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导学概念
加入VIP免费下载

鸿门宴导学概念

ID:1139032

大小:6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6-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鸿门宴》教学目标 1.梳理积累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包括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2.疏通文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分析鉴赏人物形象。3.透视人生百相,汲取人生养料,构建正确的英雄史观。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约2分钟)“鸿门宴”在我国已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你能确切的说出这一典故的含义吗?(“鸿门宴”一词已成为敌对双方政治谈判斗争的代名词)当年的鸿门宴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打开尘封的历史,太史公司马迁会告诉我们这一切。二、默读课文,梳理积累:(约20分钟)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故事情节;标画出重要的文言现象(包括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以及不理解的字词句。梳理情节点拨:抓住题目引导学生读课文。文章虽为节选,但结构相对完整。围绕“鸿门宴”而组织材料。以此为突破口划分结构层次,概括文意。学生读书期间,教师及时掌握学情,巡回指导。三、展示交流:(约20分钟)1.梳理情节,概括文意。请2-3位同学概括文意。教师明确:全文共7段,1、2段(宴前)交代鸿门宴的由来;3、4段(宴中)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写鸿门宴上的斗争;5、6、7段(宴后)叙述会后余事。2.印制导学案,内容是不加标点的《鸿门宴》1、2段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10/10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3.请两位同学根据导学案分别朗读一、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注意断句、读音。4.畅所欲言,纠察错误的读音、断句。先请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断句:结合语境(如“今人有大功而击之”),注意虚词、句式。读音(可结合学生的朗诵情况点评):好:动词,读hào,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为:介词,表被动读wéi,表“替”读wèi;动词,读wéi如“谁为(wèi)大王为(wéi)此计者”王:名词,读wáng“臣为韩王送沛公”动词,读wàng“沛公欲王关中”长:多音字,此处据语境读zhǎng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5.依据导学案,落实重要实词、虚词、古今异义。(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军霸上沛公欲王关中 飨士卒  妇女无所幸   素善留侯张良   私见张良   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亡去不义  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 固不如也秦时与臣游臣活之  故幸来告良   孰与君少长   吾得兄事之  项伯乃夜驰之公军 籍吏民,封府库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不如因善遇之今人有大功而击之答案:参考注解。(2)翻译句子10/10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6.畅所欲言,让学生对重要的文言现象进行补充完善,提出上不理解的字词句。教师点拨。7.带着感情再次朗读1、2段(1)教师点拨:项羽一听到刘邦欲王关中的消息,立刻大怒,应读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状来;“范增说项羽曰”一句,应读出他的老谋深算,对刘邦的言行则要读出他的惊慌失措、无辜、谦卑以及伪装的真诚。(2)请一位同学朗诵四、结课并布置作业:(约3分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这节课就要结束了,通过反复的诵读,我们把握了故事梗概,也初步了解了刘邦、项羽的性格特征。曹无伤的告密,让项羽勃然大怒,范增的煽风点火,更是火上浇油,形势一触即发。正当黑云压城之际,项伯夜访张良,让刘邦集团获得一线生机,抓住这一救命稻草,刘邦极尽巴结拉拢之能事,慷慨激昂的说假话,淋漓尽致地表演了一番,虽然获得了项伯的同情,却被告知明天早晨一定要亲赴鸿门向项羽谢罪,明天等待他的又将是什么样的命运,这一漫漫长夜,刘邦是如何度过的,史料中并无记载,但从鸿门宴上刘邦集团的言行表现上,我们能窥出一些端倪。请同学们课下继续研读3-7段,在进一步梳理文言现象的同时,走进刘邦、项羽的心灵,为这两位历史风云人物画像。第二课时一、导入:(约2分钟)《鸿门宴》上,刀光剑影,险象环生,而刘邦最终化险为夷,全身而退;这是天意,还是历史的必然?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鸿门宴上,看个究竟。二、分角色朗读3、4段:(约20分钟)1.小组朗读过渡语:同学们,我们亲赴鸿门宴的时光穿梭机就是太史公的生花妙笔,下面,让我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3、4段进行表演性的分角色朗读,要读出感情,演出神态,再现鸿门宴上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在表演性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准备好道具,小组朗读结束后,推选出部分代表进行展示性朗读。10/10 2.交流展示:过渡语:下面我们进行海选,请各组推荐朗读表演者。角色分别是:刘邦、项羽、张良、范增、项庄、项伯、樊哙。叙述性部分由老师朗诵。其他同学的任务就是尽情的鉴赏。下面请同学们由幕后走向台前,到讲台上为全体同学进行表演性朗读。3.交流评价:(1)在交流评价中,教师相机诱导,把“文”与“言”有机的结合起来。借助于对表演的评价,落实以下加横线的文言实词。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庄则入为寿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2)教师据朗读情况,发动同学们纠正错误读音。注意以下加横线字词的读音:从百余骑数目项王    若属皆且为所虏   客何为者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刑人如恐不胜(3)畅所欲言,探讨如何表演、朗读才是到位的。点拨:刘邦,言辞中要用透出谦卑、伪饰;动作神态要体现出假意屈从。项羽,要表现出他的洋洋自得,目中无人以及胸无城府,少谋寡断,樊哙则应表现出他的豪壮威严,正气凛然。4.默读自主探究:(1)问题:鸿门宴上虽然剑拔弩张,险象环生,但我认为,鸿门宴绝不是精心策划的阴谋,项羽并无杀害刘邦之心,同学们以为然否?请找出依据。(目的依然是把握人物形象)(2)回答交流:(3)点拨: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点拨。依据有4条:一是仓促上阵,在不经意间就出卖了为自己提供军事机密的曹无伤。二是对范增的示意置若罔闻,可见项羽军事集团在鸿门宴前根本没有统一意见,更不用说周密部署了。三是范增临时让项庄舞剑,而项羽集团内部的项伯却时时以身翼蔽沛公,各行其是,项羽不置可否,毫无反应。四是樊哙闯帐,项羽不仅不制止,还表现出欣赏的姿态,对樊哙的数落,竟然未有以应。无不说明此时的项羽根本没把刘邦放在眼里,也就无需精心策划了。三、研读5、6、7自然段:(约20分钟)10/10 1.默读第5自然段过渡语:自矜功伐,直率轻敌的项羽并无杀害刘邦之心,然而老谋深算的刘邦对关系到自己生死存亡的“鸿门宴”却高度重视,制定了应急预案,周密安排,滴水不漏。请默读第5段,找到依据并解决重要的文言现象。学生默读,教师巡回指导。2.朗读第5自然段,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倾听,注意断句、正音。教师点拨,注意以下读音为(wéi)之奈何?如今人方为(wéi)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wéi)?从郦山下,道芷阳间(jiàn)行。度(duó)我至军中,公乃入玉斗(dǒu)一双3.结合导学案解决重要的文言现象。(1)解释加点的字词大王来何操   会其怒   道芷阳间行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乃令张良留谢相去四十里。于是遂去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2)翻译句子大王来何操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4.畅所欲言,依据文本,为刘邦事先的准备找依据。5.教师点拨:事先准备好了礼物,准备好了逃跑的路线,可谓细致周密,滴水不漏。6.朗读6、7自然段(1)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倾听,注意断句、正音。(2)教师点拨,注意以下读音沛公不胜(shēng)杯杓(sháo)吾属今为(wéi)之虏矣结合注音,把握字义,并翻译这两句话。(3)利用导学案,反馈对重要文言现象的掌握情况。解释加点的字: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竖子不足与谋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翻译句子:项王曰:“沛公安在?”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吾属今为之虏矣!归纳总结:重点字词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10/10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表修饰: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而表承接:拔剑切而啖之        表并列:劳苦而功高如此        表转折: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介词,替: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动词,做:客何为者判断词,是:如今人方为(wéi)刀俎,我为鱼肉为语气词,呢:何辞为(wéi)动词,办、做:为(wéi)之奈何介词,表被动:若属皆且为所虏动词。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谁为(wèi)大王为(wéi)此计者”句式:使人言于项羽曰(状语后置) 具告以事(状语后置省略句) 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宾语前置)吾属今为所虏矣 (被动句)(4)自主探究第7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点拨:“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貌似不经意,实则字字千钧。他既照应了开头,又在对比中凸显刘邦、项羽的性格特色。项羽全无心肝,出卖了曹无伤,刘邦却不动声色,密记在心。回军后,“立诛曹无伤”。刘邦心机之深,处事之果断于此可见一斑! 四、结课并布置作业:(约3分钟)穿越时空隧道,打开尘封的历史,司马迁的生花妙笔让我们有幸见识到了刘邦的政治斗争智慧,虎口脱险,全身而退,绝非天意,事出有因,那就是绝不打无准备之仗,实际上刘邦的准备不仅仅体现在第5自然段上,2、3、4自然段也有所反应,请同学们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2、3、4自然段,探幽发微,尽情的享受独得之乐。10/10 第三课时一、情境导入(约3分钟) 播放《雍正王朝》主题歌,创设抒情氛围。“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刘邦、项羽谁是英雄,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让我们打开尘封的历史,来到刀光剑影、险象环生的“鸿门宴”上,目睹刘、项的风采,感悟刘、项的人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汲取人生的养料。二、整体感悟:(约5分钟)      检查上两节课的学习情况,让学生速读课文,稍作考虑,复述课文理清情节脉络,把握主要人物。指定一名学生回答,然后,引导学生修订完善上述回答,最后达成共识,全文情节五起五落,张弛有度,波澜起伏,具体如下:无伤告密(一起)项伯夜访(一落)范増举玦(二起)项王不应(二落)项庄舞剑(三起)项伯翼蔽(三落)樊哙闯帐(四起)项王不应(四落)张良留谢(五起)沛公诛奸(五落)过渡:在了解全文的基础上,让我们面向局部作深入探究。三、鉴赏探究:(约10分钟)1.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品读回味,各抒己见,把握人物形象以及塑造人物的方法。过渡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书贵在有心得,在整体把握了全文后,你觉得哪些语段最精彩,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在塑造人物上起到了什么作用?请品读鉴赏然后各抒己见。2.学情展示:3.因势利导,点拨明确:要点一围绕语言、动作、神态相貌的描写;要点二把目光锁定在刘邦、项羽、樊哙身上。(预设)项羽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就勃然大怒,一心想消灭刘邦。等刘邦到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又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了出来。这些地方运用语言描写,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把项羽的刚愎自用、寡谋轻信刻画得力淋漓尽致。10/10 “项伯夜访”一段。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邦从谏如流,采纳张良的建议,“兄事项伯”,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总结,把刘邦的随机应变刻画得入木三分。“樊哙闯帐”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使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跃然纸上。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外貌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写尽了樊哙的忠勇英武,极为传神。4.总结过渡语:刚才,几位同学的评论思路开阔,持之有据,言之成理,还是很不错的,总结同学们的发言,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语言、动作、肖像等方面入手分析人物性格,品评人物,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角度,注意本单元的话题是“体味人生百相”下面让我们换一个角度,体味司马迁独运的匠心,收获别样风光。四、亮点探究:(约15分钟)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一段出现了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思考。(1)学生思考,自主探究(2)学情展示(3)教师引导预设:有的认为此处省略的应是刘邦对项伯的表白“秋毫不敢有所近”一段;有的则认为是“樊哙闯帐”似的仗义执言。引导:对上述两种看法,教师不置可否,因势利导,提出下一个探究点)2.分析刘邦刻意要项伯带给项羽的话及他自己至鸿门时的谢辞,樊哙闯帐的语言,辨其异同,体会司马迁刻画人物的匠心。(1)学生思考,自主探究,然后分组讨论交流(2)学情展示(3)教师引导综合几位同学的发言为:刘邦对项伯的表白(此话也是有意让项伯转述给项羽听的):“秋毫不敢有所近”——说“不敢”而不说“不曾”,多么恭顺!“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待”,多么虔诚!“日夜望将军至”——说“望”而不说“等”,多么迫切!再看刘邦的卑词“谢罪”:他言必称“将军”,说自己与项羽“戮力而攻秦”,是战友而非敌人;将“先入关破秦”说成是不自意,以表自己的力量不如项羽;把“得复见将军于此”当作是自己莫大的荣幸以满足项羽的虚荣心;最后,他还把项羽的愤怒归咎于“小人”的挑拨,为项羽推卸责任,及时给项羽一个台阶下。而樊哙在紧张的气氛中登场,他说的话意思基本与刘邦一致,但策略有所改变。刘邦以委屈来求全,樊哙则理直气壮责之以“义”,说亡秦教训,申怀王约束,但沛公不自王而待项羽来,期待“封侯之赏”,虽为指责又寓尊项羽之意使自矜攻伐的项羽听得耳顺心舒。可以说刘邦主仆二人一唱一和,一“攻”一“守”,完全攻陷了项羽的戒备心理。)10/10 (4)总结过渡语:三段对话,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彰显了人物性格,饱含了太史公的良苦用心,真是妙不可言,刘邦谢罪时省略的内容,与项伯表白的内容大体一致,只不过更加谦卑,刘邦能屈能伸,老谋深算,与此可见一斑,樊哙一介武夫,想法和刘邦如出一辙,却有点让人难以置信。3.樊哙的仗义执言是不是急中生智,请思考。(1)学生思考,自主探究(2)学情展示(3)教师引导点拨:樊哙是纠纠武夫,而慷慨陈词的内容与刘邦的谢罪之词竟如出一辙,这真的是不谋而合吗?以此引导学生做出判断。然后因势利导。樊哙慷慨激昂的陈词肯定是经过了高人的指点,樊哙所言与刘邦的谢罪之词内容一致,而用词不同,更加符合樊哙纠纠武夫的性格,这些描写的背面,隐藏的是刘邦在赴宴之前所做的充分准备)(4)总结过渡语:同学们的分析真是一语中的,刘邦在赴宴之前肯定召开了军事会议,统一了口径,进行了训练,真是有备而来,相比之下,项羽则是仓促上阵,范増举玦,项王不应,事前不做统一部署,临事又不能做出决断,年轻气盛,好大喜功,寡谋轻信最终自刎乌江,可不悲哉!通过以上探究,想必同学们对刘邦和项羽谁是英雄这一历史公案已有了自己的判断,下面让我们“以我手,写我心”,简评历史人物。五、拓展迁移:(约10分钟)1.写赏析短文《谁是英雄》,要求:(1)选择一个角度来写,(2)时间六七分钟,(3)100字左右;2.展示:请2-3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示例1:“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的确是一代枭雄,面对项羽的四十王大军,黑云压城城欲摧,他处变不惊,向张良求计,随机应变,拉拢项伯,积极筹划,周密部署,不可谓无谋,第二天协同张良果断的赴宴,不可谓无勇,卑词谢罪,能屈能伸,当他从项羽口中得知曹无伤是奸细时,不动声色,回到营中,急行诛杀,不可谓无断,项羽刚愎自用,自大轻信,寡谋少断,刘邦有勇有谋,当断则断,以少胜多,转败为胜,拥有天下,是历史的必然。示例210/10 :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毛主席说,不可沽名学霸王。但是,项羽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反映了项羽光明磊落,注重气节的一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李清照目之为人杰,作人有骨气是一种美德,所以我们不能完全否定项羽,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做人当如项羽,做事可学刘邦。示例3:项羽在鸿门宴中的语言动作并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征。项羽听到曹无伤的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击破沛公军”,充分体现了其纠纠武夫的直率性格。可是当他听到项伯所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时,又立即改变了主意,答应“善遇”刘邦,并且告诉刘邦“此曹无伤言”,以至后来樊哙闯帐,礼遇有嘉。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其沽名钓誉、寡谋轻信,在虚伪的“仁义”幌子下轻易妥协的软弱性格。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杀刘邦,项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视若无睹。到樊哙闯帐,怒目而视,他不但没有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生彘肩,赐坐。传神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充分展现了项羽优柔寡断的性格。六、教师小结:(约2分钟)一篇《鸿门宴》妙趣横生,横看成岭侧成峰;一节课的探讨,打开了尘封的历史,让我们思接千载,同学们的出色回答,充分证明对于本文,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艺术手法上,都形成了自己的见解,虽然有一些地方还值得商榷,比如,“做人当如项羽,做事可学刘邦”。是不是有一点矛盾,因为做人做实事不能割裂开的,课下可再作探讨,找到更准确的表达方式。当然,老师决不求全责备,读书贵有独得之乐,但愿今天的探幽发微,能开启同学们的智慧之门,把一个个鲜活的面孔装进人生的行囊,化作人生的给养,滋养生命,滋润生活。10/10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