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习题5
加入VIP免费下载

《鸿门宴》习题5

ID:1138778

大小:1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6-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鸿门宴》习题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从小路B.张良入谢谢:辞谢C.再拜献大王足下再:第二次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解析:C项,再,两次。答案:C2.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④沛公军霸上 ⑤籍吏民,封府库 ⑥常以身翼蔽沛公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⑧吾得兄事之A.①⑤⑥/②③④⑧/⑦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C.①④⑤⑥/②③/⑦⑧D.①④⑤⑥/②⑧/③⑦解析:①④⑤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②③⑦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⑥⑧均为名词活用作状语。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A项,动词,放弃/动词,放在;B项,均为“道歉,谢罪”之意;C项,动词,坐下/名词,座位;D项,连词,假如/副词,唯恐。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①约为婚姻 ②臣战河南 ③沛公居山东时 ④项伯许诺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 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⑦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⑧君王为人不忍A.①④⑧     B.②③⑥ C.②⑤⑦D.④⑥⑧解析:①结为儿女亲家;②黄河以南;③崤山以东;⑦不同一般的情况,指意外的变故。答案:D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解析: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答案: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6.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安与项伯有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划策,时时从汉王。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有故怨,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选自《史记·留侯世家》)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驹自立为楚假王     假:代理B.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略:夺取C.良欲往从之从:归靠D.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数:计算解析:D项,“数”应为“屡次”。答案:D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解析:A项“也”,助词,上句表解释原因,下句表疑问语气。B项“与”,上句介词,表相关的人,可译为“跟、同”;下句动词,结交,亲附。C项“者”,均为助词,附在其他词语后面,构成名词性词组。D项“为”,介词,上句相当于“由于”,下句相当于“向”。答案:C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良“善谏”的一组是(  )①沛公善之,常用其策②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③上平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④雍齿与我有故怨,数尝窘辱我 ⑤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⑥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A.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⑥解析:①是说沛公经常听从张良的计策,④是沛公的话,均不能说明张良“善谏”。答案:A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虽无战场厮杀之功,但却凭着在幕后为刘邦出谋划策,逐渐深得刘邦信任,从而被封为侯。B.刘邦在封赏上的厚亲友,引起了未被封赏的有功将领的不满,他们相互串联商量对策,图谋造反。C.未受封赏的诸将私下活动,引起了刘邦的警觉。在这种情况下,他向谋臣张良询问原因并寻求积极的对策。D.张良进谏善于因势利导,先以危言耸听以引起刘邦重视,再适时指出刘邦在封赏中的失误,从而帮助刘邦化解了一场可能出现的统治危机。解析:B项,错在“他们相互串联商量对策,图谋造反”的表述,原文无此意思。答案:B11.断句并翻译。(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恐又见疑平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2)①他用所有的家财去寻觅刺杀秦王的刺客。②更害怕你怀疑他们平生所犯的过错而被你杀掉,所以就聚在一起商量谋反。参考译文: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被秦灭亡,张良家里尚有三百家奴,他弟弟死了也不安葬,他用所有的家财去寻觅能刺杀秦王的刺客,为韩国复仇,因为他的祖父、父亲共计五世在韩国为相。十年之后,陈涉等起兵反秦,张良也拉起了一支百多人的队伍。听说景驹在留自立为楚王,张良便率领队伍去投奔他,半道上遇见了沛公刘邦。刘邦正率领着几千人,在下邳以西扩张势力,于是张良便归属了他。刘邦拜张良为偏将。张良多次将《太公兵法》讲给刘邦听,他都十分接受,还常常使用其中的计策。由于张良体弱多病,并没有专门带兵打仗,时常作为谋臣策士,跟随在刘邦左右。汉六年正月,刘邦分封有功之臣。张良并未立下战场上杀伐的功劳,但汉高帝刘邦却说:“在军帐中出谋献策,使千里的战场取得决战的胜利,这是张良的功勋。让他自己在齐选择三万户的俸禄。”张良却说:“我从下邳起事,在留会见皇上,这是天意让我归属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并不时取得成功,我自愿分封到留实在感到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分封。”刘邦便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人一起受封。刘邦已经分封功臣二十多人,还没有分封的日日夜夜都在不停地争功,使分封很难进行。刘邦一天在洛阳南宫,从复道上望见许多将领都坐在地上谈话。刘邦问:“他们在说什么?”张良回答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谋反!”刘邦问道:“天下已经平定,为何还要谋反?”留侯张良说:“陛下从一个平民百姓起义,并以此夺取了天下,如今陛下身为天子,你所封的都是萧何、曹参等亲近喜爱的人,而诛杀的都是平时所仇视怨恨的人。如今将领和官吏不可能都得到封赏,这些人不仅害怕陛下不能全都封赏,更害怕你怀疑他们平生所犯的过错而被你杀掉,所以就聚在一起商量谋反。”刘邦忧虑地说:“怎么办才好呢?”留侯说:“陛下平生最恨的,又为君臣所共同知道的,最突出的那个人是谁呢?”刘邦回答说:“雍齿还在儿时就与我有仇,他曾多次欺侮我。我本来想杀掉他,但因为他战功很多,所以不忍心杀掉他。”张良说:“现在必须首先立刻封赏雍齿给群臣看,大家见雍齿都受到了封赏,那么每个人的心里都稳住了。”于是刘邦大宴群臣,当着大家的面封雍齿为什方侯,还督促丞相和御史抓紧根据每个人功劳的大小进行封赏。群臣喝完酒出来,都高兴地说:“雍齿都能封侯,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三、表达交流 12.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项羽本纪》是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增无奈的心情。答案:张良机智的安排,刘邦圆滑的表演,樊哙忠勇的行为13.对“英雄”的评价有不同标准,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英雄”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50字。翻开《水浒传》,林冲说:“英雄要有血性。虽然我曾苟全忍让,但当我将匕首插进贼人的心窝,冒着风雪迈向梁山时,我就是英雄。”翻开《史记》,项羽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开《三国演义》,诸葛亮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翻开《史记》,项羽说)英雄要有胸怀。虽然我刚愎自用,但当我无视范增高举的玉玦,任樊哙闯帐、刘邦逃走时,我就是英雄。(翻开《三国演义》,诸葛亮说)英雄要有信念。虽然我事必躬亲,但当我守着先帝遗命,六出祁山、五伐中原、喋血五丈原时,我就是英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