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祭十二郎文课件

ID:1078553

大小:415.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2-04-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祭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古文观止》“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苏轼“祭文中千年绝调”明代茅坤 祭十二郎文韩愈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自幼孤苦好学,锐意上进,贞观八年(792)中进士。元和十二年(817)迁刑部侍郎。因阻谏唐宪宗奉迎佛骨贬潮州刺史。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而主要成就是文学。他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进行长期的激烈斗争。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也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其文众体兼长,多所创新,气势雄健,语言新颖,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其传世的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二、写作背景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膝下无子,次兄韩介便把韩老成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有机会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三、解题(一)文体:祭文:是古代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体。古代祭祀天地山川之时,往往有祝祷性的文字,称祭文、祈文或祝文,后来丧葬亲友也用祭文致追念、哀悼之意。韩愈《祭竹林神文》就是祭告山川灵物的。祭文,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但本文却一反传统祭文的固定格式,主要写了一些家常琐事来表现自己和死者的亲密关系,抒写难以抑制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 (二)祭奠对象:十二郎,名老成,韩愈的侄子。本为韩愈次兄韩介之子,过继给兄长韩会为子。他在族中排行第十二。郎:唐代口语,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又称“郎子” 四、朗读 闻汝丧及长不省所怙兄殁南方省坟墓归取其孥zhăngsàngxĭnghùmòxĭngnú丞相薨佐戎徐州汝遽去万乘之公相相殒其生窆不临其穴尚飨hōngróngjùshèngyǔnbiănxiăng五注意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 六、学习1-3段概括这三段的意义:第1段:交代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引子,固定格式)第2段:诉说“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的身世之悲。第3段:回忆了两人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的经历,表现自己的悔恨和遗憾。 祭十二郎文韩愈第二课时 一、学习4-9段概括4-9段段落意义:第4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而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第5段:坦陈噩耗传来之时自己由不相信到最终确信的心理过程。第6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第7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成长立业。悲痛之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第8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第9段:推测侄儿的死期。 二、学习10-12段概括10-12段段意:第10段: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第11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俱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第12段:全文结束,为侄儿的死而痛伤不已。(祭文的一般格式) 三、整体感知(一)总结归纳各段内容:第1段:交代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引子,固定格式)第2段:诉说“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的身世之悲。第3段:回忆了两人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的经历,表现自己的悔恨和遗憾。第4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而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第5段:坦陈噩耗传来之时自己由不相信到最终确信的心理过程。第6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 第7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成长立业。悲痛之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第8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第9段:推测侄儿的死期。第10段: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第11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告诉己已是万念俱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第12段:全文结束,为侄儿的死而痛伤不已。(祭文一般格式) (二)划分结构,探究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第1、12段:祭文的一般格式。第一部分(2、3):主要回顾自己和十二郎的身世和往日的聚散情况。第二部分(4—9):主要表达自己在得到十二郎死讯后的痛苦心情。第三部分(10—11):交代十二郎后事的安排,再次祭奠亡灵。 关系:这篇文章把对十二郎的沉痛悼念之情和琐碎的家事所说交织在一起。有现在的事,有往昔的事,有未来的事,有猜想中的事。这些内容看似往复重叠,散漫错综,实际上是气脉贯通——一种充塞全文,串穿始终。形散神聚骨肉至情 (三)文章所抒发的情感: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各部分之间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线索:悲痛之情第一部分:回忆过去,主要抒发生离之情。第二部分:写十二郎之死,主要抒发死别之情。第三部分:写死后之事,主要抒发痛悼之情。 四、精彩段落赏析阅读课文第5段,思考下列问题:文章第5段,一共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乎”字,四个“也”字,五个“矣”字,说说这些词语在表达思想情感上的作用。①三个“邪”字:表现他乍听到噩耗时的分外意外,震惊,以至怀疑消息的可靠性的心理状态。②三个“乎”字:用反问句强化了质疑的语气。 ③四个“也”字:前三个“也”字带动了三个判断句,强调了消息的不可信。但是最后一个“也”字却把语气由不可信转换到了不得不相信上来,自己身边的书信为他切实证明了十二郎的死是肯定无疑的。④五个“矣”字:表达的是肯定,无奈的语气。这些语气词的运用准确地写出了作者在听到噩耗时,从怀疑到确信的心理变化过程,强烈抒发作者失去亲人的悲痛感情。 四、拓展延伸本文以情贯穿全文,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 ,还抒发了哪些悲情?家族人丁不旺自己仕途失意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