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下《斜坡的启示》教案及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版科学五下《斜坡的启示》教案及反思

ID:1088388

大小:28.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4-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斜坡的启示新秀杯·新区实验小学·徐迎春学情分析:所教班级是一个小班,全班有34人,男生20人,女生14人,总体班风比较活跃。对科学课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实验习惯还没有规范的养成。动手能力较强,但是科学的实验方法,了解不多。对于《斜坡的启示》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发现斜坡,感受斜坡省力是比较容易,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教案设计的第二部分。教材简析:斜面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本课让学生了解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斜面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使学生能初步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周围的各种斜面及其器械的性质与功能。本课结构遵循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经历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交流数据、获得发现、拓展运用这几个阶段,使学生认识斜面,了解斜面。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3课。对于简单机械方面的学习,《标准》要求“认识几种最简单的和最典型的机械,最好能让他们动手操作这些机械,真正体验到这些机械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能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了解这些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每种机械有什么功能,大致可用于什么场合,会在自己的周围环境中做简单的应用,也可以让他们了解这些机械的改进、结合和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斜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教材开篇为学生设置一个《大家来找茬》的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通过车棚台阶有无斜坡,进行导入。然后让学生看一看生活情境中斜坡的运用,再让学生感受斜坡对生活的帮助,最后设计一个斜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比较深入的了解、体验斜面这一简单机械。在探究斜面坡度的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的实验环节,我认为最好不用书本的多少来改变斜面的坡度,因为这需要学生准备很多厚的书(书太薄,坡度改变不大,实验效果不明显,也不方便。),所以就利用科学实验室的斜面材料。由于测力器测量不明显,并改造了小车,增加了小车的重量,使得数据更明显。螺旋和s形是斜面的两种变形,通过学生已有的登山经验先让学生设计路线,然后通过“三角形绕笔的实验” 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螺旋式斜面的变形,体会和理解螺旋和s形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深刻理解斜面这一简单机械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认识到机械的改进、结合和发展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便利。教学结构: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发现生活中的斜坡,知道、感受到斜坡可以省力,并会利用斜坡去解决问题。知道在研究时,斜坡就是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理解斜面的特征。第二部分:先根据斜坡的特征去搭建斜坡,比较斜坡的不同之处,提出问题:坡度不同的斜面,它们的省力情况一样吗?不一样!那是坡度大的更省力,还是坡度小的更省力呢?让学生大胆预测,仔细设计实验,测量出三种情况下的拉力大小,并做实验,记录数据,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第三部分:认识斜面的变形及运用。此部分为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发现方法,理解变形和实际运用五个环节组成。通过设计发现螺旋和s形是斜面的变形。第四部分: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先让学生自己发现身边的斜面及螺旋的运用,再利用课件出示非身边的情景,让学生发现斜面或螺旋,说出作用。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标准的要求,为本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能够就斜面坡度与用力大小的关系做出假设并探究可能的答案。知识与技能●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楔形的功能及作用;●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发现斜面可以省力,并通过实验发现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难点:理解螺旋和s形是斜面的变形。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件、一块长的木板、一个重箱子。2.分组实验器材:实验用的小车、塑料板、支架、测力器、试验表格。 学生准备:螺丝钉、开酒器、剪刀、等具有斜面的实物教学过程设计一、设置情境,认识斜面1.今天是你们和我第一次上课,先来做一个游戏,让徐老师看看谁的眼睛亮。游戏的名称是《大家来找茬》出示两幅图片(车棚的台阶)你们真是太聪明了!那你知道这里为什么要做一个斜坡吗?学生说:……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为什么吧!出示推车视频现在你知道了吗?说说看!学生说:因为做一个斜坡比较省力。(板书:斜坡省力)2、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了利用斜坡会省力,下面就请一位同学感受一下。请你直接把重纸箱搬到高处。(感觉如何?)请你利用这个木板,把重纸箱推上去。(感觉如何?)哪种方法好?为什么?3、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会比较省力气。谈话:像车棚台阶边的斜坡、推车时和搬重纸箱时斜放的木板。古时候的人们就已经想到用这种斜坡把笨重的物体从低处推到或拉到高处。4、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板书:面)那怎样的面,就是斜面呢?(板书:两头一高一低)教师可以示范引导。二、探究斜面坡度的大小与用力的关系1、我们已经知道了斜面的特征,那你们会利用材料篮里的材料搭建一个斜面吗?需要哪些材料?准备怎样搭建?给你们一段30秒的音乐,音乐停止,全体坐正!(老师指导)请每个科研小组的组长,上来展示你们这组的科学成果。2、留下坡度不同的三个斜面。你发现这三个斜面有什么不同? 也就是说(斜面的坡度不同)3、学生预测:我们已经知道斜面可以省力。那么坡度不同的斜面,省力情况一样吗?(不一样)那是坡度大的斜面更省力,还是坡度小的斜面更省力呢?学生预测,教师出示学生预测结果。作为科学家,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能不能随便猜测?我们要怎么样?(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4、实验设计:做实验,你准备使用材料篮里的那些材料?你准备怎样使用这些材料呢?我们要比较三种坡度不同的斜面,哪种情况更省力?我们要测量几次?这三种坡度情况,先测量()再测量()最后测量()。测量这三种情况时,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还需要注意什么?5、实验步骤:对了!第一、实验员1按顺序搭建坡度不同的斜面。第二、实验员2测量出三种坡度情况下,小车上坡需要的拉力。第三、记录员做好记录。第四、组长组织分析数据,得出什么结论?证明你的预测对不对。第五、得出结论后,请组长收好实验器材。6、注意:第一、在使用测力器前,看一看指针是否对准0刻度。第二、用测力器测量小车拉力时,要顺着小车的运动方向,慢慢拉动。第三、测量过程中,看清楚指针所指的刻度。开始试验,并填写好你测量的数据。组长汇报实验结论,并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对还是错。7、小结:斜面不仅可以省力,而且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反过来想:所以我们想借助斜面省力时,要适当的降低斜面的坡度。看一看。(模拟动画) 三、认识变形的斜面1、那这位叔叔骑车上坡,感觉怎样?他又想了什么办法呢?出示自行车上坡情景。学生回答。把一个很陡的斜面,设计成坡度很小的多个斜面。(出示课件)2、课件出示,提问:你愿意从这条路爬上山顶吗?为什么?讨论:怎样爬上这座陡峭的山,比较省力呢?请小组讨论设计出登山路线。3、展示设计,并说明为什么省力?(实物台)科学家们,你们真是太聪明太伟大了,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盘山公路。(出示图片)像这样螺旋和s形的设计路线,实际上是斜面的变形。4、那么斜面是怎样变形的?我们做一个演示吧!实践操作活动:拿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斜面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斜面变成螺旋了!5、如果说:螺旋就是斜面的一种变形。那么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纹就是螺旋,也是斜面的一种变形6、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盘山公路和螺钉上的螺纹都是变形的斜面。四、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1、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小组讨论,相互说一说。组长汇报。2、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斜面和螺旋,你能找到,并指出来吗?并说说它的作用。五、课堂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从斜坡得到了哪些启示呢?(板书:的启示)2、其实斜面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运用,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看一看吧!3、感谢中华路的科学家们!老师问好!来宾问好!实验表格:斜面的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的实验记录 序号:()()科研小组组长:实验员:记录员:实验材料:斜面的坡度坡度3坡度2坡度1对小车的拉力(单位:牛)实验结论:教学反思: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全市范围内的科学课比赛,心中很是高兴。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关于教案设计和实验材料的准备。在备课和上课的这段时间内,我对于成功与失败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得到了很多的经验。备课阶段的反思:1、科学课的语言很重要。老师说的每句话都要仔细斟酌,绝对不能犯科学性的错误。科学的语言不仅能体现科学教师的严谨,更能帮助学生得到准确地的科学结果。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比如:在《斜坡的启示》一课中,有一个观点(坡度小的斜面更省力),这个“更”子,比较准确。不仅说明斜面可以省力,还说明坡度小的斜面更省力。2、实验材料的选取很重要。在科学课上,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需要清楚地看出实验结果,实验的材料非常重要。比如:在本课中,为了让学生感觉到,观察到鞋面可以省力,我包装了一个很重的纸箱和一块木板,还特意在箱子底部和木板表面贴了透明胶等减少摩擦力的材料。为了通过测量得出不同坡度所用力的大小。我做了七、八遍实验,最后在小车里有原先的20克到后来的80克。数据上有了明显的区别,学生一看就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上课之后的反思: 1、通过游戏《大家来找茬》的图片设计中,如果能找出两幅取景基本一样,需要处再加以电脑的处理,引导的效果会更好。2、在设计盘山公路时,那幅出示的“山形”图,太陡峭。一般情况下,那种占地面积大、坡度不是太陡的山,建盘山公路。3、课件出示和讲解的节奏,由于对多媒体的操作不熟练,还不够一致。4、当学生由于测量方法使用不当出现不正常数据时,虽然给予了分析和校正,如果再让那个实验员上讲台重做一下,那就更好了。5、对于提出问题的明确性和课堂预设一样,但是在学生出现预设外的情况时,语言有了一定的随意性。还要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认真面对,不要紧张。以上是我就这节课的一些反思,希望专家们再给予更多的宝贵意见。在以后的科学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先做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再做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为镇江市的《科学》教学研究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