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人教版美术六上第3课《远去的路》word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6秋人教版美术六上第3课《远去的路》word教案

ID:1140815

大小:17.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6-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远去的路教学目标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视觉现象,并能运用所学视觉现象绘画或拼贴一副有路的风景画。通过欣赏,观察绘画作品和自然界的景物,发现近大远小,近高远低和近宽远窄的视觉现象,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站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条路,发现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现象。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感受风景画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享受大自然。教学重点绘画或拼贴一副以鹿为主题,具有视觉现象的风景画。教学难点通过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路,懂得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变化。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展示设备 学生:第一课时:铅笔彩色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第二课时:剪刀、胶水、双面胶等工具。彩色纸、皱纹纸等各种纸材或生活中可以利用的废旧纸或布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可以轻易地在画纸上画出上下左右,而要画出真实的前后关系则显得困难重重。远古时候,画家一直为无法表现真实的空间关系而苦恼。埃及壁画中世纪绘画绘画是一件神奇的事,一旦你掌握了一定的透视技巧,就可以在平面的画纸或画布上表现出具有深远感的三维空间效果。看教师演示。 教师可用一到两分钟快速在黑板上演示一幅有行道树的远去的马路速写,引起学生好奇。(只看效果,先不分析规律)二、了解规律,欣赏名画  展示一幅具有明显远近效果的马路照片。我们经常走在马路上,看到的情景是否和这张图片相同?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近处马路到了远处有没有变化?马路两旁的树木有没有变化?路上的行人远近有何变化?  学生回答。一学生到屏幕前指出看到的现象。 教师总结:近宽远窄,近高远低,总的来说就是近大远小。看画家如何画远近关系。  欣赏法国画家西斯莱《塞夫勒道路》霍贝玛《米德哈尼斯的林荫道》  结合名画欣赏,说说画家表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欣赏课本P7最上方四幅马路效果图,看看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眼前的公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第二课时一、学生练习  练习要求:运用所学知识,画一条有视觉现象的远去的路。学生练习,教师辅导二、作品展示与评价  围绕作品是否具有视觉现象的特点和画面内容是否丰富来评价。找出有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办法。1、欣赏老师示范作品,找出其中的透视技巧。 2、结合自己的作品,先在组内自评互评。评出优秀作品作者谈谈创作经验与得失。3、教师点评。三、布置下节课任务  第二课时所用工具材料: 1、剪刀、胶水、双面胶等工具。 2、彩色纸、皱纹纸等各种纸材或生活中可以利用的废旧纸或布等。 第二课时一、欣赏回顾:1、《塞夫勒道路》《米德哈尼斯的林荫道》2、学生优秀作品  说说其中的视觉现象。二、欣赏优秀的拼贴画作品  学生欣赏,说说其中的视觉现象。作者成功利用了材料的哪些特点?学生欣赏回答。 教师小结:色彩搭配,材料的肌理效果。二、学生练习要求:根据自己准备的物品,拼贴一幅右路的风景画。合理利用材料的色彩与肌理美感。  先用铅笔在画纸上确定草图,让后剪、贴,完成。  学生分组练习,可2—3 人一小组,自由结合,合理分工。教师辅导。  四、作品展示、评价。1、评价要求:1)、能否表现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2)、能否合理构图,是否合理利用材料自身的特点(色彩、肌理)。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总结。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