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上《冷热与温度》word版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版科学四上《冷热与温度》word版教案

ID:1086586

大小:4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2-04-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材分析:本课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将帮助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规范地测定水温,并带领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准确测量水温2、发现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教学准备:温度计、纸制温度计、冷温热三种水、秒表、记录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每个小组选一名手指感觉最灵敏的学生站起来。好!你是你们小组当中感觉最灵敏的,老师来测测你们的感觉是不是灵敏?看,桌上有三杯水,请将左手食指放入左边水中,将右手食指放入右边水中,感觉怎么样?   2、学生回答。(板书:冷热)   3、谈话:好!检测你们手指灵敏的时候到了。将左手食指放入中间水中,再将右手食指也放进中间水中,感觉怎么样呢?   4、学生回答。(板书:温度)   5、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使我们知道了,人的手有时可以判别物体的高低,但有时也不可靠,要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用温度表来测量。【设计意图:以做游戏的形式导入,学生较为感兴趣】  二、正确使用温度计   1、谈话: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三杯水的温度?那好,我们先得学会怎么使用温度计,哪位同学先来说说该怎样使用温度计才能测温准确。老师介绍,大家要听仔细了。  (1)(出示温度计)这就是温度计,它是用玻璃做的,很易碎。所以使用时,一定要轻拿轻放。   (2)这最下端红色的叫液泡,这红色的一条叫液柱,上面还有刻度,每一小格就是1C。  (3)测量时,液泡要完全浸在水中,而且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否则测出来的温度就会不准。  (4)读数时,要使视线与液柱的最顶端水平,液柱顶端指向哪个刻度,就是多少摄氏度。但要注,一定要等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看看同学们能不能读出这些温度:课件出示几种温度包括零下温度。2、谈话:大家会测量水温了吗?(会)好,我们就来测测这三杯水的温度。注意,先测冷水再测温水,最后测热水,测量过程中,要分工合作,及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温度。【设计意图:借助刚才桌上的三杯水,抓住学生急切想知道桌上三杯水温度的心理,激发学生测量的欲望,为学习使用温度计做下铺垫】   3、学生测量并汇报结果(教师一定要注意发现和纠正学生测量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教师板书:一两组测量的数据)三、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1、谈话:同学们这么快就学会了使用温度计,并且测量了这三杯水的温度,真了不起。大家知道,一杯热水放在这里,它会渐渐变凉,也就是温度在下降。那么它的温度是怎样下降的呢?【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热水是在渐渐变凉的,但至于怎样变的,学生可能没有细想过。这里设问“它的温度怎样下降后”紧接着追问,可以使得问题的指向性更明确,学生思考的难度大大降低】   2、学生猜测。(板书:快—慢,慢—快,均匀)    3、谈话:大家的意见都不一样?那该怎么办呢?(测)怎么测?我只测一次行不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呢?一次看不出变化?两次呢?(也不行)那你认为测几次?对,必须经过多次测量,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发现温度变化的规律!大家统一一下,测6次好吗?那隔几分钟测一次呢?(1、2、3、4、5……)一分钟时间太短,可能不易发现其中的规律,时间长了,又怕来不及,我们就隔2分钟测一次吧!   4、提问:除了测量次数和时间间隔,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需要分工合作,保持安静,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师补充:各小组一拿到热水后就要将温度计放入杯中,记下第一个最高点的数据。此温度记在“0”分钟格内,并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   5、学生分组实验操作、观察记录。   6、提问:大家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先快后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7、学生交流汇报   8、谈话:为了直观地看出这种变化,我们往往用曲线图来表示。(出示小黑板: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温度。)下面就根据第一小组的数据来画曲线图。   9、师生同步作曲线图。10、谈话:大家看图,0分钟到2分钟,线段坡度怎么样?(较大)说明温度下降较快,8—10分钟的线段坡度呢?(较小)说明温度下降较慢,这说明温度下降先快后慢。【设计意图:用商量的口吻,为科学探究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   11、提问:大家知道为什么温度变化是先快后慢呢?   12、小结:热水刚到入杯中时与周围的温度相差较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四、继续预测,拓展研究1、讨论: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2、是否一直这样降下去呢?会降到多少呢?课下同学们可以继续研究。五、板书设计                     冷热与温度        猜测:             先快后慢  先慢后快  均匀的        结论:  先快后慢 二、教学课题: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三、教材分析:《冷热与温度》一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里的第一课,本课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一是让学生建立温度的概念;二是学会测量水温;三是探究热水降温规律。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多以小组合作、实验实践的教学方法开展,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五、教学目标:1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3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4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科学实践六、教学准备:烧杯、热水、温水、冷水、温度计、秒表、记录表、铁架台。七、教学过程:(一)、感觉物体的冷热: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和热水中。5秒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每个小组成员听从小组长的安排,每个同学都试一试。2学生试验并交流。3师:人们通过手眼等身体器官能感觉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冷热与温度。板书课题:冷热与温度 评:让每个学生都进行试验,每个学生都能说说自己的感觉,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二)、测量水温:1师: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不能,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来进行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2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师: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教师出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小组合作分工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并记录。3交流测量结果。(三)、再现“热水变凉”的降温现象:1师出示一杯准备的热水,师述:老师想知道这杯水的温度,谁愿意来帮老师来测一测水的温度?2指名一位学生测量水的温度,教师提醒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3再请两位学生上台依次测量水的温度。教师相机板书出三位学生测得的水温。4师:比较三位学生测得的水温结果,你有什么思考和发现?如果继续测量会出现什么现象?(这儿鼓励学生说出各自的思考和发现。评:三位学生依次测同一杯水的温度很自然地会发现水温下降了,再推测下去水温一定会继续下降。课上再现学生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激发了探究兴趣。学生一定会有不少的发现或者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这样的设计水到渠成,测水温的活动又是对温度计使用技能的复习巩固,乃是一箭双雕。(四)、猜测“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1.师:如果每次测量间隔的时间相同,温度的下降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呢?2学生小组合作,猜想“热水变凉”的降温情况,并要求各组做好记录。学生的猜想估计有这样两种可能:一种是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有规律;(温度变化先快后慢,温度变化先慢后快,温度变化速度均匀)另一种可能是温度变化没有规律。3.班级交流各小组猜想情况。 评:这样的猜想过程老师要体现出极大的耐性,切不可操之过急、蜻蜓点水,要让学生充分“说”和“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每一种猜想,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猜想,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五)、研究“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1.师:怎样才能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对的,还是错的呢?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实验。2.小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引导学生参照教材中的“热水降温记录表”),各组在讨的过程中设计好记录表格。3.班级交流,明确注意事项:①实验所需材料有温度计、杯子、热水、记录纸、秒表;②第一次测量数据为0分钟时的温度,以后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③正确使用温度计,读数要准确;④小组成员拿温度计、读数、计时、记录要分工明确。评:这样的实验活动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承担起各自的角色,力求人人动手、个个参与,以最大限度发挥个体的作用,集体的力量才能得以充分显现。指导温度计的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测量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接下来数据的分析和曲线图的绘制,教师的指导不可少。另外,10分钟的连续观察测量,要搜集六个数据,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考验和培养。(六)、绘制“热水变凉”的降温折线统计图:1.师: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整理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大家从这六个数据发现了什么? 2.师: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温度的变化。(教师给各组分发“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的表格,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一是根据测量数据描点,二是把描得的各点用线连接起来。)3.学生根据各自测得的数据在表格中绘制“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小组分析记录表和曲线图,讨论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与原先的猜想进行比较。班级交流各组的发现:温度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的,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评:小学四年级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有一定的困难。在这一活动环节上,教师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分析,教师要“扶”得多,对各自的交流讨论“放”开让学生说。(七)、后续研究:师:如果我们继续测量下去,温度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课后研究)评: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再测量下去水的温度肯定不会一直降下去,最后的温度接近于室 内的气温便达到“热平衡”。后续研究主要是激发学生去思考和争论。相信有了以上学生的亲身经历的研究活动,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开阔,课后研究的兴趣会更大。我想如果这样的目的达到了,这就是一堂成功的科学课。八、作业布置:再次预测: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是否一直这样降下去呢?会降到多少呢?水温究竟下降到多少度?如果有杯凉水,测出凉水的温度,然后给凉水加热,那么温度升高有什么规律呢?思考:曲线图的绘制如果能和观察记录结合在一起可能更好。有好的操作方案吗?九、教学反思:小学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是《冷和热》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规范地测定水温,并且带领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我在这节课的教学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如在课的引导部分,首先让学生做实验,两个手的食指分别同时插入冷水和热水中,等老师数到5时取出并且马上把他们同时放入温水中再等5秒钟,说出两个手指的感受。这个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在同一杯温水中两根手指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对此现象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心理,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将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 使学生从活动中体味发现的乐趣,促使学生主动地想、积极地学。二、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形成温度概念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摸,在学习温度计测定水温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测量,在探究热水降温规律时我让学生亲自测量、观察、分析,得出规律,处处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三、新课程强调转变学习方式,科学课更强调探究学习,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的学习方式。科学课在运用课程六大理念的同时更注重科学的学习方法。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实验法测量三杯水温度,用比较法感知三杯水不同的冷热程度,用观察法了解温度计构造,用测量法、分析法发现热水变凉过程温度变化规律等等。这些方法运用恰当,针对性强,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四、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安排的每个实验全体学生都亲自参与,而不是个别学生去做实验,给每个学生以探究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教学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热水变凉的规律,还让他们想象这杯水继续放置后的温度变化,再一次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把课堂延伸到课后,培养了学生的求知精神。六、本节教学中的不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课堂的突发事件不能很好恰当地处理,语言不够准确、流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正。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本节课为苏教版的新课,课的设计比较新颖独特,本人对教材的某些方面把握不准。如:让学生先将两手的食指同时分别插入冷热和温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有些同学做的时候,则不是同时放到热水和冷水中,而是将一个手指先后放到冷热水中,当然感觉就不样了,由于时间的限制,也没再对这个问题进行延伸纠偏,影响了教学效果。我想如果当时老师用手比划演示一下,就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了。                 二、对课堂中会出现的实际情况不能预测,准备不细致。实验中要用热、温、冷水,准备的热水、温水的温差不大,学生同时将食指放入热水、温水中5秒钟,再同时放入冷水中,两手指的感觉相差就不大,显然就没有达到教学的要求。当让学生连续测热水温度变化的时候,因为倒的热水时间长了,学生反映热水不热了,这时才给每个试验桌上加热水,因此耽误了一些时间而影响了课的进程,浪费了时间。                 三、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课堂上乱动器材,实验中不按要求去做。这与学生没有实验室,学生做的实验少有关系,没有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中浪费了一些时间,这也是导致预设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完的原因之一。我的建议,建立实验室,配备专职实验管理员,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验环境,多做试验,形成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冷热与温度》课堂教学实录金陵汇文学校王彤一、导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冷热与温度》,知道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冷热与温度》(课前板书课题)师:老师今天带来了温度计(搬上讲台出示)、烧杯(出示并提问:我们在放烧杯的时候,应该注意温度计的液泡怎么样?) 生: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师:说得对。还有热水(出示保温杯),现在我把保温杯中的热水倒进烧杯(示范倒水,安全教育:水很烫,我们在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而且要使温度计液泡完全没于水中)师:好,谁来帮我测一测这杯水的温度?学生上台读数。师:读数的时候,视线应该怎么样?全班:持平师:对,要跟温度计液柱的最高点持平。(等待学生读数)多少度?生:69.5°C。。。。师:(老师读数)正确,你为什么等了一会儿才开始读数啊?生:温度计的液柱在上升,不能读,要等它不动了,才能读数。师:对了,我们刚倒出热水的时候,温度计上的液柱在上升,要等到不再上升的时候才能开始读数。二、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师:谁能说一说,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不再变化以后,又会怎么样呢?生:下降师:也就是说这杯热水会慢慢、慢慢变凉对吧?(板书:热水变凉)那它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如何下降的呢?有没有规律呢?(ppt提出猜测)师:请同学们预测一下,把你认为的选项填在记录单的第一题上。想好了再选,只能选一个。(学生填写记录单) 师:大家选好了吗?下面老师要来作个调查,请每个人真实汇报,选的什么就是什么,不要人云亦云!数学课代表上来帮我点数。师:认为是均匀下降的同学举手。(课代表数人数、师记录在ppt上)依次统计其余三种人数。师:大家的意见不太一致?那该怎么办呢?生:做实验。师:对,做实验是个好方法,老师这里有一个在实验中需要填写的记录表,你能从这个记录表中得到哪些有关实验的信息呢?(ppt出示记录表)生:上面是时间,表示0、3、6、9、12分钟,下面是温度。师:也就是说我们要分别记录热水在0、3、6、9、12分钟时候的温度。师:其实,我们要想研究热水变凉的规律,最好是能够知道这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的每一分甚至是每一秒的温度,对吧?但是这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才能完成,我们目前还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只能隔一段时间记录一下温度,那我们大家就约定隔3分钟记录一下温度,由于课上时间关系,我们就观测到12分钟,好不好?谁知道这里的“0分钟”是什么意思吗?生:应该是液柱上升到不动时开始测量的时间。师:对,0分钟是指温度计液柱停止上升了,这时我们才能从0开始计时,并记录下此刻的温度,明白了吗?师:等一会儿,就请小组长把桌上的装置先摆好,然后再将保温杯中的热水倒进烧杯。(播放ppt实验注意事项)1)热水倒好以后,我们要立刻盯着液柱,等到温度不再上升时,请把手举起来给我示意,老师要等到每个小组都准备好了,再开始给大家统一计时。 2)我按下计时器,说计时开始的时候,这是0分钟,请你们立刻读出此时的温度并记在你们各人的记录单上;3)每组的计时员要时刻留意大屏幕上的计时器,当到3、6、9、12分钟时,要作提醒;4)测得3分钟温度以后,完成记录单第三部分的数据分析,并请各小组长汇报。师:下面,我们就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动作最迅速,最安静,最先举手。每个小组都准备好了吗?开始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操作(倒水、观察、举手),教师开始计时。(教师巡视,大屏显示计时器;放轻音乐)等待计时器到达3分钟,学生读数,再记录。师:好,我们利用这3分钟的空当,请每个小组长汇报你们组0-3分钟温度下降了多少。(教师填写ppt的汇总表,依次到12分钟)实验结束,清理桌面,完成记录单,汇报数据,完成汇总表格师:同学们,通过这一组组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生:降温先快后慢。生:好像是先快后慢,但是我们组最后一个数据好像有点问题,有点波动。(师板书:先快后慢)师:大部分小组的数据都说明了降温是先快后慢的。(找哪个组不对)但是,有几个小组的数据跟别的小组不一样,想过是什么原因吗?生:可能是因为读数不精确。生:可能是因为手拿着温度计,影响了温度。 师:嗯,应该是你们组的误差大了一些,所以影响了实验结果,不过没关系,实验不可能百分之百成功,我们课后找机会再测一次,好吗?三、绘制曲线图出示我的实验记录单师:这是老师在课前做的一组数据,能看出温度下降的规律吗?我们现在每组要分析5个数据,看这样的表格就能找到其中的规律了,但是如果数据多了,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会怎么样呢?(ppt展示24小时温度记录表和曲线图,比一比哪个图好找规律)。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曲线图还有很多(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师:通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你看出遗忘的规律了吗?生:是先快后慢。师:你怎么看出来的?生:一开始下降的很快,到后面就很平缓了。师:说的很好,那你知道了遗忘规律,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启发?生:我们在学习中,应该温故而知新,及时复习。师:说得对。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一些记住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加深印象,学过的知识就会长久记忆。师:看了这些常见曲线图以后,你有什么感觉呢?生:一目了然。生:直观清晰,很容易看出变化规律。师:那同学们想不想把你们刚才测的温度数据也画成曲线图呢?生:想。 师:那下面老师就以我做的这组数据为例示范如何来画曲线图(ppt调至我的数据,将卡纸曲线图贴在黑板上示范)师:我们先要看清楚这个曲线图的横轴和竖轴分别表示什么?生:横轴表示时间,单位是分钟,竖轴表示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师:我们在画的时候,先找到0分钟的温度,在竖轴上打个点,然后依次打上点,最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完成了。师:从这张曲线图的走势看,我们一下就能发现温度怎么样?生:在下降。师:下降的速度怎么样?生:下降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师:你怎么看出来的?生:看它的坡度,前面的陡,后面的没那么陡了。师:“陡”表示什么?生:就是下降的多。师:对,所以你判断这个温度下降是先快后慢,对吧?师:同学们会画曲线图了吗?生:会!师:好,开始动手画吧。学生绘制曲线图(教师巡视)师:好,曲线图画好了,老师现在有个问题,这杯水的温度会一直降下去吗?生:不会。师:那会降到什么时候呢? 生:降到跟周围一样的温度。师:同意他的意见吗?口说无凭,我们来看看老师课前测量的这杯热水经过三四个小时以后温度是多少(播放ppt实验记录表)。三个小时,四个小时测量,温度都是25摄氏度,说明了什么?生:当时的气温是25摄氏度。师:对,热水降到了室温便不再变化。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温度下降是先快后慢,最后不再变化呢?生:热水刚刚倒出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的温差变小时,热量散发速度就减慢了,直到没有温差,就不再变化。四、课后延伸: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热水变凉的规律,(播放ppt)课后请大家思考如果对冷水加热,温度上升会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