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ID:1151823

大小:2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教师:张宗雄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2、学情分析九年级上学期学生刚接触议论文,学生对议论文知识点的了解还不系统,在该课的教学前,先要系统介绍议论文的一些相关知识及学习议论文的一般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例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开拓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是教读课文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而九年级的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还非常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学习生活体验相结合,在研讨探究中,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同时在反复诵读中,要注意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和口语特点。拟用两课时完成阅读教学。今天是第一课时,重在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第二课时重点放在对举例子讲道理论证方法、演讲与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格言警句的体会等方面的讲解上。3、说本课的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2)能力目标: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3)德育目标:感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4、说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5、说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二、说教法1、朗读法。对于课文的学习,读是掌握其内容的第一法宝,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速读,初步感知课文结构,然后再通过反复朗读,练习品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学习领会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生活态度,让学生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3、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制作的课件有较强的动画声响效果,能更好的辅助语文教学,使其图文并茂,声色兼备,进而更快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效果。三、说学法1、自主学习:对于基本的文学常识,如文章字、词,对文章的基本理解等以自主学习为主。2、合作学习:对于难点问题,由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合作来完成。3、探究学习:对于课文中有一定探究深度的问题,如“天下第一等人”的认识,积极深入地引导学生探究,扩展延伸。自主合作探究法是教学改革中大力提倡推行的一种方法,在课文学习中要尽力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多种因素,使学生们积极合作、共同研讨解决疑难。力求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入学习中,变“我学会”为“我会学”。四、说教学过程1、导语设计激发兴趣。从学生志向入手,积极调动学生兴趣,为领悟课文真谛及反思自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资料助读。包括三项内容:作者介绍、背景资料、演讲常识,在对作者了解的同时更进一步的激发学习的欲望。3、基础演练,预习检查。课文难点字词句较多,对预习的检查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积累经典语句、格言,提高语言感悟力。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重在对议论文的认识与课文结构的把握,初步感知文意。 5、合作探究问题研讨。在教学中,我特意设置了关于“合理的生活”“天地间第一等人”的探讨,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6、反思提升,文意延伸。教师应及时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感受,从而更好地认清自己现在应该如何去做,如何把握自己现在的青春年华,有很深的实际教育意义。7、思维拓展布置作业。我设置的写感受的课后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兴趣,效果应该很好。在写作中,学生会静下心来思考,应该树立怎样的远大理想,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培养兴趣,应该拿出怎样的实际行动,从而真正领略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只要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会有很大的收获。五、总结反思综观来看,本课从课程的设计来看,努力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来看尽力体现“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三主原则;在学习方式上极力注重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能尽自己所能将传统的朗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相结合;从问题的设计上,努力做到从易到难,体现梯度。当然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有不足之处。最后衷心的希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使我在本次教研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经验,更好地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