“敬业与乐业”的名言或文章,让这些思想渗透入我们的灵魂深处,在你面对现在的学业唉声叹气时,在你将来面对不喜欢的职业怨天尤人时,希望这篇文章以及课外阅读的文章都能给你带去无穷的力量! 教学反思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