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教材统编版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与情景默写 梦游天姥吟留别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一新教材统编版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与情景默写 梦游天姥吟留别

ID:1104869

大小:32.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4-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一新教材统编版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与情景默写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土,又号“清仙人”。出生于西城,幼时随父迁局绵州昌隆。他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又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技后人誉为“诗仙”。其诗大多以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杜南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2.题解吟,本指吟咏,即作诗。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的一种体裁,如《白头吟》。内容多有悲秋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这种体裁也属歌行体,其不同之处在于它重在吟咏情性,如孟郊的《游子吟》、于谦的《石灰吟》等。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笔随兴至,体制解放,堪称绝世名作。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其时李白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3.文学常识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格律诗”,与古体诗相对,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严格讲究格律,包括绝句(五言四句、六言绝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律诗格律要求严密,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它们在格律上的规定常如下:①限字句。一般每首八句,分为四联,分别叫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②定韵脚。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前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③调平仄。诗句中每个字用平声或仄声,都有基本的规定,一般按照平仄相间的原则处理;④讲对仗。律诗的领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对仗又分工对和宽对。工对要求词性和意义严格对偶,宽对只要求词性相近、意义大体相对即可。4.文本分析(1)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译文:航海的人们谈起仙山瀛洲,觉得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说是云霞忽明忽暗间,(天姥山)有时可以被看到。以瀛洲反衬天姥山,为梦游制街暂日说造迷离的神秘气氛。以虚衬实,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2)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译文:天姥山直插天空,仿佛与天相连。(它的)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但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好像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夸说天姥山高过五岳,又用天台山烘托天姥山的高峻挺拔。夸张的描绘,以名山作衬,突出天姥山的雄伟与不凡气势,从而为下文“梦游天姥山”作铺垫,引人入胜。(3)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译文: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越地(的天姥山)。梦中,我在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这是由现实到梦境的过渡句。(4)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译文: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写一夜飞渡镜湖乃至判溪的所见。画面凄清。(5)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译文:脚上穿着谢公当年发明的木屐,攀登上直入云霄般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我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啼鸣。写登天姥山拂晓时所见所闻,突出天姥山既高且奇。(6)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译文:我这里有无数山岩重叠,道路也曲折回旋,没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恋奇花,我倚着山石休憩之际,才发现天已经黑了。岩泉发出的响声,像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荡漾,升起了阵阵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崩塌似的。写山路盘旋,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中,忽觉暮色降临,突出天姥山既深且远。(7)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译文: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风当作马,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写洞天所见所闻。仙人们在洞天福地,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纷呈,光耀夺目。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虚构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神仙世界。(8)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译文: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枕头、床席还在,刚才梦中所见的的烟雾、云霞消失了。这四句是过渡。仙境忽然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译文:人世间的欢乐也像这梦中的幻境似的。自古以来,万事都像滚滚东逝的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 这两句有消极避世的思想。(10)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译文: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此处照应诗题。点题“留别”,表自自己将访道隐居,聊作自我解脱。(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译文: 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那将使我不再有舒心畅意的笑颜!这最后两句是全诗的诗眼。由这两句可知,诗人的消极避世,只是他不屑屈身权贵的一种特有的抗争和反抗方式。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洒脱的气概。二、情景默写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精神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眼中的天姥山巍峨险峻,气势非凡。3.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写出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奇幻色彩。4.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天姥山上仙人的世界,其中,“霓为衣兮风为马”一句写出了仙人的衣着以及骑乘,“仙之人兮列如麻”直接点明山上的仙人非常多。5.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两句对天姥山上天气和环境的描写,渲染了一种紧张凝重的气氛,为下文写仙人们的出场作了铺垫。6.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梦境中第一眼看到的天姥山仙境的景象:有无边无际的蔚蓝的天空,有日月照耀的宫阙,景色壮丽,精心炫目。7.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两句写出了诗人梦醒后对人间乐事和古来万世的感慨之情,看似消极,却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省,为后文直抒胸臆积蓄了感情力量。8.《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9.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10.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