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敬业与乐业》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ID:1151473

大小:69.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敬业与乐业》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敬业与乐业•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本文是梁启超于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一次演说的演讲词。这篇讲演词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什么是敬业,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全文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表达通俗透彻,说服力强。(二)学法引导本篇讲演词针对性强,阅读时,可设想自己是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以便更好地接受作者的观点。另外,学以致用,学本文官多联系自身实际,谈读后的感受。对文中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引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应逐一分辨。对引用的名言警句也要理解意思并懂得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三)审美鉴赏条分缕析的理趣美这篇惭荽蚀诱・•・•・・淮A情阵从春蝇痂岂欢穆曲胞闹行模拔膜沸拧匆道忠息母班郑侨死师魄车欢拧薄V鬟…糠址至讲惴九鸾蟹沿龊筒俄。确治签裁词恰熬匆怠保"-J::'.;,丁・•:欧治妒跪柏茏胞嚼忠怠A礁船致郁闫叫胁17.校⑮咏诵蛇未视钱暗谪弧薄暗诙保忧冗曰允境tii箕驳车愦巍D-I惨唤妖匀凶芙幔赋觥靳鹑涡摹本褪恰熬匆息保叭公丁本褪恰袄忠息保灰柜望硕源约旱闹肥担及挥性鹑汰模昵G叮。裸匆涤形忠档木瘢口闹轮叫.■珀猜褪侨死哈昂侠森纳睢保。们苛叶嬷..康母星槿野鳏纤珏司芈岗?SPANlang=EN-US>第3页共3页 (四)重难点突破1.阅读课文,尽可能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敬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文中的“业”和“敬业”精神?【析】此思考题的前一问着重在于考查学生理解课文、提取文中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后一问则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参考答案】根据自己的才能、境地,从事一种职业,力求做到圆满,就是“敬业”。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从劳苦工作中找出快乐来,就是“乐业”。对于“业”不能只局限地理解为狭义的职业,它可以广泛地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局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对于“敬业”精神,应该理解为热爱自己的事业,干一行,爱一行,不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2.下面两句话都是《敬业与乐业》中引述的孔子的话,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引述这些话的?引述这些话有什么目的?①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析】此题要求学生能理解文中引用的名言警句的意思,及其作用,从而领会引证在议论文中的好处。【参考答案】第①句是本文作者在阐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的观念时所引的话,作者认为做事要敬,就是把全副精神都用在事情上面,丝毫不可分。而孔子的这句话,赞成人人要按自己的职责办事,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为旁的事劳神,与作者的主张一致。引用孔子的这句话,可以为作者自己的主张提供有力的佐证。第②句话是作者为解释为什么要乐业而引用的,作者认为凡职业都有趣味,能够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人类的生活才有价值。而孔子就是从他的自身经验中领略出趣味来,所以说出“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以乐为至高无上境界的话。可见圣人在几千年前就有这个体会,从而反证作者的见解。3.文章第4段中,作者在举例比较英、法两国的国民性质,在对比英、法两国人在公事房里头的表现和走路时的注意力之后,说:“这些话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但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句中“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这些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析】这道题意在引导学生注意对文章遣词造句的推敲,体会议论第3页共3页 文论理讲究语言的严密性特点,也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参考答案】这些词语不能省去。因为如果直接说“这些话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就仿佛作者完全肯定了那位法国学者书中的话,语言表达显得欠周密。而加上这些词语,讲演的逻辑性就很强。4.如何让你来论证敬业与乐业,你能提供哪些新的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析】此题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敬业与乐业的理解,也是在锻炼学生紧扣论点选择适当论据的说理能力。关键在于选取的论据是否能紧扣论点,证明论点。可以先找敬业的论据,再找乐业的论据,进而找敬业与乐业相互关系的论据。【参考答案】略第3页共3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