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1.地球的形状》教案(2)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1.地球的形状》教案(2)

ID:1089455

大小:4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4-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地球的形状教学目标:1.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2.能够通过计算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3.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教学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难点:知道合理质疑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教学准备:地球仪、小船、相关图片、笔、纸、多媒体资源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效果分析一、导入1.出示地球课件,同学们这是什么?(地球)2.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地方,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地球的形状。2.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3.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或其他反映地球实景的照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4.小组讨论:关于地球,你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注意提醒组长做好分类记录)5.小组汇报。二、带领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 谈话:同学们对于地球的认识基本来自于书和电视,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对地球有了正确的认识,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呢?出示图片,一种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一种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补充。2.在高科技的今天,人类已经飞出地球通过卫星照片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没有飞进太空,怎样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呢?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提问题进行假设。3.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学生交流。4.看课本,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5.介绍古代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学生讨论交流。谈话: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在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据此,人们猜测------观察进港的帆船,论证地球的形状。提示: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6.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7.提问: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你有何收获?三、认识地球的大小1.介绍利用科学技术观察到的地球。苏联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 神州五号宇宙飞船2.谈话: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谁来说说地球有多大?3.学生介绍有关地球赤道周长、半径、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这些数据展示出来。4.谈话:根据这些数据你们能想象出地球的大小吗?5.提问:我们知道中国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那么你们能猜猜一个地球相当于多少中国面积吗?6.学生猜想7.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地球的大小。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的位置,看一看中国在地球仪上有多大。四、拓展活动:算一算,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板书设计:地球的形状月食环球一周看远处的航船从太空看地球……圆球体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