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李将军列传》ppt

ID:1097442

大小:504.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2-04-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李将军列传司马迁 司马迁作者介绍 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7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于公元前87年,48岁终。《史记》,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作家作品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限到汉武帝时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有单传、合传、类传。 作家作品司马迁写作《史记》,不但取材于前代的历史文献,还从亲自游历中积累了大量现实生活的资料。书中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和统治阶级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丑恶面貌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社会中下层被压迫者和反抗者则寄予一定的同情。由于他在记叙历史人物时注入了自己的深厚感情,再加上精炼生动的语言表达,书中的人物往往写得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李广是汉代抗击匈奴的爱国名将,也是司马迁笔下的一个悲剧英雄人物的形象。李广一生历事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以勇力才气知名于时,号称天下无双,然而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却终生未有封侯之赏,最后以军行失道获罪,愤而自杀。李广简介 一、层次段落(全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3),写李广家世和特点,在文帝、景帝时期的生平际遇以及李广治军简易得到士兵的爱戴。重点记述上郡之战李广临危不惧,凭超人的胆略和射技,化险为夷。第二部分(4—11),写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李广为边将的一系列活动,但功高却不得封候、封邑的遭遇。重点记述他出雁门击匈奴和右北平之战,赞扬了李广沉着、镇定、关心士卒、宽缓简易的名将风度。 第三部分(12、13),写李广晚年为前将军,跟随卫青攻打匈奴,卫青争功诿过,责李广及其士卒,最后李广悲愤自刎而死的经过。第四部分(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论赞,表达了对李广的无限景仰。 二、主要内容1、一方面论述了将军李广的杰出才能和高尚的品行。2、另一方面写出了李广一生不幸的遭遇。李广才气天下无双,战功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不能因功封候,最终竟被迫自杀。3、以正反两方面的具体事例,揭露出朝廷赏罚不公,刻薄寡恩和黑暗无道。与李广命运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毫无才能的李蔡却位至丞相。 三、中心思想文章记叙李广战绩卓著,却长期受压抑最终被迫自杀的遭遇。通过这些表达作者对李广才略,人品的钦佩,对李广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揭露出朝廷赏罚不公,刻薄寡恩,黑暗无道。 四、艺术手法1、抓住主要特点,突出人物形象文章围绕中心选择最有典型的意义的四个战例,按时间顺序来写突出李广的性格,线索清晰,结构严谨。2、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佯死、射虎等)3、善用对比手法,用别的人物的特点来衬托出李广特点和性格 艺术手法对比:1)和匈奴射雕者的对比。刻画李广的射技比他们强。2)与部下对比。上郡遭遇战中,部下惊慌要跑,而李广却沉着镇定,临危不惧,胆略过人。 3)和程不识对比。两人带军打仗,程不识治军严谨,李广治军简易,而匈奴更怕李广,士兵更愿意跟随李广。写出了李广治军的特点,受到士兵拥戴的原因。4)和李蔡对比。李蔡声名远不如李广,而能封候,位至丞相,李广功勋卓著,人品高尚,却长期受压,以此揭露朝廷赏罚不公,贤愚不分,表现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对李广的同情。 艺术手法4、用克制、含蓄的叙事笔法,表达深沉、强烈的爱憎感情和自己的主观认识。5、语言通俗,极富文采 五、李广的性格特征1、作为作者心目中的一个理想人物,李广有如下优点:其一,射技高超,打仗勇敢。其二,仁爱士卒,不贪钱财。其三,为人简易,号令不繁。 2、李广的缺点(1)不善言辞、个性太强、性情冲动。(2)胸无城府、没有政治见解。(3)自负其能,不计后果,好凭一时之勇,逞一时之威。充分说明司马迁的“实录”历史是不虚美、不隐恶的。 六、李广形象的典型意义及其悲剧的深层原因1、汉王朝用人唯私、排挤迫害有才能的人的用人政策,是李广悲剧形成的直接、客观的原因。2、李广自身的性格缺陷是造成其悲剧的重要的主观原因。3、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对人的个性的遏制与残杀。 重点问题1、司马迁和《史记》。2、文章的中心思想、艺术特色(5点)。3、掌握李广性格的主要特征(优缺点)。4、说明作者通过李广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客观、主观、根本原因)。6、认识《史记》,及“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优缺点都有描述) 再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