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Microsoft-Word-文档
加入VIP免费下载

李清照声声慢-Microsoft-Word-文档

ID:1141907

大小:3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制作者:郭建设共2页第2页声声慢李清照《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表达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不久明诚病逝。金兵南下,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整理好(金石录(三十卷))后,叫丫环把酒和菜上好,文房四宝预备好,摆到院子里菊花畦边。李清照披了件外衣,把素笺用镇纸压着,端起酒杯,前尘往事,蓦地升上心头,她接过把三杯酒倾在地上,说道:“明诚,我们夫妻惨淡经营几十年的金石书画,一毁于战火,再毁于盗寇,如今已所剩无几了。今后,我活一日,便与这些书画厮守一日,你就放心吧!也许,那些被毁的书画,是你在冥冥中有知,斤斤爱惜,不肯让它留在人间吧!如果是那样,我也就心安了……。”然后回屋写起《金石录后序》来,写到黄昏时分,她独自倚着窗儿,恰见一群归雁,掠过长空:一只孤雁,远远尾随在后。不多时,淅淅沥沥,又下起小雨来,无限孤寂、悲凄、痛楚,抑郁之情从心头涌出,她急步走向案前,奋笔疾书,写下《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讲解】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写的是动作,表现的是心态。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乍暖还寒:忽暖忽寒。指秋天的天气。将息:休养,调理。敌:对付,抵挡。损:煞,极。表示程度极高。堪:可。怎生:怎么,怎样。次第:情形,光景。#上片(写自己的孤独和凄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三句运用了十四个叠字,表现了哪三种不同的境界?【明确】第一句,写人的动作神态,似在寻找失去的东西,追索过往的陈迹;第二句,写环境的凄凉、寂寞;第三句,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七组十四个叠字,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如泣如诉,为全词定下一个感情基调。开篇使用叠词来表现心态,奇特而具有音乐美,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可谓“横绝古今”。词作写女词人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希望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寻寻觅觅”而不得,反被一种“冷冷清清”的孤寂气氛笼罩。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凄凄惨惨戚戚”之情油然而生。仅此三句,就把女词人空虚、凄清、伤感、愁惨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使读者也不禁为之屏息凝神。从抒情的方法而言,一开头就直抒胸臆,定下全词凄伤的基调。{【译文】——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的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清秋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是难以保养将息了。}“最难将息”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明确】决不仅仅是由于乍暖还寒的天气,更重要的是内心无边的孤独和寂寞,从前那优裕安宁美满的生活突然不再,一下跌入痛苦的深渊,这与“乍暖还寒”的天气多么相似。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怎么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酒味为什么那么淡?是酒淡吗?用四字常用词语概括这三句的内容?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不是酒淡。酒性依然是烈的,只是因为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写作者借酒浇愁,想抵抗悲哀的侵袭,但无济无事。这样写既可以表现作者那一颗坚强心灵的忧郁,又可以表现悲哀和愁苦的深重。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2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制作者:郭建设共2页第2页望天空,只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大雁从我家乡北方向南飞来,应该是我的老相识了;又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鸿雁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所以见着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也觉得雁已经是老相识了,这样,我更感到伤心了。(“雁过也”,不仅写得有形,而且有声,渲染出了一种悲哀欲绝的凄苦氛围。从抒情的方法而言,这里是触景生情。)旧时相识:一说,作者以北方人流寓南方,大雁也从北方飞来,故说旧时相识。这三句与上三句是什么样的关系?【明确】这几句进一步写悲哀的深重、难以抵御;同时,写出了作者悲哀寂寞的根源。#下片(主要写作者忧伤不安的心境和渲泄内心的愁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这三句写了哪两种内容?【明确】由景入情,由眼前零落满地的黄花,作者想到时光易老,欢乐不再。因而顿生感慨。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整天守着窗子,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怎生得黑:怎样才能捱到天黑。哪个成语可以表达词人这种心境?【明确】这两句主要写作者在无边的寂寞中度日如年,自觉难以挨到天黑。用以表现作者内心难耐的寂寞和无边的愁绪。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此句用细雨敲打梧桐的响声来渲染凄凉的气氛。“梧桐”这一意象无数文人曾歌过,它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它带有一丝秋的凉意带着浓浓的相思之情和失意愁绪。而黄昏冷雨绵绵不断地敲打在梧桐上,更让人觉得愁思难断。词人将满腔愁绪融入到梧桐冷雨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让我们无从分辨这点点滴滴的冷雨到底是敲打在梧桐上还是敲打在词人那破碎的心上。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这几句是环境描写,用以烘托作者内心孤独和寂寞。从抒情的方法而言,这是融情入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这是对前文的概括。“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次第:情形,光景。了得:包含得了。这一句虽是问句,却用感叹号收束,直抒胸臆,表现作者内心难以言尽的哀愁。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之相呼应,使全文都笼罩在一种凄凉、低沉的氛围中。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下片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词作上片用秋风、飞雁衬托自己的孤凄,下片以秋雨、黄花渲染自己的愁苦,情真语切,集中反映了词人晚年寡居时的悼亡之悲、怀乡之思和孤独凄清的生活感受。景物守着黄花梧桐细雨动作寻寻觅觅淡酒风急雁过愁(感情)直抒胸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触景生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融情入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