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学案

ID:1097979

大小:7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屈原列传导学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习目标】1、掌握“令”、“伐”、“疾”、“使”等多义词,熟记通假字,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特殊句式2、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4、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感受屈原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5、进一步学习屈原爱国、正直的高尚品德,并从文中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知识链接】屈原简介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因其“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应对诸侯,后又任三闾大夫,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宠姬郑袖和大臣靳尚等旧贵族集团的人物,包围了怀王,后怀王又受到秦国使臣张仪的欺骗,与齐绝交,使楚陷于孤立,两次派兵攻秦,结果损兵折将,失去汉中六百里国土。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就在他两次被放逐的前后,写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写了《哀郢》、《怀沙》两首诗后,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   屈原的作品,《史记·屈原列传》中提到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五篇。《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二十五篇”,但未指出具体篇目,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以《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等二十五篇为屈原作品。所列篇数与《汉书·艺文志》相合,但未列入《招魂》。现代学者认为,《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招魂》等二十三篇,基本上可以肯定为屈原所作。但对《招魂》一篇尚有异说。《卜居》、《渔父》 是根据屈原传说敷衍而成,非屈原所自作。《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仅见的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通篇洋溢着爱国热情和为坚持真理、理想而斗争的精神。《九歌》原为古代乐曲名,屈原用作这一组诗的名称,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是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前九篇是祭神的歌曲,各祭一自然神,并以神名为乐章的篇名。《国殇》所祭是为国捐躯的战士。末篇《礼魂》是祭祀结束时的送神曲。【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1.给加点的字注音。 属()草稿惨怛()帝喾()靡()不毕见()濯()淖()蝉蜕()滋垢()浊秽()皭()然泥()而不滓()既绌()商于()()既咎()眷()顾被()发渔父()憔()悴()哺()育罹()难()2、文言知识积累:(1)整理出本文的通假字:(2)整理出本文中词类活用的词语:(3)整理出本文的特殊句式:二、思考1、作者在第一段中着重表现了屈原哪方面的才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原被疏远的原因是什么?可见上官大夫和怀王分别是怎样的人?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离骚》?是怎样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写的?4、楚国遭受一系列挫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司马迁为什么对怀王“不知人之祸”大发议论?6、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表现了其怎样的精神?7、司马迁在本文末尾说他对屈原是“悲其志”。联系屈原生平,说说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为什么要“悲其志”。8、传记的通常表达方式是客观记述,而司马迁为屈原作传却融入了大量议论,这是为什么?三、练习,翻译下列句子1、人穷则反本,放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 5、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6、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四、一词多义的积累:竟:解释“竟”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1、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2、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3、饭信,竟漂数十日4、专以射为戏,竟死5、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6、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张仪去7、然竟以胜,此何术也8、又不肯竟学9、数十年竟为秦所灭。10、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11、有志者,事竟成乃:解释“乃”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1、生乃与哙等为伍2、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3、吾恨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4、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6、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7、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8、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9、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10、吕公女乃吕后也11、良久乃许之12、大王乃肯临臣13、家祭无忘告乃翁 1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5、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解释“顾”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1、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2、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3、顾视无可置者4、眷顾楚国,系心怀王5、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6、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解释“为”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1、韩信虽为布衣时2、必为二子所禽矣3、吾为公取彼一将4、天之亡我,我何渡为5、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6、陈豨拜为巨鹿守7、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8、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9、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士大夫,殆为此也解”亡”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1、亡其两骑2、五年卒亡其国3、军亡导,或失道4、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5、亡其六郡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