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北固亭》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京口北固亭》学案

ID:1143822

大小:5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文本研习,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2、进行诵读,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重点难点1、探讨用典的意义;2、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第一学时一、作者生平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他出生前十三年,北宋遭遇了靖康之耻,中原受金人统治,山东也被占领。他出生世族,祖父被迫降金,却不忘对他灌输爱国思想。辛弃疾一生以恢复故国为宏愿。二十一岁时就组织义勇军,展开抗金行动。后来,他带领两千名义勇军归附当时势力庞大的抗金义军,号称天平节度使的山东农民耿京,在军中担任“书记”。耿京后来被杀。辛弃疾于是在二十三岁时,南渡见宋高宗,为南宋朝廷服务,希望能光复失地。他历任江西提点刑狱,湖北、湖南转运副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抚使等。他曾不断上书提出收复失地、富国安民的方略,可惜不被采纳,反而还屡屡遭受迫害。辛弃疾失望之余,在四十多岁的壮年就已归隐长达二十年。但是间中只要一旦被起用,他总是把握时机,有所作为。1204年,朝廷委派他为镇江知府。他经常派人到金国侦察,为军士准备盔甲军装,为北伐积极准备。当时朝中韩侂胄专权,想以北伐来巩固个人权势,所以起用了辛弃疾等大批主战派人士。辛弃疾虽然渴望北伐,但他主张要有充分准备,反对韩侂胄轻率行事。因此,1205年辛弃疾又遭降职处分,他最后到铅山隐居,复国大志始终没有达成,最后抑郁而死。辛弃疾有感于山河破碎,朝政黑暗,统治者昏庸无能,所以往往在词里抒发爱国心声,表达壮志难酬,极度苦闷的心情,因此一向被尊为爱国词人。他的词以豪放为主要风格,但是婉约的词也写得很好,称为稼轩体。在词坛上虽然和苏轼并称为“苏辛”,但是词到了他的手里,有了更大的开拓空间,内容方面,任何题材都可以发挥运用自如。有《稼轩词》六百多首存世。二、题解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辛弃疾六十四岁时,被召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8 这以前,辛弃疾被迫退居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了。起用他的是执掌大权的韩侂胄。因为那时蒙古已经崛起在金政权的后方,金政权日益衰败,并且起了内乱。韩侂胄周要立一场伐金的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在那时濒临抗战前线。辛弃疾初到镇江,努力作北伐的准备。他明确断言金政权必乱必亡。他又认为:南宋要取得对金作战的胜利,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他曾对宋宁宗和韩侂胄提出了这些意见,并建议应把对金用兵这件大事委托给元老重臣。这无疑是抱括辛弃疾在内的。可是韩侂胄一伙人不但不能采纳,反而有所疑忌不满,他们借口一件小事故,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开禧元年(1205)索性把他调离镇江,不许他参加北伐大计。辛弃疾二十三岁从山东起义南来,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在南方呆了四十三年,开始时遭到投降派的排挤,现在又遭到韩侂胄一伙人的打击,他那施展雄才大略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代背景。三、语译千古以来的江山依然如故,但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已经无处可寻了。昔日繁华的歌台舞榭,英雄业绩,都随着时代的风雨吹打得无影无踪。夕阳斜照着的荒草杂树,一条普通的街巷里,人们都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刘裕横戈跃马带领雄师北伐中原,气吞胡虏,所向披靡,势如下山猛虎。元嘉年间,宋文帝草率出兵,想模仿西汉名将霍去病北伐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台祭天的丰功伟业,结果大败而归,以致看到北方的追兵就张皇失措地南逃。四十三年过去了,每当我眺望北方,还记得当年在烽火弥漫的扬州地区奋勇抗金的情景。往事不堪回首,现在人们竟在外族所建的佛狸祠里,迎神祭社,乌鸦忙着啄食祭品,一片社鼓喧闹。现在靠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第二学时一、赏析上片即景生情,由眼前所见面联想到古代两位著名的英雄人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首六句追忆三国时的吴帝孙权,感叹山河长存、人世沧桑。辛弃疾十分仰慕孙权,曾多次称赞他具有雄才大略,敢于和强敌曹操、刘备抗衡,确保父兄基业,使东吴政权得以巩固。京口一度作为吴国的都城,是在孙权称帝后才发展起来的。作者于此怀古,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他。这六句的大意是:雄伟壮丽的江山千秋万代依旧如故,可是却无处寻找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当年的歌舞楼台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已荡然无存,英雄的业绩也随着时光的消逝而无影无踪。悼古意在伤今,言外之意是说当前无人能够力挽狂澜,振兴宋室,抵御外辱。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六句缅怀东晋时的刘裕,盛赞其北伐时的雄姿和声威,暗示出自己杀敌报国的决心。刘裕于东晋末年挥师北伐,先后灭南燕,后秦,曾一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京口是刘裕(寄奴乃其乳名)的出生地,也是他起兵的地方,所以作者接着又想到了他。这六句的大意是:夕阳映照着荒草杂树,一条普普通通的街巷,人们都说刘寄奴曾经在这里住过。遥想当年,他统帅雄师北伐,横戈跃马,转战万里,势如下山猛虎。以上两段怀古,都与京口有关,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8 表达了作者反对偏安一方,希望能抗敌救国的急切心情,也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意蕴很深。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下片换头“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三句,用宋文帝刘义隆失败的故事,告诫南宋当权者对北伐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切不可轻敌冒进,草率出兵。据《宋书•王玄谟传》,宋文帝曾对殷景仁说:“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于是在元嘉二十七年(450)派王玄谟进攻北魏,结果由于准备不足,料敌不明,而遭致残败。又据《宋书•索虏传》,元嘉八年(431),宋文帝因滑台失陷,曾作诗说:“惆怅俱迁逝,北顾涕交流。”词中用三句话概括刘义隆的失败,言简意赅,目的在于以古鉴今,提醒韩侂胄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仓皇北顾”的悲剧再演。这充分说明辛弃疾深谋远虑,老成持重,对形势有着清醒的估计和认识。可惜他的忠告并未受到南宋当局的重视,结果“开禧北伐”终于遭到惨败,重蹈了“元禧草草”的覆辙。这三句借故喻今,凝聚着词人对国事的隐忧,针对性是很强的。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此三句宕开一笔,由怀古而转入忆昔。回想四十三年前,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曾占领扬州等地,造成严重的破坏,这情景记忆犹新。可是如今局面还是和当年一样,山河破碎,中原未复,祖国仍未统一,而自己却由“壮岁”进入了暮年,怎能不使人无比悲痛、感慨万端呢?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此三句再推进一层,由回忆自身的经历而转入描写当前的时事。词人站在北固亭上,仿佛看见江北瓜步山上乌鸦乱飞,听到社鼓咚咚,人们正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哩!词中所展示的这幅画含义很深,耐人寻味。作者的意思是说,拓拔焘(佛狸)本是外族入侵者,人们竟在他的祠庙前祭祀,鼓乐喧天,闹得不亦乐乎,说明百姓抗金意志衰退,心里的民族意识已经模糊。这都是由于南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执行妥协投降政策造成的恶果。“可堪回首”,一语千钧,不但使后两句的画面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内容,而且也表达出作者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结尾三句,以老将廉颇自喻,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表明如今虽然年纪老大,但雄心犹在,尚能为国杀敌立功,但朝廷是否了解我的一片忠心而加以重用呢?实在难以逆料。全篇以疑问句结束,反映了作者虽然被重新起用,但仍感到不受重用,难以尽展其才的苦闷心情。二、思想内容《永遇乐》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历来备受后人传颂,杨慎在《词和》中说,辛词当以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是《稼轩祠》中突出的爱国篇之一。1.表达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辛弃疾写作这首词时六十六岁,之前,被迫退居乡间已有十多年,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韩侂胄执政,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积极筹划北伐,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这首词题为“北固亭怀古”,一开头就从镇江的历史人物——8 孙权和刘裕说起。孙权敢于和势力强大的曹操抗衡,刘裕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平定叛乱。作者借这些京口当地的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2.警惕朝廷谨慎用兵词的下片提出“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他引用了元嘉二十七年,刘裕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听信彭城太守王玄谟的计策北伐,结果惨败,招致后魏的军队乘胜长驱直入到瓜步山,落得“仓皇北顾”的事,来对朝廷进行劝说。他突出了刘义隆好大喜功,缺乏自知之明,一心想像霍去病那样“封狼居胥”,结果因为急功冒进,用人疏忽而付出沉重的代价。辛弃疾借此来警醒朝廷从中吸取教训,提出对韩侂胄等人的忠告,告诫他们谨慎用兵,以免重蹈覆辙。3.忧时伤世慨叹山河长存,人世沧桑辛弃疾十分仰慕孙权,曾多次称赞他具有雄才大略,敢于和强敌曹操、刘备抗衡,确保父兄基业,使东吴政权得以巩固。可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词一开篇作者就感叹壮丽山河千古长存,但却无处寻找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当年的歌舞楼台经过长期风吹而打早已荡然无存,英雄的业绩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无影无踪。下半阕作者悼古伤今,说“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由怀古而转入忆昔。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与金人对抗,四十三年,岁月匆匆流逝,如今局面还是和当年一样,山河破碎,中原未复,但自己却由青年而进入了暮年,怎不会令人无比悲痛,感慨万端呢?4.忧心人民失去反抗意志,逐渐被异族同化“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作者再推进一层,由回忆自身的经历而转入描写当前的时事。作者站在北固亭上,听到佛狸祠下迎神赛会,人们竟在外族拓拔焘(小字佛狸,鲜卑族)所建的行宫,也就是后来的佛狸祠前祭祀,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说明百姓的民族意识已经模糊,人民失去反抗意志,逐渐被异族同化,令词人痛心疾首!5.感叹怀才不遇,不能尽展其才辛弃疾二十一岁时就已组织义勇军,展开抗金行动,一度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他后来投放南宋朝廷,希望收复中原,但一直受朝中主和派的排挤。如今四十三年光阴已逝,辛弃疾六十多岁时,虽然被韩侂胄起用,想要攻打金人。但他知道韩侂胄只为了巩固政权,好喜大功,不是真心重用他。因此词未三句,作者自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疑问句结束,反映了作者虽然被重新起用,但仍感到不受重用,难以尽展其才的苦闷心情。三、艺术特色这首词写得沉痛悲壮,语言精练深刻,虽然用典较多,但都合时事,用得十分贴切,艺术感染力强。1.善用典故,说服力强辛弃疾在《永遇乐》中从古代历史谈到眼前时事,不但征引了历史经验,也暗喻和借鉴了南朝宋的沉痛教训。词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将眼前景物与历史结合,目的是要借孙权、刘裕的英雄事迹提醒宋南的当权者应该积极奋发,收复失地。他借用刘义隆草率北伐失败的事迹,希望南宋朝廷记取惨痛的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末尾提到廉颇尽管年纪老大,赵王还想起用他,派使者关怀他,“尚能饭否”8 ?但词人纵有满腔爱国热忱,却苦于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辛弃疾运用典故来处理复杂的感情,将历史与现实结合,避免平铺直叙,达到曲折含蓄,借古讽今的目的。通过用典来说理,还可以产生艺术距离,赋予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2.脉络分明,一气呵成《永遇乐》分上下两片,上片咏史抒情。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楼,联想起和京口有密切关系的孙权和刘裕。他除了赞扬他们的彪炳功绩之外,也慨叹了他们终究躲不了人生短暂的现实。下片的内容和感情更加复杂。在短短十二句中,表现了三种不同的思想和感情。开始的“元嘉草草”三句承接上片,写刘义隆远远不及刘裕,提醒南宋朝廷切勿重蹈覆辙。紧接着以“烽火扬州路”和“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作对比,对南宋朝廷的安于逸乐,苟且偷安感到悲愤。最后通过廉颇的例子,表明自己虽然年老但壮志犹存,却苦于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使读者不期然为他的遭遇唏嘘叹息。上下两片的层次分明,脉络清楚,怀古伤今,感情真挚,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到慨叹自己壮志未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辛弃疾巧妙地将写景、咏史、抒情结合在一起,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3.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辛弃疾赞扬孙权和刘裕的英雄事迹,来反衬出南宋统治者的软弱无能;用刘义隆的北伐惨败,来类比韩侂胄的鲁莽冒进,不但能摆出事实,与人以深刻印象,还能增强说服力,深化主题。他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来突出战场上的刘裕英勇无比;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来刻画刘义隆失败后的狼狈慌乱,对比性强。“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表面看来是一片和平欢乐的景象,实际上佛狸祠是侵略者北魏太武帝的行宫所在地,在佛狸祠举行迎神赛会,喧嚣的神鸦社鼓,突出了人们的愚昧无知,安于现状,而这也更能反衬作者焦虑伤感的心情。4.语言精练深刻、形象性强辛弃疾借用一连串的典故,以及其精炼的语言来借古喻今,既有写景,叙事,又有议论,抒情,古今人物形象形强。他写人三言两句,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他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短短三句,就突出了刘裕率师北伐,气吞山河的英雄形象勾勒出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写自己南渡已经四十三年,却始终没有忘记收复失地的重任,简单三句便表述了词人的爱国情操与抱负。最后采用问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使自身年华老去,却又报国无门的怨愤形象跃然纸上。8 第三学时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舞榭()歌台巷()陌金戈()元嘉()仓皇()无觅()孙仲谋()狼居胥()廉颇()佛狸祠()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1)千古江山(2)赢得仓皇北顾(3)可堪回首(4)烽火扬州路3、文学常识填空。辛弃疾,字,号,(朝代)词人。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4、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怀念廉颇,感痛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B.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C.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响南宋统治者。D.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5、对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警告韩侂胄不要急于事功)6、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7、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语序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8、名句填空。(1)元嘉草草,,。(2)四十三年,,。(3)凭谁问,,。8 阅读训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9、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复国,但孤立无援,其豪放词每有苍凉沉郁、粗犷悲愤之致,从下片中你能读出这种韵味吗?试举例分析。10、天下英雄何其多。稼轩为何独钟情于孙仲谋呢?“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和“生子当如孙仲谋”为例,谈谈你对此的认识。8 答案:1、xièxiànggējiāhuángmìmóuxūpōcí2、(1)长远的年代(2)落得(3)哪堪,不堪(4)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在的“省”3、幼安,稼轩,南宋,苏轼,苏辛4、B5、C6、B7、C8、(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9、下片先回溯历史,用讽喻手法,意在汲取教训;词尾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作者的悲愤之情,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诗人的自我形象。10、孙权的风流余韵虽荡然无存,但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却历历在目。虽处群雄纷争的时代,吴国却能出现和平气象是因为他能确保自己的国土不受外敌侵犯,写孙权既激励自己,又担忧时局。8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