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下《我是怎样出生的》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版科学五下《我是怎样出生的》教案

ID:1088876

大小:3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第二届中小学健康教育课授课竞赛(教案)评选材料我是怎样出生的黄桥镇中心小学苏晶一、教材简析《我是怎样出生的》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围绕《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的这个话题,比较全面的讨论了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繁殖问题。在学生认识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胎儿的形成和大致发育过程,并通过体验活动,感受母亲怀孕的负担和行动的不便,进而体会到母亲生儿育女的艰辛,懂得生命的珍贵,从而升华到珍爱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孝敬父母之情。这节课从指导开展调查活动入手,教材分为三部分:(1)通过调查、交流了解我从哪里来;(2)了解人生命的孕育过程,体验母亲怀孕时候的辛苦;(3)在学生初步明白了人类的繁殖方式以后,使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其中,第二部分是教材的重点。二、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及教材特点,在遵循开放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的前提下,我除了采用常用的讲述法、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一般方法外,主要还采用了以下方法:1、体验法本课采用体验法,一是“24小时,体验妈妈孕育之苦”的体验活动,预设:用丝巾把书包(约5.5千克)绑在身上一整天,进行深切体验;二是课后延伸体验活动,(1)给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2)办一期“我是怎样出生的”小报。用这些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妈妈怀孕的艰辛,知道父母养育我们的难处。知道了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都付出了很多的代价,明白应该珍惜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2、探究法 在这节课中,探究法首先采取课前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和父母交谈、上网等)去收集与“我是怎样出生的”有关的资料。然后,课中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在此过程中学会资源共享,整理资料,借助小组合作解决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梳理问题。最后,根据学生整理的问题自我确定课后专题研究的内容,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延伸探究活动。在这里,通过三个层次的探究活动,层层深入的进行学习,利用分析、整理、交流等方法,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分析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渗透“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思想。三、教学目标1、在交流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调查方法获取需要的信息;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2、整理信息,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调查结果。3、意识到生命的珍贵,体会与父母的亲情,体验父母养育的辛苦。四、教学重点:1、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2、了解胎儿的形成过程。五、教学难点:1、知道胎儿的形成过程。2、会整理信息,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收集到的信息。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我是怎样出生的》问卷调查表、视频资料、记录单。2、学生准备:装满书的书包(5.5千克)、丝巾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每一个孩子都曾经问过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们从哪里来?爸爸妈妈是怎样回答的?(二)合作研讨,集体交流 1、谈话:在课前,同学们都以不同的形式和父母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一些自己出生前后的一系列事情(比如刚出生时的身高、体重等),你们一定有很多的收获,愿意和大家交流、共享吗?2、小组交流:请组长把交流中有价值的信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另外,请把你们小组还想要知道的问题仔细记录下来。看谁在这一环节中发言积极,倾听仔细。(在交流的时候老师巡视,指导、督促学生,确保小组交流的高效性和交流内容的多样性。)(1)统计小组内同学们出生情况全组人数刚出生时,身体各项指标身长50cm以下50~52cm52cm以上出生方式顺产剖腹产体重3kg以下3~4kg4kg以上我们小组还想知道的问题:3、全班交流:围绕中心问题重点交流我出生的小故事。小宝宝在羊水里如何呼吸呢?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面吃什么呢?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如何排泄自己的废物?小宝宝能听见外面的声音吗?难产是怎么回事?4、挑选小老师,带领大家集体学习:胎儿在妈妈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体会生命的伟大。【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己提问、师生梳理并解决问题等途径,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很抽象的,不可见的胎儿形成过程尤其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很清楚的展示出来,进一步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尤其多途径的培养了让学生知道观察收集信息要全面,初步学会收集,学会整理,学会共享,从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三)体验激趣,感恩父母1、引导学生开展负重体验活动,了解妈妈怀孕的艰辛。2、交流:在体验一下妈妈怀孕的过程中,你都有什么感受?(在轻缓的音乐《感恩的心》中进行交流,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交流起来更加真实,通过交流使学生亲身体会妈妈怀孕的艰辛,知道父母养育我们的难处。)3、总结全课、升华情感。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生命科学我是怎样出生的这个话题。对小时候的情况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知道人类也和某些动物一样,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每个人都来自一个小小的受精卵细胞,它在妈妈的子宫里面生长了大约十个月,变成一个成熟的胎儿以后就从妈妈的子宫里面生出来。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通过学习和体验,了解了妈妈怀孕的艰辛,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吗?当有一天,父母老了,你会怎样对待父母呢?引导学生知道了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都付出了很多的代价,应该珍惜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4、宣读感恩宣言:亲爱的爸爸妈妈:从现在开始,在品德上要让你们安心,在学习上要让你们放心,在生活上要让你们省心,我们决不辜负父母心!5、课后延伸,强化体验。“今天回家以后,请同学们可以做下面任意一件事情:”(1)给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2)办一期“我是怎样出生的”小报。板书设计:我是怎样出生的《我是怎样出生的》教学感悟 “我是怎样出生的?”“我从哪里来?”是每一个人在孩提时代都会问的问题,但是,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父母从不会主动向子女谈及有关生殖方面的问题。关于人生殖方面的问题也常被老师们认为是学生比较隐秘、难于启齿的,通常采用学生自学的教学方法,更使学生对此产生了神秘感。从2009年到现在,我已经连续两年在近20个教学班中和孩子们共同讨论这个问题,从最开始的忐忑,到现在的坦然,我深深体会到:其实你讲到什么程度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态度,也就是你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单就本节课而言,我认为,微笑、坦然和开放的态度非常重要。作为已经有一定认知能力的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人出生时的问题并不生疏,在课堂实践中,孩子们的反应,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通常是我始料未及的,对比孩子们的需求,我们所做的尝试只是一点皮毛。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变传统生硬的“交流汇报”为“轻松聊天”,同时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交流,使谈话有目的,而不是随便聊聊。有讲述小时候趣闻乐事的,有陈述妈妈艰辛保胎的,还有得带来出生时照片让大家猜的……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们一直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中,所以要及时做好调控工作,提倡每位同学可以做一次“负重”游戏通过这个活动旨在使学生体会母亲的辛劳。同时,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还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媒体技术手段,采用调查、交流、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互补,在交流中引起情感地共鸣,从而在舒心地做自己关心的事情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