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美版美术一上《花点心》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人美版美术一上《花点心》教案

ID:1142838

大小: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人美版美术一上《花点心》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观察、欣赏,了解花点心的造型和色彩;并能运用搓捏团压等技巧制作花点心。2、培养学生设计、制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3、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深美的体验。教学重点:搓捏团压等泥塑制作技巧,感受泥塑制作的乐趣。教学难点:了解花点心的色彩搭配方法,尝试简单的立体造型。教学准备:课件、装饰小工具、橡皮泥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朋友,你们认识它吗?(展示机器猫图片)小叮当开了一家点心屋,它想请你们看看最畅销的几款点心,想看吗?2、(播放视频短片)你们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引入点心这个概念,欣赏中西方不同的小点心。(播放图片欣赏)板书点心。3、欣赏教材中的橡皮泥花点心。请学生说说喜欢哪一个?美在哪里?4、展示课题。二、新课讲授:1、由小叮当引入游戏三关。第一关火眼金睛。(出示课件图片)你能从这张点心图片里发现什么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爱心型、五角星形等)2、第二关百变巧手。出示课件图片长条形、圆球形、圆饼形、方形。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学生说,教师做,板书搓、团、压、切。3、学生口述,教师完成一个花点心,边做边简单介绍颜色搭配方法。4、第三关玩出花样。课件展示一些装饰方法,请学生说用了哪些装饰方法?然后请学生玩一玩盒子里的小工具、小材料,看看他们还能找到哪些新的装饰方法?5、展示两个糕点,一个颜色单调,一个色彩丰富,比较哪一个好看?为什么? 6、出示两个糕点的对比,一个是立体造型,一个是平面的,请学生比较两者不同,说说哪个更好看?7、作业要求,色彩鲜艳、形状立体、设计新颖,还可以给你的花点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8、强调安全问题。三、展评:1、展示,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为什么?2、展示不同材质做的小糕点,开拓学生视野。3、结束语:同学们!只要你像小叮当一样充满了想象,肯动脑、勤动手,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板书设计:花点心搓团压切课后反思:一年级上学期第六课 附送:2019-2020年人美版美术一上《花点心》说课稿——《花点心》说课稿常青第一学校程琦“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生活中的美,理解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的眼光来认识现实生活。“这是著名教育家凯洛夫在《教育学》一书中提到的。小学美术教学就应时刻紧贴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平凡普通中发现到美的真章,在艺术实践中创造美的生活。《花点心》一课也将生活和现实的美贯穿始终,让学生在熟知的事物中发现艺术的美。以下说课包含五部分内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花点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六课的内容。这是一节以“造型﹒表现”为主的课程,教材中选择儿童喜欢的点心为题材,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自身体验为基础,把美术和生活有机联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美术的乐趣,增强学生们学习美术的信心。2、教学目标:根据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既重知识与技能,又重过程与方法,更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主张合作与探究等方法的要求,我为《花点心》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a、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观察、体验、运用泥塑的搓、团、压、捏等技法,初步尝试立体造型所带来的乐趣,感受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b、过程与方法:介绍中外不同的点心,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与回忆,联想与探究,了解各种“花点心”的样式、色彩,以及装饰方法,大胆创新的制作花点心。  c、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深美的体验。二、说教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仅仅教给学生当堂课的制作方法是不够的,更多的是应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艺术的美。因此本节课以学生的感受、探究、实践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回忆、联想、观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欣赏讨论、合作交流、自主参与中发现点心的“花”,学习花点心的立体造型,尝试花点心的色彩搭配方法,完成自己的创新作品,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四、说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朋友,你们认识它吗?(展示叮当猫图片)小叮当开了一家点心屋,它想请你们欣赏最畅销的几款点心,想看吗?”(学生欣赏视频短片)2、教师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饭团是小叮当家乡的点心,其实我们中国和西方也有自己的小点心,请大家来欣赏一下吧!”(播放图片欣赏)这些用面粉、奶油、糖、水果制作的食品就叫点心。(板书:点心) 【设计意图: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知识,展开联想,调取自身以往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将认识美、欣赏美、记忆美融为一体,形成基本美术素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3、教师问:“有一群能干的小朋友也做了一些漂亮的小点心,你们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你喜欢哪一个?美在哪里?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它吗?(看书第12页,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我们给它们取个好听的名字叫——花点心。(展示课题“花”)【设计意图:美术教材是课堂的基础,教师不仅要深挖教材精髓,还要善于运用教材中的资源,发现教材中的闪光点。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实物点心转移到书本中的橡皮泥点心,为后面的橡皮泥制作打下伏笔。】(2)讲授新课,启发学生的创造潜能。1、教师问:“小叮当的点心屋也想卖花点心,所以小叮当想从你们中间选拔出优秀的点心大师来帮助他,你们愿意吗?小叮当说了要想当点心大师得要闯过以下三关,第一关火眼金睛。(出示课件图片)你能从这张点心图片里发现什么形状?(学生回答:圆形、方形、三角形、爱心型、五角星形……)其实点心的形状还有很多,只要你肯动脑筋,就能想出更多有趣的形状。”【设计意图:从真实的点心到抽象的图形,再从抽象的图形到具体的橡皮泥制作,这样一个转化过程,可以让学生更简练的掌握点心的基本型。整个过程以学生自己发现、总结,自主探究为主,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大胆表述的能力。】2、教师问:“第二关是百变巧手。这些形状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出示课件图片长条形、圆球形、圆饼形、方形)学生说制作方法,教师示范、小结。(板书搓、团、压、切)教师介绍如爱心、多角兴等不规则图形的制作方法。教师示范其他方法粘、揪、揉等完成一个小蛋糕,边做边简单介绍颜色搭配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细心观察,回忆以往的制作经验,请学生自己总结制作方法,教师加以提炼。将造型与制作方法一一对应,帮助学生有条理的掌握基本制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制作难度。让学生在稳中求进步、谋发展】 3、教师问:“第三关是玩出花样。(课件展示运用了各种装饰方法的花点心图片),请大家说说用了哪些装饰方法?”请学生分小组玩一玩盒子里的小工具、小材料,教师问:“你还能找到什么新的装饰方法?”【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找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自己动手探究不同的装饰方法,将教师传授知识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培养能力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4、教师说:“大家的表现都很好,小叮当又出了两道附加题。这两个糕点哪一个好看?为什么?”(展示两个糕点,一个颜色单调,一个色彩丰富)“那么这两个糕点哪一个好看?为什么?”(展示两个糕点,一个是立体造型,一个是平面的)【设计意图:视觉的比较,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色彩的搭配要鲜艳,造型要立体,了解简单的装饰方法,并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彩泥的材料特点。】5、教师提出作业要求:色彩鲜艳、形状立体、设计新颖,还可以给你的花点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6、教师强调安全问题。7、学生制作,教师到学生中间去辅导。【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热情、以及与熟悉的同龄人相互竞赛的研究激情。体现了新课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新的教学理念。】(3)营造氛围,展评学生的个性作品。1、展示学生的作品,小组讨论: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2、教师问:“你还想给别的同学什么意见?”(4)开阔视野,延展学生的思维空间。1、教师说:“小叮当看到大家做出了这么漂亮的橡皮泥的花点心,它也很开心,于是从它的口袋里找到了一些用其他材料制作的花点心,你们想看吗?”(展示不同材质做的小糕点)2、结束语:同学们!只要你像小叮当一样充满了想象,肯动脑、勤动手,一定,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设计意图:将学习还原为生活,达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目的,同时教师的提醒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上是我对《花点心》一课的理解,希望能通过对这一课的钻研、探讨,达到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因为真正的教学,应该是在四十分钟内提高效率,实现高效课堂。一年级上学期第六课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8页共8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