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2 热空气和冷空气苏教版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2 热空气和冷空气苏教版 (2)

ID:1086406

大小:3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2冷空气和热空气(苏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冷空气和热空气)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并借助想象、联想,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2).继续学习借助其他物体觉察空气的认识方法。2、知识与技能(1).知道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上升的原理。(2).知道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匀是形成自然界风的主要原因。(3).了解人类对热空气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体会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难点:理解风的形成。三、教学材料:蜡烛、火柴、纸蛇、细木棍、大小相同的小纸杯两个、细线、蚊香、胶泥、水槽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有质量、可以被压缩、具有流动性等……)2、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空气,现在大家先来看一幅图。(播放刮风的图片)3、你们想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它和我们今天要讲的《热空气和冷空气》内容有什么样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索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1)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学生实验:点燃蜡烛,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又能说明什么呢?(2)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演示实验:“纸蛇实验”,学生观察学生分组实验:“纸蛇实验”再讨论,记录观察结果(3)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是不断上升的热空气推动纸蛇转动。)(4)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热空气会上升)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1)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2)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打开冰箱冷藏室,你会看到什么?说明了什么?生:看到一股白气向下流动,说明冷空气是下沉的。3.研究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1)为什么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2)演示实验:“纸杯实验”学生观察在加热的空气的过程中,纸杯有什么变化?试着进行分析。(3)试着解释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学生讨论、自我总结冷热空气的性质。(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4)解决问题:生活中的取暖器、制冷空调应安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三)调查热空气的用途(1)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 (2)请学生介绍孔明灯和热气球的升空原理。“有谁知道有关孔明灯和热气球和知识吗?”(先讨论,后自读课本相关内容)(3)利用光盘介绍有关孔明灯和热气球的知识。(四)、探究冷热空气的对流——风的形成。(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请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并汇报:(2)演示P8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吗?(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五)、回顾和解释1、通过对冷空气和热空气的研究:你有什么样的发现?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2、那么,在一个空间范围内冷热空气流动的情况是怎样呢?六、板书设计课题2热空气和冷空气一、热空气上升轻二、冷空气下降重三、冷热空气的对流热空气↗冷空气↘风教学反思:这节课是第一单元第二课,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热空气上升,通过蜡烛的燃烧感受上面的空气温度比较高;然后通过小蛇转动的实验说明空气在上升,从而引导出热空气上升。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多,对于为什么小蛇会转动往往不能很好的解释,这个时候,我认为最好不要急于说出答案,或是急于引导学生往 热空气上升方面想。最好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充分的分析,讨论,为什么你的答案是错的。只有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认可,原来真的是热空气在上升。采用教材上热空气瓶与冷空气瓶的实验进行讲解,事先作好实验准备,2个集气瓶,打火机和蜡烛。在讲解风的形成的过程中,对于为什么会形成风学生也较难理解,应该多举些日常生活的例子,先明白风的形成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再解释热空气和冷空气的不同性质导致不同运动,从而形成风。总之这节课有些前松后紧,前面的实验做的时间比较多,时间比较长,后面风的形成讲解有些仓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