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诵读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声声慢诵读教学设计

ID:1142299

大小:4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2-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精品文档★声声慢诵读教学设计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声声慢》教学设计新化县上梅中学谢迪光教学设想《声声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李清照词两首》中的一篇它是李清照身经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后晚年所作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词评家评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5 ★精品文档★,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本教材第二单元主要学习宋词学习这个单元要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因必修五模块已没有古典诗词的学习内容,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还应引导学生对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模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唐宋词,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高一的学生心理上摆脱了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可塑性极强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果在课堂上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将是他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学习本文拟通过多媒体和MP3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以对联“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贯穿全教学设计,结合词人生平大事,比照李清照前期代表作《醉花阴》中的愁,通过意象的解读领会《声声慢》词的“愁”的内涵知识与能力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了解《声声慢》的基本内容2、体会词中叠词运用的妙处,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声声慢》1、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体会李清照词的意境和思想感情,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2、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使学生更深入理解词人“愁”的丰富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2、跨越时空与李清照进行心灵交流,表达对李清照的独特认识,引领心灵走向美丽教学重点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通过抓住诗歌意象去体会李清照词的意境和思想感情,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方法新课改理念下的“五环教学法”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5 ★精品文档★CAI课件、纸质导学案、MP3朗读音频文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自学导航1、阅读学案资料显示屏,了解李清照及时代背景2、结合“校园诗词楹联文化建设研究”课题,以对联的形式评价李清照3、整体感知,结合课文注释理解重要字词,用诗意的语言解说诗歌4、朗读并背诵《声声慢》现在我们先来让同学们展示我们给李清照的评价:示例:1、词采秀千秋,看风雅流传,才情自古无男女;生年交两宋,究悲欢转换,命运从来系国家2、红雨飞愁千秋绝唱消魂句,黄花比瘦一卷高歌漱玉词3、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集多年国恨离愁今天,让对联“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5 ★精品文档★带领我们,一起走进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声声慢》,看看词人表现的又是什么愁?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1.一男生读,一女生读,全班齐读2.听录音:一同感受这首词中作者的情感3.自由品读一分钟,感受词的意境出示幻灯片5:品读提示1).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2).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设计意图:诗词教学,无论采取哪一种教法,都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作品背诵下来因为背诵是鉴赏的前提,不能充分的诵读就谈不上深入的鉴赏要对诵读给予充分的重视,那种先讲解再诵读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以做示范背诵,让学生明白背诵的重要性总之,能卓有成效地进行诵读训练,从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就可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的一半,决不能等闲视之通过学生齐读、录音朗读、个人朗读等形式,熟悉文本和领会情感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重读音,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哀婉凄凉读罢此词,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愁二、赏读全词,细品词人别样愁情问题一: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那么作者是如何将哀婉凄凉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自学导航:1、可以从诗歌意象的选取进行分析2、可以抓关键词、关键句进行分析学程安排:1、独立思考,动笔鉴赏2、合作探究突出该词的教学重点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就自己最有感触的意象进行深入探究,形成书面报告3、展示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上黑板展示,其他小组质疑补充,教师适时点拨鉴赏范例:意象:“梧桐、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梧桐的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由此我们可知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由此我们可知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梧桐更兼细雨是何等凄凉!拓展预设,适时点拨:1、意象“酒”一些关于酒表示愁情的诗句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5 ★精品文档★——杜甫《登高》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2、意象:“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关于雁的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结论:过雁——“乡愁、离愁”的象征3、小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寒风淡酒,憔悴落花,阶前雨滴,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的情感梧桐落叶,4、抓关键词、关键句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教师引导:“眼”,传神之所“词眼”,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关键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关键词“愁”词人还用了一个形式特别的句子来抒写愁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教师逐句引导:A、寻寻觅觅她想要找寻什么呢?⑴找回昔日的快乐生活;⑵找回那个年少时在藕花深处迷路的日暮,那里面藏着她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无忧无虑的笑声;⑶找回那些与丈夫鸿雁传书的日日夜夜;⑷找回一个家,有人能理解她,支持她的家;⑸找回国家的前途;⑹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5 ★精品文档★找到作为女子的尊严、人格,自身的价值B、冷冷清清老师点拨:寻觅无果,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C、凄凄惨惨戚戚这一特殊句式运用叠词增强音乐美,曲尽思妇之情,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学习小结:整首词以“愁”字为核心,贯穿全文或借景表现“愁”情,或直接表达“愁”情归纳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①、知人论世②、找诗眼,悟主旨③、赏析诗中意象④、赏析语言三、比较阅读,深悟词人别样愁情问题二:比较《醉花阴》与《声声慢》的感情基调,完成下表自学导航:阅读《导学案》的“李清照大事记”,联系作者生平、时代背景进行解读学程安排:1、独立思考,动笔鉴赏2、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成书面报告3、展示交流选派一位代表上黑板展示,教师适时点拨教师点拨: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使学生明白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习小结:李清照的“愁”,①公愁——山河破碎、爱恨难寄的绝愁②私愁——欲语泪流、失去亲人的哀愁身陷囹圄、人格蒙羞的悲愁事业不继、相知有谁的凄愁比起清照前期代表作《醉花阴》中的相思离愁,这份愁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呀从《醉花阴》到《声声慢》,相隔将近半个世纪同半世漂泊感生平样写愁,内涵却不尽相同真是“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5 ★精品文档★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她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一代词人有旧居,半世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用刚才归纳的方法鉴赏以下这首诗词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5 ★精品文档★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1、认知目标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2、技能目标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3、情感目标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一、课前预习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二、课前五分钟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MTV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三、课文导入——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和《点绛唇》从《如梦令》和《点绛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什么样的清照呢?明确:开朗活泼快乐是的,因为少女时代的清照是快乐幸福的,所以她写出了清新明快的词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李清照在后期却写出了与《如梦令》和《点绛唇》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词——《声声慢》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下面,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首词四、朗读《声声慢》五、整体感知读罢此词,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愁六、诗歌赏析——如何写愁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看看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先来探寻第一个问题:怎样入愁入,即进入,清照起笔就哭诉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5 ★精品文档★寻寻觅觅,清照在寻觅什么呢?动作若有所失寻觅无果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环境处境冷清心境清冷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清照什么样的心理呢?沉痛凄厉所以,清照起笔就给我们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基调?悲苦愁绝赏意象品愁情同学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1、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2、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意象探究①小组交流探讨②集体探讨探讨明确: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杜甫渲染愁情雁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细雨雨滴梧桐却敲碎人心哀伤﹑愁丝的象征注意:1、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酒:愁文化风:渲染愁情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黄花:憔悴的容颜梧桐:牵愁惹恨雨:哀伤愁丝2、作者的心情不同,相同意象会传递不同的情感黄花战地黄花分外香雁长空雁叫霜晨月3、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淡酒秋风过雁黄花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梧桐细雨为何生愁当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5 ★精品文档★字可以概括得了的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祸不单行孤苦飘零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呀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家愁--丧夫之哀国愁--亡国之恨比起清照前期代表作《一剪梅》中的相思闲愁,这份愁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呀七、写作练习——我为清照写碑文八、结束语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送别清照,向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2.能力目标: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3.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5 ★精品文档★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词中典型意象的分析,挖掘其深刻内涵,理解意象所营造出来的意境,从而理解词人的情感2.教学难点:对比词人前后期不同的愁以及独特的创作艺术1.诵读法诗词教学,无论采取哪一种教法,都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作品背诵下来因为背诵是鉴赏的前提,不能充分地诵读就谈不上深入的鉴赏要对诵读给予充分的重视,那种先讲解再诵读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以做示范背诵,让学生明白背诵的重要性总之,能卓有成效地进行诵读训练,从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就可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的一半,决不能等闲视之2.“情境法”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3.比较法通过与《一剪梅》等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多诵读、多分析、多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4.问答法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诗词内涵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学法上我希望自己能把学生学习宋词的热情煽得旺旺的,能点燃他们兴趣的熊熊之火,使学生个个喜欢宋词,个个迷恋宋词,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在形式上可通过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来进行反馈、交流,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2.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使难以理解的文字变为易懂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从而感染学生,使他们更进一步的接受美的熏陶多媒体课件1.新课导入随着略带哀婉的轻音乐响起,Ppt展示以下内容:曾经,有位才俊因思恋才女梦至“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5 ★精品文档★;曾经,有位佳人因倾慕意中人而“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是一段天赐良缘,惺惺相惜,琴瑟和鸣,所以有赌书泼茶、重阳竞诗的佳话……可是……国家破碎,风雨飘摇,良人竟成永诀!……他们就是李清照和赵明诚这对伉俪,千古传诵的人间美眷可惜好景不长,直教才女心中生出无限恨——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5 ★精品文档★愁情穿越千载,今日的我们读之难免唏嘘不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李清照曾拥有的最大幸福,以及这些幸福一旦成为水月镜花之后的无限悲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词人的情感2.知人论世李清照,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声声慢》是李清照的晚年名作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此时正是在这背景上所作设计意图: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内涵3.朗读训练,初步感知以朗诵为起点,在与录音的对比中寻找突破通过学生齐读、录音朗读、个人朗读等形式,熟悉文本和领会情感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重读音,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哀婉凄凉在朗读的基础上,找出一个字作为全词的词眼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和音乐的烘托,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4.鉴赏意象,体验情感《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请问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自读课文,找出相关意象赏意象,品愁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他们每组讨论一个意象的内涵,并努力找出一个学过的例句来说明然后在六组讨论、发表完毕,师逐一点评后作小结“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什么是淡酒?含酒的诗句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由此我们可知酒是“愁情”的象征含有秋风的诗句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由此我们可知秋风能渲染愁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为什么是“旧时相识”?请同学们回忆出词人以前的作品中出现过雁的诗句以及其他诗人作品中含雁的诗句由此我们可知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由此我们可知雨是哀伤﹑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5 ★精品文档★愁丝的象征小结:本词通过典型的愁苦意象来渲染愁情,将词人的愁苦心境烘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不禁唏嘘设计意图:通过对不同意象的解读,使学生明白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通过“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也让学生明白鉴赏诗词的一般步骤——由“意象”到“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心境、情感5.何以如此之愁?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般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找出课文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通过这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愁情这次第,是指什么时候呢?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生平,去了解她写此词时的情形李清照大事记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1126年:北宋末年,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8月18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1130年:李清照为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奔波1131年: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1151——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5 ★精品文档★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孑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处李清照写此词时是1151年,由上表中可知是在经历了一些什么境遇下写此词的?正是在此情形下,词人在《声声慢》中写下了自己的愁思小结这穿越千载、超越个人的愁的丰富内涵:丧夫之痛、孀居之悲、迟暮之哀、流离之苦、亡国之恨、故园之思??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李清照一生的悲喜,让学生能较好地把握诗人的心境、情感6.学生齐读,具体体会语言特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提问:七组叠词分别写什么?寻觅什么?结果怎么样?仔细体会这一句的语言特点“寻寻觅觅”,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她当时的境况怎样?“冷冷清清”,诗人寻找到曾经的快乐、幸福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凄凄惨惨戚戚”,诗人最后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凄苦无告从心境落笔,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