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夹河中学高中语文第三专题阿房宫赋四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夹河中学高中语文第三专题阿房宫赋四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

ID:1148673

大小:4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订线《阿房宫赋》课题:《阿房宫赋》(四)教学目标:1、掌握积累第四段相关文言知识点2、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教学重难点:1、掌握积累第四段相关文言知识点2、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教学过程学生活动部分个性备课 一、疏通第四段文意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扌巨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二、整理归纳第三段文言知识点1.词类活用(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2文言句式(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秦人不暇自哀。三、【研习文本】1“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问:作者设计了两个(假设)兼论六国和秦的灭亡,共同原因:(不爱其民)2、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㈠句中四处“后人”之所指是:BA.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唐朝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B.①②④相同,都是指秦以后唐以前的人;③是指唐以后的 人;学生活动部分个性备课装订线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0.①④相同,都是指唐人(如杜牧),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㈡这句话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借古讽今,历史教训,警示后人,讽谏统治者【知识整理】一、实词1.一词多义(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⑦一鼓作气(初次,第一次)(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④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3)取①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夺取)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収(拿)④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同“娶”)(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5)使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叫、让,使令动词)②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连词)③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派遣,动词)④人皆得以隶使之(使用,驱使,动词)⑤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使者,名词) 二、虚词(1)焉 ①盘盘焉,mill焉,蜂房水涡(助词,……的样子)②或师焉,或不焉(语气助词)③且焉置土石(代词,哪里)④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⑤枳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在那里)⑥犹且从师而问焉(相当于“之”)(2)而:①骊山北构而西折(并列连词,又)②不敢言而敢怒(转折连词,却、但是)③准得而族灭也(表修饰)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表假设,如果、假使)⑤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代词,你)(3)夫①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语气助词,表感叹)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语气助词,用于句首,引起议论)③予观夫巴陵胜状(指示代词,那个)④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的通称)当堂检测:翻译句子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课后自译并背诵第四段课堂反思: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