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天净沙·秋》教学设计

ID:1144509

大小:91.3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6-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净沙·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文因情而生故语文教学要抓住“情”字体现人文性    2、语文要读诗歌更要读在读中想景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念人    3、读与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工具性    4、注重扶放的过渡渗透学法授之以渔    教学流程:    一、教学《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我国唐代诗歌非常有名出了许多有名的诗人你知道的有谁背一首他的诗    2、到了宋代词又相当有名你知道的词人有谁请背诵一首他的作品    3、而到了元代曲又非常流行(板书:元曲)今天学习一首元曲——《天净沙·秋》(板书)读文章要先读好题目“天净沙”是这首曲的什么“秋”呢从单单一个“秋”字你知道了些什么(秋季秋景)    4、读读这首元曲多读几遍读通读顺读出曲的节奏美    5、指名读随机点评     6、借助注释仔细读读这首曲子思考:这首曲写的是秋天什么时候的景色你从些地方看出来的(秋天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从“落日、残霞、轻烟”可以看出)    7、孤村与轻烟落日与残霞老树与寒鸦读完后你觉得秋天傍晚的景色是怎样的(凄凉、冷清、孤寂……)    如果你看到了你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村子太孤寂安静了;大发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看到饱经沧桑、毫无生机与活力的老树听到寒鸦鸣叫真是凄凉)    8、第三句写的鸿雁有什么有什么特点?(一点:说明远高;影下:说明速度快)从大雁的这些特点你体会到了什么(大雁在振翅高飞大雁的动感美等这就是冷清之境中的秋的“活力”)    9、最后两句作者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颜色)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绚丽多姿、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这就是秋的绚丽多姿)    10、过渡:在作者眼中秋是孤寂、凄凉的又是充满活力的更是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    11、练习读好前两句读出凄凉、冷清、孤寂的感觉声音要轻、缓第三句要读出作者看到飞鸿打破凄凉、冷清、孤寂后的惊喜读出飞鸿速度之疾之快最后两句要向人们展示一个五彩绚丽的世界声音略快略高     12、文因情而生(板书)白朴的大半生在做官他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于是选择了离开归隐山林或许是冷清的这是孤寂的人生;但能在寂寞中振翅高飞这是奋斗的有追求的人生;在经历孤寂、奋斗以后你便会拥有秋天般多彩多姿、绚烂迷人的人生作者就是通过这首曲来表达这样的心境的    13、配乐朗读人们说诗歌就是音乐音乐就是诗歌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节奏美音韵美(男生读女生读教师读)    二、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总结学法:要读熟读出节奏美韵律美    2、指名读适时指导    3、请同学们仔细默读《天净沙·秋思》,用你的一双慧眼发现它与《天净沙·秋》    有那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曲牌相同作者朝代相同都写了秋季、秋景都写了老树、乌鸦写了夕阳西下傍晚时的景色景色都有令人凄凉的感觉    不同点:题目不同作者不同景色也有不同表达的情感不同    4、这首曲写了夕阳西下时作者的所见所思所闻夕阳西下时候    夕阳西下是鸟雀归巢的时候看着眼前的“枯藤老树昏鸦”内心无比悲凉因为——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是人们顺着弯弯的小桥沿着潺潺的流水回到温馨的家的时候家里有白发苍苍的父亲正在缝补衣服的慈母有活泼可爱的孩子有勤劳贤惠的妻子……可看着眼前这无比温馨的家的画面令人倍感悲伤我也有一个温馨的家可是此时却——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陪伴作者的只有寒冷的秋风、一匹骨瘦嶙峋瘦的老马还有这条漫长的不知尽头的古道因为——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你因何肝肠寸断?(因在他乡有家难归因此情此景此地因浓的思乡情)    5、集体配乐朗读    6、配乐口头改写    夕阳西下在这条漫长的不知尽头的古道上慢慢走来一个人只见他蓬头垢面面容憔悴一脸的沧桑陪伴他的是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凛冽的寒风卷着黄沙打在脸上卷起他枯黄的长发眼前“枯藤老树昏鸦”令人倍感凄凉“小桥流水人家”让人无限羡慕让游子不由地想起家乡那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馨的家园;想起了年迈的父亲白发苍苍的母亲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勤劳贤惠的妻子………夕阳西下正是鸟儿归巢羊儿归圈人儿回家的时候想想自己今夜又要栖居何处看到此情此景游子不由地吟诵出一首曲来——    (师生配乐同诵《天净沙·秋思》)    7、我们写文章要注意对环境、景物的描写用景来衬托心情我们也要记住文因情而生    总评:    1、文因情而生故教学要抓住“情”字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这两首元曲都写了秋景:《天净沙.秋》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享受美景的情致是对人生理想的抒发前两句作者营造了一个秋天黄昏孤寂清冷之境紧接着用“飞鸿”打破沉寂使得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后三句由远及近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的画卷一切令人赏心悦目凄凉冷清孤寂之感一扫而光人生就如此曲描写之境界:只有忍受得孤寂冷清只有在孤寂冷清中振翅高飞努力不止人生才会变得色彩斑斓《天净沙·秋思》借秋景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枯藤老树昏鸦”乃“夕阳西下”时凄凉之景令人心悲;“小桥流水人家”则为温馨之景易勾起游子思乡之情思;“古道西风瘦马”勾勒出了游子只有瘦马相伴、西风相随而脚下古道却悠远、漫长、崎岖、坎坷的悲凉处境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已然衬托出“断肠人”流落他乡、有家难归、遥思故园的凄楚教学时就是通过读出情感想象意境玩味语言让学生与文本交流与作者沟通使心灵受到触动    2、语文要读诗歌更要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想景在读中念人    读首先要读得熟练有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其次读中想象把文字转化成画面在脑际形成意境再次读中悟情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入情入境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与意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乃该曲情感之中枢怎样体悟游子肝肠寸断的情绪因为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采取把口述景致与诵读相结合层层递进步步累积直至感情到达爆发点    3、读与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工具性特点    在读、想、悟、说的基础上在对语言凝练的文本充分解读之后让学生自由改写是对文本的再学习是对学生想象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的具体体现    4、注重扶放的过渡授之以渔渗透学法     对事物相似性与相异性的鉴别是人类思维的基础鉴别相似性与相异性是一种高强度的学习活动因为两首元曲相仿的地方甚多为学生自学提供了相似的文本基础通过找出相似性(共同点)和相异性(不同点)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引导发现两首元曲诸多共同点之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读悟体会其不同点进而深刻体会:文因情而生不同的心境产生截然不同的文学作品即使在所选取意象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板书设计:    (文因情而生)    凄凉、孤寂、冷清    凄凉之悲    天净沙·秋    充满活力、振翅高飞    天净沙·秋思    温馨之悲    断肠人在天涯    绚丽五彩斑斓    处境之悲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