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

ID:1143548

大小:31.0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中午好! 我是李昀羲,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进行说课。我选择的篇目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接下来,❤我将从说课标教材、说教学方法和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结合新课标中主动、合作的教学理念进行说课。 【说课标教材】  一、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始终做到不做教参的搬运工、知识的复制品,重视自主学习、质疑探究、互动合作、过程体验和实际应用。变教学课为学习课;变执行课为自主课;倡导个性化,而非标准件。  二、教材分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中的一首。诗词赏析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本单元的宋词学习中,《辛弃疾词两首》是在学习《苏轼词两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豪放派词风的关键;同时,本节课所侧重的情感分析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贯穿了怀古咏史类诗词的整个教学,也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掌握诗词赏析方法的基础,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就目前知识构成情况和之前古代诗歌的学习基础来看,他们对古典诗词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与认识,而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也让学生对宋词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要真正做到全面、系统地掌握赏析方法技巧从而内化为鉴赏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通过本节课进行赏析方法的教授与引导,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赏析诗词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四、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高中阶段宋词的掌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对词的一般知识的掌握、了解词的特点、词的章法等等。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结合本单元教学重点、本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首先,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使学生了解词人辛弃疾的生平,以及创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     ❤第二,通过诵读与分析,体会词人的创作心态与所抒情感,分析词人的英雄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豪放派词风的特点,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情感领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在分组讨论探究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归纳,使学生掌握本首词中所涉及的以用典为代表的一系列修辞手法,并对怀古咏史类诗词的赏析方法有较为系统、具体的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诗词赏析水平。   五、重点难点❤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归纳为“三个一”: 一种词风。即对豪放派特点的理解与掌握;  一类作品。即对怀古咏史类诗词的赏析;  一种手法。即对用典手法的掌握,这不仅是重点,也是难点。 【说教学方法】❤ 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做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对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进行了如下设计:  在教法上,我将做到:❤  1.提问法贯穿课堂。在这里,我会注意设置问题的思维价值,将典故分析与情感把握作为主要的问题切入,杜绝“浅、碎、平”,做到“精、实、活”;   2.点拨法与归纳法作为关键与抓手,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通过练习与知识拓展最终服务于应用;   3.多种资源,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辅助资源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效果、拓展学生视野。  在学法上,我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1.充分预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  2.以诵读法为基础,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朗诵作品,感知作品,配合圈点法,解决基础知识障碍,做到自主学习;  3.分组讨论,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我会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关注与引导,真正做到体验过程,避免讨论过程的虚假与无效。 这些教学方法将在以下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 【说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导入、背景介绍、诵读与整体感知、逐层分析与方法指导、拓展练习与升华总结和布置作业六大板块,具体过程如下: 一、导入(2’)❤ 当韩国乐天集团执意支持“萨德”,我们热血沸腾,无比愤怒!因为,任何时候,一个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不容许受到侵犯。然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孱弱的王朝,领土任由外族割裂,主权任由外族践踏,而一批忠勇之士徒有热血,空握吴钩,请缨无路,壮志难酬,一声声叹息绵延千古,令无数后人扼腕。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兼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走近这位悲剧英雄,去体会他内心的愁苦与愤懑 。 二、背景介绍(5’)❤  我将提出下面这两个问题来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在提问的基础上讲授词人创作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同学所回答问题的补充,做到知人论世,从而自然地过渡到词的情感方向。  三、诵读与整体感知(5’—8’)❤  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诵读示范音频,同时在PPT上展示相关图片,创设情境。请同学通过范读体会作者在词中传达的情感并畅谈感受。随后进行自由诵读,并找出韵脚。然后我会分别请班上的几位男女同学进行朗诵,营造同台竞技的气氛,同时,请同学进行评价和交流。在此过程中,我会注意引导和把握。  四、逐层分析与方法指导(15’)重点❤  在集体诵读后,分上下两片对词进行分析,❤❤重点包括渐次递进的结构、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以及典故和含义和用典手法的运用。  在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我是如何突破典故含义和情感指向这两个重难点。我所把握的整体方法是:逐一击破,由点及面。  1.结合书下注释配合点拨法,使学生透彻理解每处典故的含义和所指;  ❤2.提出下面四个问题,在课堂上组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理清层次,进一步加深对抒情方式的理解,分析通过用典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总结用典手法的作用,强化对怀古咏史类诗词的赏析。   ❤3.在明确问题答案的基础上,系统总结用典手法的作用和怀古咏史类诗歌的赏析方法;  4.课后,我将选取一些关于赏析本首词的文章,作为课外补充,为学生拓展视野。  五、拓展练习与升华总结(10’)❤  在学生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我将在在PPT上展示一首怀古咏史类诗词❤,针对所讲授的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课堂训练,巩固加强,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最后,我会回归课文,立足诵读,让学生富有感情地集体朗诵,使学生再一次体会词人的情感,感悟他苍劲悲壮的词风,描绘词人的英雄形象和爱国情怀,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六、布置作业(2’—5’)❤  首先是基础性作业:背诵这首词,完成相关的练习作业。  在此基础上设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运用“用典”手法,创作一首诗或者词来描绘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并写出所用典故。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交流展示。  七、板书设计❤  本着美观大方、一目了然、突出重点的原则,我将板书设计为主板和副板两个部分。主板为教材课文服务,以这首词的结构为框架,突出这首词的情感表达与典故含义;副板作为知识点的体现,以PPT的形式将对用典手法的分析方法和对怀古咏史类诗词的赏析技巧进行归纳与梳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