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传》读书交流会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居里夫人传》读书交流会

ID:1116382

大小:3.22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2-05-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铿锵玫瑰 人类看不见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学的光辉照射的实际存在。尊贵的是科学的力量。————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1867-1934年)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斯科洛多斯卡。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莱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的小女儿,《居里夫人传》的作者,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艾芙·居里 你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位怎样的女性?可以用哪些词语可以概括? 坚强不慕荣利神圣的母爱爱国情怀 居里夫人这位被后人们称赞的女科学家,她一生都在为科学献身,她面对着亲人们一个个从她的身边离去,她用自己的坚强挺了过去,但国家要给她抚恤金是她拒绝了,她认为自己有能力抚养两个女儿。她自强不息的精神令人佩服。坚强 居里夫人在失去比埃尔时她虽然很痛苦,但是仍然坚强去面对,她没有被悲伤冲昏头脑,继续完成丈夫的遗愿,在她丈夫去世后,她接任了比埃尔的职务,这对一个女性来说可谓是一个很高的肯定。 居里夫人必须得提起勇气来了,她要活着,继居里先生的遗志而活着,她不得不工作。关于放射性的科学,现在还不过是初窥藩篱,正待她的研究,而遗孤在怀,也正待她的抚养。她决意收拾起悲哀,重新做下去。——但是她怎能忘下她的悲哀呢?居里夫人的一生,好像不曾有过快乐日子。她在少女时代,为了家庭拮据,不得不在荒僻的乡下,做一个被人藐视的家庭女教师,好不容易她获得了机会,到巴黎来求学,她那如花的青春,就在接丁区的阴冷的阁楼上消磨过去,几年英勇的求学,她连一点享受都没有。此后,她跟居里先生结婚,夫妇俩志同道合,他们 的确过得很好,以艰苦卓绝的四年时间,在又冷又潮湿的厂棚里提出了纯镭。什么报酬都没有!居里先生仍被生活的负担压弯了肩膀;而她同时担任着妻子、母亲、学者、教师四种职务。苦尽甘来,他们得到了诺贝尔奖金,居里先生获得理学院讲座,生活有了改进。谁知死神这样残酷,在一霎那间夺去了居里先生的灵魂,把他的家庭和事业,交给了这个年仅三十九岁的妇人。居里夫人怎么能忘了她的悲哀呢?——但是,她要使她的丈夫在地下瞑目,还要踏着他的脚步做下去。——摘自《居里夫人传》许学东 著名学者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居里夫人:“在我所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人拒绝为她的任何发明申请专利,把诺贝尔奖金和其他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居里夫妇发现镭以后,当百万法郎、灿灿的金质奖章向她微笑的时候;当成功、荣誉、祝贺象潮水般涌来的时候,表现出了她高贵的品质:毫不夸耀,谦虚忘我!不慕荣利 一位报社记者前来采访她,想把她的事迹报道出去。她坚定地回答:“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的‘个人’。”有几位朋友劝他们申请生产镭的专利权。玛丽·居里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应该这样做。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他们把这个伟大的发现交给工业界和医学界广泛利用,并不谋求个人的任何私利。 1900年,居里夫妇接到了瑞士日内瓦大学的聘书,让他们到那里去。居里先生担任物理讲座,年薪一万法郎,供给住处,并且有一个实验室又他指导,居里夫人也可以由一个正式的位置。而当时居里先生在巴黎市立理化学校任职,每月只有500法郎。但如果他们去瑞士,一切研究物品都不容易搬迁,难道就此终止吗?于是,他们决定放弃这个机会,继续他们的研究。 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伦敦皇家学院颁发的戴维奖章,玛丽因身体不舒服,让居里先生赴英去参加仪式。他回来时,带回一个很重的金奖章。这一对不求名誉的夫妇,觉得没有地方安置这个奖章,左思右想,终于找得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交给了他们的长女绮瑞娜,让她挂在脖颈上。居里还告诉朋友说:“这个六岁的小姑娘,极喜欢这个新的大铜元!” 30岁生下第一个女儿绮瑞娜。37岁生下第二个女儿艾芙。当时正是居里夫人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外和镭的阶段。无休无止的实验,忙碌不堪的家务,简直压得居里夫人喘不过气来,但这并没有影响她作为一个妈妈的神圣母爱。虽然她把女儿交给保姆照看,但是她每天去工作之前,一定要证实孩子是吃得好、睡得香、梳洗得干净,没有患病时,才放心地离开。神圣的母爱 居里夫人也并不是把一切工作都交给保姆去做。她认为,母女之间感情的贯通,心灵的交融,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居里夫人说:“我不愿意为了世界上任何事情而阻碍我的孩子发育。”所以,即使在最苦最累的日子里,也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去照料孩子,亲自给孩子洗澡换衣,抽空在孩子的新围裙边上缝上几针,她不给孩子买现成衣服,这样太奢侈也不合宜。 居里夫人对抚育两个女孩,更费下极大的苦心。第一,她要养成她们强健的身体,不是弱不禁风的姑娘。她在花园里设计了一套简单的运动器械让她们玩。在夏天,居里夫人和她们一起下水,指导她们游泳。冬天,她们到山村里去滑雪,居里夫人背着口袋,穿着钉靴,走在前边引路。第二,居里夫人要养成孩子们坚强勇敢的性格。她不让她们有怀恋的幻想,扫除她们的伤感气氛,使她们不过分地感觉敏锐。居里先生遭逢不幸的时候,大女儿只略知人事,小女儿则什么都不知道。这个残酷的打击,在这两个女孩身上,只有极淡薄的印记。 她决定永远不让女儿体会到这一幕悲剧。居里夫人实在不忍提起,而叫孩子们伴她悲伤,这是绝对无益的事。第三,居里夫人让孩子们慢慢接触学问,先亲近自然,并且练习手和肢体的工作,养成她们爱好创造的习惯。等到两个孩子稍大一点,母女三人常在一起工作——学园艺、塑造、烹调、缝纫,使她们惯于劳动。第四,法国是一个相信天主教的国家,居里夫人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她没有给孩子们以宗教上的教育。她觉得不该把自己不再相信的教义教导她们,尤其是恐怕她们将来失去信仰时,会感受极大的苦恼。 在女儿到入学年龄时,居里夫人和朋友们商量,决定不把孩子们送到老式的学校。在这些大科学家看来,十岁左右的孩子,应该是活动和跑路的年纪,不该被过重的功课折磨。他们计划一种活动的新教育,由几个大教授合作教他们。不是教孩子学了才去做,而是且做且学。居里夫人教得十分用心,她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在他们父母集合指导下,这十个光景的孩子,接受了第一等的科学教育。可惜父母们工作太忙,两年后不得不停止了。 小时候,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当他们夫妇从矿物中分离出新元素以后,她把新元素命名为钋。这是因为钋的词根与波兰国名的词根一样。她以此表示对惨遭沙俄奴役的祖国的深切怀念。爱国情怀 在法国发生战争时,这个被居里夫人视为自己的第二个国家,她义无反顾的参加了这次战争,居里夫人做后方的医疗工作。居里夫人自己制造了一个移动的X光检查设备,为受伤的人员进行治疗。虽然国家没有对她进行表彰,但是居里夫人没有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因为她是为国家做事,只要能帮到国家的她都会去做。 居里夫人把自己心血的结晶——一克镭和美国赠送的一克镭毫无保留地捐给了实验室。当波兰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居里夫人虽然身体不健康,仍到祖国拜访好几次。去看看祖国的复兴的状况,在她的倡议和努力下,华沙第一个镭学研究院作为科学研究和癌肿治疗中心成立。她又向美国好友寻求支援,好友在美国募集了一克镭的款项,把第二克镭送给了居里夫人,由她转赠给华沙的镭学研究院。 坚决有恒的努力,贫贱不能移,灾祸不能屈,这正是居里夫人科学生活的写照。不错,居里夫人是天才,但我们不能够说,她的成功全由于是天才。努力奋斗是成功的最大的因素。在她的传记中没有浪漫的事迹,但却是最动人的女英雄的故事!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