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的形状教案2 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的形状教案2 苏教版

ID:1089469

大小:58.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地球的形状教案2苏教版课程标准: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4.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5.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教学目的:●能够提出关于地球的一些问题;  ●能够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能够描述出入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并记录下来:  ●能够运用列数据和比较的方法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教学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知道人类探索地球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能建立科学的地球概念。层次2:能建立科学的地球概念。层次3:能建立科学的地球概念,并知道人类探索地球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探究能力:层次1:不知道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层次2:知道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层次3:知道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并知道假想—实证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教学材料:橡皮泥、火柴棒、小纸片、地球仪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2.课件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或其他反映地球实景的照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3.小结板书课题。了解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和实践。探索和调查1.导入大家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个圆形的球体,可你们知道人类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吗?2.播放人类探索地球过程的课件。3.同桌讨论:人类为了证明地球是圆形的,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论证地球的形状 4.观察身边的现象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说明地球是一个圆形的球体。组织活动(1)在一个包装箱的左右两边各开一个孔,在后面尽量朝两边看,记下两个孔所看到的最远距离。(2)把箱子变成弧形,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观察。(3)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得出地球确实是个球体。(如太阳的东升西落、月食、船只渐渐消失在远方等。)回顾和解释1.大胆猜一猜,我们这个地球到底有多大?2.补充介绍古希腊天文学家埃拉脱色尼对地球周长的测量和现在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等。3.完成书上表格中的计算。小结谈谈各自的感受,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现代科技发展进一步证明地球是原球形的。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地球的表面1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地球表面的基本情况;知道地球表面多种多样的地形;知道地图是依据地形而来的;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二)过程与方法:收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能够描述家乡地貌的特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感受到大自然和祖国河山的秀美壮丽;渗透地图制作的科学方法;体验到动手做科学的乐趣。二、教学准备:收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地图、地球仪、托盘、撒、沙、泥土、石块、小树枝、苔藓、小亭子、小桥。 三、教学活动建议:本课在认识地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宏观上总体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地貌,感受自然的神奇。再通过亲手制作地表模型,更深刻的知道整个地球的地形地貌。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汇报课前查找的祖国秀丽山河的资料。师生归纳各种地形的特点。2.教师边播放各种地形的图片,边讲述:地球表面的地形是非常复杂的,也正是这些复杂的地形交错在一起才造就了大自然中许多秀美的风光,下面是老师查找的一些风景图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二)制作地表模型。1.谈话:看了这么多秀美的景色,老师和大家感觉一样,觉得真是太美了,于是,亲自动手做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大家觉得老师做得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2.(展示教师作品)讲述:组内同学商量一下,你们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地表模型?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3.分组做地表模型。要求:小组之间协调分工,由每组的材料员统一拿材料,用多少,拿多少,多的马上送回,允许到别的小组去取经。学生分组制作活动。讲述:刚才,我们各组按各自的想法做了一个地表模型,做得怎样呢?下面大家相互参观一下。学生离座参观各组作品。学生谈参观感受。(三)绘制地形图1.谈话:地表模型虽然直观形象,但有时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它最适合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为了使用方便,我们可以怎么做?(绘制地形图)那么这个地形图该如何画呢?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表模型,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的优点和不足。3.讲解绘制地形图的要求:将玻璃板盖在托盘上,再将胶片放在玻璃板上,按下面的地形便可画出地表的整体轮廓来。那么,不同的地形你们都想怎么来表示?具体都用什么方法表示,你们小组自己来定,不过要在下面加上说明。4.学生分组绘制地形图。小组展示汇报。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与学生绘制的地形图进行对比,并讲解:我们制作的过程与标准地形图的制作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地形图的制作是很复杂的,要求更是科学、严谨,如果大家有兴趣知道的话,老师给大家提供几个网址,大家有时间上网看看。 (四)总体认识地球表面地形1.谈话:我们刚才画的就是地图,当然要按照地面的大小来画,但是没有这么大的纸,就算有也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测绘人员观测了地形以后按照比例缩小才能制成地图或地球仪。2.出示地形地球仪和世界地形图。观察交流:你对地形地球仪和世界地形图的观察,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地球表面的水陆分布。并引导学生解释“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使学生能够概括性地记住地球地貌的总体状况。加深对地图的认识,体会地图用途。3.说明描绘地貌的手段在发展。教材展示了两幅不同科技水平的图片,一幅是从飞机上拍摄的航拍图,还有一幅卫星相片,表面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认识地球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前进,而且是向着高精度,精细化前进。(五)拓展活动:活动一:将公园的实景图画成地图,注意找准“北”的方向。活动二:说说什么地方要用到地图,体会地图的用途。活动三:利用地图找“宝”,学会用地图。(可以作为课后活动)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5页共5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