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五单元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下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五单元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下册

ID:1150844

大小:1.32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五单元10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预习梳理与积累 预习助读【认识作者】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他承担了整理马克思手稿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除了同马克思合撰的著作外,他还著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自然辩证法》等。 【了解背景】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特里尔城,1841年大学毕业。从1842年担任《莱茵报》编辑起,到1883年3月14日逝世,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41年,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类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844年,恩格斯在巴黎跟马克思相识,从此以后,“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他们共同起草的。 1870年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同住在伦敦,“他们两人始终过着充满紧张工作的共同的精神生活”(列宁)。马克思逝世的第三天,即1883年3月17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是他的亲密战友和亲属。在葬礼上,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伟大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对马克思所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赞颂。 【相关链接】悼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文章。狭义的悼词指在追悼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寄托哀思的专用哀悼文体。 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1)繁芜丛杂:多而杂乱,又没有条理。(2)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钻研。(3)坚韧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4)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5)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3.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1)不可估量不可限量辨析:两者都表示“不能够看出,不能够估计”,但适用对象不同。“不可估量”,不能轻易估计衡量出来,形容数量大或成就高。“不可限量”,形容前程远大。例句:①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②相关专家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但目前离赶超人脑还有非常漫长的距离。 (2)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辨析:两者词义相近,都有“一下子明白过来”的意思,但适用范围不同。“恍然大悟”只表示思想上一下子醒悟了,“豁然开朗”还表示心境、环境、情况等从幽暗、狭窄、不明朗转为开阔明朗。例句:①就在这茫茫无际的黑暗里,他眼前豁然开朗了,他看见了黎明前的晨星与曙光。②听完主持人的发言后,他那恍然大悟的样子着实令大家捧腹。 研习讨论与鉴赏 问题研讨【任务一】把握本文的观点态度1.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一生的主要贡献有哪些?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参考答案:①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②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规律③在其他领域的发现④参加革命实践,宣传革命,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2.“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文章最后一段用一句话结尾,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这句饱含深情和敬意的结语,再次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一生,既是悼念,又是表达对马克思为之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充满信心。这一结尾,简明扼要,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任务二】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体会文章丰富的情感内涵(以第1段为例)1.“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中的“最”字和“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中的“还”字能否删去?为什么?参考答案:不能删。“最”这个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思想界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和影响,“还”字流露出未能在马克思临终时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 2.“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能否用“心脏停止跳动”代替“停止思想”?为什么?参考答案:不能。使用“停止思想”这个词语,不单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讳饰”手法,还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马克思的逝世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一个最睿智的、最重要的头脑。这样写也委婉地体现出作者无限的遗憾、不舍与悲痛之情。 课堂活动马克思是一个德行高尚的人,也是一个抱负远大的人。那么,马克思的伟大体现在哪些方面?这对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有怎样的启示?答案示例: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的理论、思想,他开启了一个时代;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的革命实践,他的斗争卓有成效;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的意志和精神,他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的人格魅力,他一生中几乎无一个私敌,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无产阶级,献给了全人类。 马克思的人生选择及其不懈奋斗的精神对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有多方面的启示。第一,在确立自己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时要考虑时代的需要。人不仅要有现实的追求,还要有远大的理想。第二,要将自己的追求同民族的利益、国家的需要有机统一在一起。第三,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坚忍的意志,更离不开持之以恒的行动。 整合建构【思路整合】 【审美鉴赏】缜密的逻辑结构本文采用典型的总分结构,起承转合,详略有致,收放自如。第2段是一个总论,概括地描述了马克思的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作者概说马克思主要有两方面的贡献,一是“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贡献,二是“对于历史科学”的理论贡献。 第3、4段讲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科学”的伟大贡献: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二是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在讲述这两个发现时,恩格斯恰当地加入了自己的观点与评价:将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达尔文发现生物进化论相并提,称剩余价值规律发现之前的一切相关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通过这些表达,恩格斯充分说明了马克思的发现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表达了对马克思的钦佩与崇敬。 第5段简述了马克思在其他众多领域的研究情况。前文的“两个发现”和这段的“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形成点和面、详和略的叙述关系,进一步赞扬了马克思卓越的研究能力、广泛的研究兴趣和深入的研究精神,更全面、丰富地展现了马克思的个人风采。第6、7段讲述了马克思“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的卓越贡献,介绍了马克思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概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 第8段的讲述形成了两组对比:无产阶级与其敌人对待马克思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敌人对马克思的嫉恨、诬蔑与马克思的“毫不在意”。这样的对比展现了马克思顽强的革命意志、宽广的领袖气度与胸怀,又表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与爱戴。最后一段,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一生。本文的总体思路是“悲痛—颂扬—悼念”。先总述贡献,再分层细化叙述,环环相因,丝丝入扣,体现了作者思维的缜密。 【素材挖掘】 练习思考与运用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答案:D解析:D项,“卓”应读“zhuó”。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D解析:A项,“卓有成效”指成绩、效果显著。不能修饰“表现”。B项,“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不能用来形容对问题的看法。C项,“繁芜丛杂”指多而杂乱。句中想表达的是资料之多,而不是资料杂乱。 3.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使整段文字意思通顺,正确的一项是()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A.即使因此甚至而且B.即使但是甚至而且C.如果可是从而何况D.如果可是从而而且 答案:B解析:“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是情况的假设,应用“即使”;后面说马克思其他领域的发现,前后形成转折关系,应用“但是”;再接着列举马克思在数学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形成两层递进,分别用“甚至”“而且”。 4.下列对“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马克思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在理论上还有许多工作未做。B.像马克思这样献身于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家是很少见的。C.说明马克思的逝世将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D.说明马克思把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当成毕生的使命,决心为此而奋斗的精神崇高而伟大。答案:C解析:注意句中的关键词“空白”。 您好,谢谢观看! 二、思考与探究5.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何启发?你是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的?请联系社会现实谈一谈看法。答案: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